上古五帝之虞舜

舜(shùn,約公元前2277- 約公元前2178),媯姓,有虞氏,名重華,字都君,諡曰“舜”,是中國上古時代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出生於諸馮 (今山東諸城) ,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濟市) ,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史稱帝舜、虞舜、舜帝,故後世以舜稱之。

上古五帝之虞舜

虞舜

虞舜的王位是唐堯禪讓的,人們世代尊稱堯和舜為上古先王,堯禪讓王位給虞舜傳了四個字,即允執厥中;舜禪讓王位給大禹傳了十六字心傳,即中華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華心法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論。《竹書記年》並不記載為禪讓。他不僅是中華道德的創始人之一,而且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離婁下·第一章 》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元和姓纂》載:“姚,虞帝生於姚墟,子孫以姚為氏。”

《新唐書·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於姚墟,因以為姓。”“舜後胡公媯滿封於陳,裔孫敬仲仕齊為田氏,其後居魯,至田豐,王莽封為代眭侯,以奉舜後,子恢避莽亂,過江徙居吳郡,改姓為媯。五代孫敷,復改姓姚,居吳興武康。 ”

《古今姓氏書辯證》和《通志·氏族略》記載:"虞有兩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故姚恢改姓為媯, 而媯皓又改姓為姚,知姚與媯可通.......”

《尚書》雲:“德自舜明。”《尚書·堯典》記,舜 “堯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

《史記·五帝本紀》載:“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這裡說的舜和虞帝,史稱虞舜,又稱舜帝、帝舜,姚姓,有虞氏,名重華,是上古五帝之一。

根據《尚書》、《史記》等有關典籍,虞舜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皆以德為先導,以和諧為依歸,一生追求和合、和平、和諧,其和諧之道內涵十分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