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不能給予王利芬原諒?

2018年1月25日,茅侃侃自殺。我不認識茅侃侃。百度百科給他的詞條認證是"IT首席架構師兼首席運營官"。茅侃侃被稱為是"80後"創業的傑出代表。據媒體報道,茅侃侃是因為抑鬱症而自殺。據茅侃侃的朋友圈的朋友所說,茅侃侃在他離世之前的最後一條朋友圈裡寫道:"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有人說,他愛這個世界,也是又充滿絕望。

為什麼我們不能給予王利芬原諒?

說到王利芬。我本人在早期很欣賞王利芬,2005年她創辦和主持的《我們》,她在欄目裡的睿智的表達和嚴密的邏輯思維,給我印象深刻。在創業之路上同樣遭遇各種困難的王利芬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表文章:《34歲的茅侃侃離世,掀開了創業殘酷的一個角落》。可是連王利芬自己都沒想到,這篇文章竟然收穫了10萬+的閱讀量。以創業導師自居的王利芬竟然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個慶祝的微博,並配有一張自己處於大笑著的狀態的照片。微博內容中,"先高興一下"的字眼和大笑的配圖,刺痛了許多成千上萬網友的神經。一時間,批評聲紛至沓來,許多網友批判王利芬不尊重死者,消費死者。某業內資深公關人士評價道:"王利芬道歉了,但沒感到一點真誠,反而有一點挑釁的味道。如此麻木,還配做青年人的創業指導嗎?簡直是在放毒。或許在她眼裡只有流量,而沒有人文關懷和對創業者的尊重。"

雖然王利芬後來迅速刪除了該條微博,並道歉說:"今早發微博的一段話極為不妥,對造成的相關影響深表歉意,請大家猛烈抨擊,以利於我更好成長,感謝。"然後,這條道歉的微博並沒有緩解大眾的憤怒。許多網友認為王利芬道歉的最後的落腳是"更好成長",沒有最起碼的反思和悔意。有人指責她是在吃"人血饅頭,"滿腦子的創業、賺錢、價值扭曲以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等等。一大批評論性的文章,包括:《消費逝者的王利芬:精英形象的坍塌和創業導師的倒下》、《是誰逼的王利芬老師忘記了"憐憫"之心》、《悲傷的故事與10萬+後遺症》、《我的10萬+準備好了,就等你創業失敗了》等文章。

為什麼我們不能給予王利芬原諒?

有人說,王利芬在微信公眾號裡的那篇文章表達出來的"悲情"與"憐憫",與她在微博的"高興"與"慶祝"形成極其強烈的反差。兩種情緒的反差,也恰好體現了網絡時代"人"的複雜性。王利芬作為前央視主持人,也是知名創業者,優米網創始人。她在微博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她的微信公眾號影響力有限。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在微信公眾號的文章破了"10萬+"閱讀量的記錄,作為一位傳統的媒體人,自然是覺得驚喜不已。而她本人卻並不見得有多"邪惡"。王利芬錯就錯在,她不懂得自媒體發佈言論的"潛規則"。她不懂得怎樣用更得體的語言來掩飾自己。在傳媒圈待那麼久,卻以這樣的方式"惹禍上身",確實也反映了傳媒時代的矛盾與殘酷。其實作為傳媒,越是名人的大號,發言越是謹慎,不會為了"博眼球"而發一些不合乎道義的話。但是,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網民而言,試想一下,又有多少人不會因為一夜間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迅猛上漲的閱讀量而欣喜呢?那一刻,我們與王利芬之間沒有什麼區別。新媒體時代對"數字"的崇拜已經達到了痴狂的地步。無論是紙媒、還是電子媒體,絕大多數機構都會將閱讀量與編輯的成績考核掛鉤。熱衷於所謂的"流量",在充斥著不確定的盲目性和遮蔽性因素的裹挾下,唯"數字論",倫理道德可能就會被退居其次。其實,作為我們網民個體,發表閱讀量高的作品,自然也會獲得收益,大家其實都心照不宣。"責人易,非己難",反映了現如今許多人普遍的心理狀態。

總之,逝者已逝,活著的人各種爭議,也是不合適的。希望逝者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