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能给予王利芬原谅?

2018年1月25日,茅侃侃自杀。我不认识茅侃侃。百度百科给他的词条认证是"IT首席架构师兼首席运营官"。茅侃侃被称为是"80后"创业的杰出代表。据媒体报道,茅侃侃是因为抑郁症而自杀。据茅侃侃的朋友圈的朋友所说,茅侃侃在他离世之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里写道:"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有人说,他爱这个世界,也是又充满绝望。

为什么我们不能给予王利芬原谅?

说到王利芬。我本人在早期很欣赏王利芬,2005年她创办和主持的《我们》,她在栏目里的睿智的表达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给我印象深刻。在创业之路上同样遭遇各种困难的王利芬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34岁的茅侃侃离世,掀开了创业残酷的一个角落》。可是连王利芬自己都没想到,这篇文章竟然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以创业导师自居的王利芬竟然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个庆祝的微博,并配有一张自己处于大笑着的状态的照片。微博内容中,"先高兴一下"的字眼和大笑的配图,刺痛了许多成千上万网友的神经。一时间,批评声纷至沓来,许多网友批判王利芬不尊重死者,消费死者。某业内资深公关人士评价道:"王利芬道歉了,但没感到一点真诚,反而有一点挑衅的味道。如此麻木,还配做青年人的创业指导吗?简直是在放毒。或许在她眼里只有流量,而没有人文关怀和对创业者的尊重。"

虽然王利芬后来迅速删除了该条微博,并道歉说:"今早发微博的一段话极为不妥,对造成的相关影响深表歉意,请大家猛烈抨击,以利于我更好成长,感谢。"然后,这条道歉的微博并没有缓解大众的愤怒。许多网友认为王利芬道歉的最后的落脚是"更好成长",没有最起码的反思和悔意。有人指责她是在吃"人血馒头,"满脑子的创业、赚钱、价值扭曲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等。一大批评论性的文章,包括:《消费逝者的王利芬:精英形象的坍塌和创业导师的倒下》、《是谁逼的王利芬老师忘记了"怜悯"之心》、《悲伤的故事与10万+后遗症》、《我的10万+准备好了,就等你创业失败了》等文章。

为什么我们不能给予王利芬原谅?

有人说,王利芬在微信公众号里的那篇文章表达出来的"悲情"与"怜悯",与她在微博的"高兴"与"庆祝"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两种情绪的反差,也恰好体现了网络时代"人"的复杂性。王利芬作为前央视主持人,也是知名创业者,优米网创始人。她在微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她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有限。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破了"10万+"阅读量的记录,作为一位传统的媒体人,自然是觉得惊喜不已。而她本人却并不见得有多"邪恶"。王利芬错就错在,她不懂得自媒体发布言论的"潜规则"。她不懂得怎样用更得体的语言来掩饰自己。在传媒圈待那么久,却以这样的方式"惹祸上身",确实也反映了传媒时代的矛盾与残酷。其实作为传媒,越是名人的大号,发言越是谨慎,不会为了"博眼球"而发一些不合乎道义的话。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网民而言,试想一下,又有多少人不会因为一夜间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迅猛上涨的阅读量而欣喜呢?那一刻,我们与王利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新媒体时代对"数字"的崇拜已经达到了痴狂的地步。无论是纸媒、还是电子媒体,绝大多数机构都会将阅读量与编辑的成绩考核挂钩。热衷于所谓的"流量",在充斥着不确定的盲目性和遮蔽性因素的裹挟下,唯"数字论",伦理道德可能就会被退居其次。其实,作为我们网民个体,发表阅读量高的作品,自然也会获得收益,大家其实都心照不宣。"责人易,非己难",反映了现如今许多人普遍的心理状态。

总之,逝者已逝,活着的人各种争议,也是不合适的。希望逝者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