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重的孩子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01

泰國有部短片叫《豆芽引發的夢想》,小女孩JU來自一個貧困的家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菜市場裡的豆芽賣得非常好,便突發奇想地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

雖然JU的想法聽上去有些不切實際,但媽媽卻沒有說什麼“別鬧了,聽話”,而是全力支持她:“嗯,我們試試!”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她們原來沒有任何種植豆芽的經驗,在家裡的陽臺上放了些籃子,盛上土撒上綠豆便開始了嘗試。但是沒想到,豆芽都枯死了,JU和媽媽看著枯死的豆芽,都有點傷心。雖然失敗了,媽媽依然微笑著鼓勵JU:“沒關係,我們再試。”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第二次,她們找來了教科書。媽媽四年級就離開了學校,並不認識字,於是JU就唸出書中的方法,然後兩人再一起去實踐。雖然她們按照書裡的方法進行栽種,豆芽卻還是枯死了,JU和媽媽都很難過,兩人望著枯死的豆芽,一起陷入了沉默。

這次,媽媽依然沒有放棄,她們找到了失敗的原因所在,原來是沒有按時澆水。但是由於生活原因,兩人做不到按時澆水。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但是媽媽非常擅長解決問題,她從漏雨的天花板得到了靈感。她們開始四處收集廢棄塑料瓶,她們把塑料瓶紮上孔,然後將儲滿水的塑料瓶懸掛在豆芽上方,戳出小洞,以保證水源源不斷的供給。

當一切都準備好,經歷兩次失敗的JU心裡沒底了,問媽媽這樣能不能成功,媽媽回答說:“我們試試!”儘管失敗了一次又一次,但媽媽總是用“我們試試”來鼓勵JU和自己,最後,她們真的成功種出了豆芽。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媽媽問JU想不想再種點別的,這次輪到JU回答說:“我們試試!”

故事中的JU是有人物原型的,她叫NetnapaSaelee,長大之後,她上了大學,拿到了獎學金,現在在瑞典做科研。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短片裡,JU在獨白中說:“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就像一劑神奇的養料,滋養著我的好奇心,讓我的知識之樹成長得無比繁茂。”因為有了總是鼓勵著她、耐心地陪伴她一次次進行嘗試的媽媽,JU才可以保持著好奇心,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02

Cara是來自愛爾蘭的6歲小女孩,自從在課堂上觀看了老師播放的宇宙知識視頻,她就對宇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自學,她瞭解了豐富的知識,並夢想成為NASA宇航員。

在她心中,行星就是一個大家庭,可是06年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這讓她很不開心。於是她寫信給美國航天局NASA請求他們回心轉意,讓冥王星迴來。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看到Cara的信,NASA沒有不理睬,而是認認真真的回覆了一封信,行星科學部門主任Geeen是這麼寫的:

我同意你的看法,星球也是有自己心靈的,這個不停變化的世界充滿了奇妙,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冥王星的名號,而是我們對於這顆星球不斷進步的學習與探索。希望你能保持自己探索之心直到我們在NASA相會的那天。

Green說他經常會回覆小傢伙們的開心,這種好奇心與求知慾正是人類探索太空所需要的精神。

不敷衍,不迴避,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就像一雙大手,領著孩子去探索,去發現這個世界的未知。

一切看起來暖心又合理。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護他們探索世界的精神,就是保護人類的未來。

那些不停蹦出的問題,就像十萬個為什麼,絕不能草率應付,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一個孩子的好奇心所帶來的奇蹟。

03

最好的學習驅動力就是好奇心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物理學家米特拉曾經在印度偏遠地區進行了5年的實驗。他在一堵牆中挖了一個洞,裡面置上電腦,用塑料罩護著,然後打開電腦後離開。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令人驚奇的是,過一段時間後回來他們發現,這些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的窮孩子們,不僅通過自學能夠操縱Windows系統,還學會了電腦裡放置的遺傳性知識。更厲害的是,為了熟練使用電腦,他們還自學了英語。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這件事讓米特拉感觸頗深,他為此提出了雲學校的概念。

分析這個牆中洞實驗,最直接的感受,莫過於孩子們的好奇心帶來的強大自學能力。

伯萊因將好奇心分為知覺性好奇與知識性好奇,而知識性好奇誘發了尋求知識的活動。

美國化學老師Ramsey通過自己13年的教學生涯總結了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三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把好奇心擺在第一位。

好奇心是一種熱情,給了孩子們學習的勇氣,無論是人情世故還是科學知識,沒有這種熱情,孩子們能夠學習的動力就不復存在。

沒有好奇心的孩子,學的是別人已經反覆證明的知識,他們只是複印機。

04

好奇心改變世界

去年年底,重型獵鷹火箭的成功發射讓Elon Musk走上神壇,這位鋼鐵俠原型,繼喬布斯後改變世界的人在個人自傳中這麼寫到:

小時候我一直有種危機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義何在,萬物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最後得出結論是,如果我們有辦法讓全世界的知識愈來愈進步,讓人類意識的規模與範疇日益拓展,那麼我們將有能力問出對的問題,讓智慧與精神得到更多啟迪。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所以,他一直在嘗試著把心中的好奇全部解決,為了解決環境問題,他創造了電動車特斯拉,為了實現每個人都能移居火星,他創始了SpaceX

如果說沒有他小時候對於人類未知領域的那種好奇心,他可能只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而不會成為大家眼中繼喬布斯後改變世界的人。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周國平曾說:各個領域有作為的人都是好奇心的倖存者。

改變這個世界,需要這些對未知充滿探索的人,每個孩子都有改變世界的潛力,他們的好奇轉換而成的成就終將贏得整個世界的掌聲。

可以說,好奇心讓孩子們能夠認識世界,自主學習,泯滅孩子的好奇心,就消除了孩子認識世界的各種可能。

保持好奇,才能夠讓孩子讀懂世界,探索世界,瞭解世界,最終學會去改變世界。

05

好奇心能獲取幸福感

總有人覺得生活如此平淡,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激情,小時候那些能夠激發他們拼搏的東西不復存在或者說已經泯滅。當他們對生活失去好奇心的時候,他們自然重複著每天單調的生活,毫無激情。

讓孩子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至少能夠給他們前進的激情,讓他們可以平凡卻不平庸。

日劇《女王的教室》中,真矢老師曾經這麼教育自己的學生:

失去好奇心與求知慾的人不能稱為人,連畜生都不如。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不管是誰,都有你所不知道的,了不起的人生。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國家地理2010年宣傳片《好奇地活著》有一段著名廣告語:

如果你活著,你呼吸,如果你呼吸,你講話,如果你講話,你詢問,如果你詢問,你思考,如果你思考,你探索,如果你探索,你體驗,如果你體驗,你學習,如果你學習,你成長,如果你成長,你期許,如果你期許,你發現,如果你發現,你質疑,如果你質疑,你提問,如果你提問,你理解,如果你理解,你知道,如果你知道,你知道更多,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你活著。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從某種意義上講,保持好奇心,是證明一個人是否還活著的依據。連好奇心都沒了,生存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讓孩子保持好奇心,就是讓孩子保持生活的熱情,讓他們帶著探索的勇氣與希望,幸福感滿滿得活下去,這本身就是一個最美的人生方式。

06

如何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嘗試更多方法引導孩子去探索、多接觸外面的世界,接觸鮮活的事物、對於孩子的探索和觀察結果,不要隨便作出負面評判。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好奇心

很多美國父母,在自己孩子面前更像是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向孩子展示自己對周圍事物:如樹木、天空、星星所充滿的好奇心。如果你對周圍事物顯得毫無興趣,甚至對孩子的好奇心不以為意,那麼孩子好奇的天性就會在無形中受到壓制。

好奇心重的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循循善誘,授之以“漁”,萬不可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說些消極負面的話。

比如有的家長被問不耐煩了,就說:問你xxx去,還有的家長,被問到不會的問題,就會說:這個你自己看書去。

這些都是打擊孩子好奇心的不良示範,不可取。

王石說:人生當中一定要保持一種自我的不滿足,保持著一種好奇心,保持著對未來的期許,堅持非常重要,聽從內心的呼喚。

喬布斯又說:我跟著我的直覺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 很多東西,此後被證明是無價之寶。

每個孩子的好奇心就是發現財富最大的秘訣,而守護好這個秘訣,是家長們共同要做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