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開創了文人詩歌創作的新領域——田園詩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開創了文人詩歌創作的新領域——田園詩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貢獻,就是開創了文人詩歌創作的新領域——田園詩。在陶淵明之前,山水題材已進入到詩歌當中。曹操的《觀滄海》,以及西晉的金谷宴集、蘭亭修禊等詩,都有對山水的描寫,但都是從觀賞自然的角度寫出的。其原因就在於他們只是登臨遊賞而興吟詠,或助興己懷,或藉以悟道,而不能真正地生活於其中,與自己的觀賞對象融為一體。陶淵明的田園詩則迥異於此。他寫的田園風物、稼穡生活,都是他生活於其中的不可或缺的需要,他已與它們完全融合為一。他不是田園生活的旁觀者和欣賞者,而是其中的一員。所以,他不是泛詠山林,而是親切自然地描繪出田園風光,寫出它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氣,代表作是《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雜塵,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詩人對田園生活的讚美並未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對草屋茅舍、榆柳桃李、遠村炊煙、雞鳴狗吠的白描,流露出對田園風物的由衷喜愛和深切依戀。讀者亦可體味出詩人那純淨的心地和平靜的心境,與簡樸恬靜的田園風光交融為一了。

陶淵明的田園詩還真實地描寫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對勞動的艱辛詩人卻表現出平靜樂觀的心態,躬耕之志始終不渝。這在陶淵明之前是沒有的,但此後卻成為詩文創作的一個重要題材,陶詩的開創之功是唯一的關鍵。寧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汙,成為高潔士人人格的理想和楷模。《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寫出了詩人的人生觀:“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幹。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顏。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嘆。”詩人認為只有通過勞動才能獲得人生基本所需的衣食,雖然田家勞作辛苦,四體誠疲,但可免掉“異患”帶來的心理精神負擔,勞作後盥洗小酌,亦堪欣慰。所以,在陶淵明的筆下,勞動是藝術化了的很有詩意的行為。

另外,陶淵明的田園詩中還記敘了他與農夫野老、素心摯友的往還,如《移居》二首:“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其一)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另一貢獻,就是創造了情味極濃的沖淡之美。建安詩歌為中國文學帶來一種慷慨悲涼的美,西晉詩人為中國文學帶來綺麗之美,而陶淵明則開拓了一個以沖淡為美的天地。他詩作的境界韻味,是一種平和淡泊,於世事無所爭,無所求,心與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現為寧靜平淡的境界,是一種新的意境美的類型。蘇軾在《與蘇轍書》中說:“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首詩之所以千古激動人心,就在於他創造出一個寧靜平和的精神境界。人、山川、空氣、飛鳥,原本只是一和諧之整體,原本無須區分。“悠然”見者,蓋無可無不可,非有意為之,乃無意間之相遇。在此物我泯一的境界中,人生之種種真諦實已寓含其中,然亦不須說,不必說,已經盡在意中。忘言者,正在不言中也。這樣一個精神境界,留給人的是一種無盡的嚮往,這就是韻味。

形成陶詩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於詩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於詩人語言的平易質樸。

就詩歌語言說,陶詩的特點是質樸無華,不加雕飾,極盡語言純淨之美。鍾嶸說陶詩“文體省淨,殆無長語”(《詩品》卷中),指出陶詩語言簡潔純淨。他不用誇張的鋪排和綺豔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對仗和深僻的典故,他詩句的魅力,在於全是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語,在於內在的感情力量。他嚮往的是閒適淡泊的人生,他要表達的情懷,是一片純真心地,而非矯飾的感情世界,所以他選擇的只能是這種純淨的去盡華飾的語言。但是,陶詩的語言又不是未經加工錘鍊的粗糙平俗的民間口頭語言,而是語言巨匠剝落浮華後高度凝練所能達到的更高境界和水平。所以,陶詩語言是不露斧鑿卻高度藝術化的傳神之筆,是詩歌大師語言功力爐火純青的極致化境,非尋常輩可比擬。元好問說陶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論詩絕旬三十首》其四),殆非虛譽。

陶淵明詩歌的藝術成就主要在於田園詩的創作和沖淡之美境界的創作。但對於一位傑出詩人來說,他的詩歌創作還有豐富的多樣性。正如魯迅所說的,陶淵明並非渾身“靜穆”,也還有“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形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題未定草》六、七)。如《詠荊軻》就是一例。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

寫得慷慨激昂,豪情迸溢,表現了詩人豪邁詩風的一面。另外,陶詩亦有磊落不平的悲憤之句,“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雜詩》其二);亦有忍飢抱寒的愁苦之音,“夏日抱長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沈德潛說陶詩“有憂勤語,有自任語,有知足語,有悲憤語,有樂天安命語,有物我同得語”(《說詩啐語》上),正是看到了陶詩豐富多樣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