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你焦慮嗎?簡單幾招克服焦慮情緒

思維導圖|你焦慮嗎?簡單幾招克服焦慮情緒

招式一:正確認識“焦慮”

“焦慮意指由於情緒或心理上產生內在衝突,進而引發非理性的憂慮或恐懼感受。”——維基百科

思維導圖|你焦慮嗎?簡單幾招克服焦慮情緒

首先,焦慮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任何人都會產生焦慮情緒,這是十分正常的。焦慮產生於憂患意識,憂患意識通常源於一種無意識的“假設”。這裡有一個關鍵詞是“如果”,如果這樣就會怎樣怎樣,如果那樣就會怎樣怎樣,因為這種假設,人們會不停地擔心,進而產生大量的焦慮情緒。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假設”,是各種各樣不確定事件的隨機組合,你永遠無法確認下一秒鐘將會發生什麼,除非它真正來臨。事實上人們的擔心大多數不會發生,即便真的發生你的擔心也改變不了什麼,焦慮產生於憂患意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再“假設”、去掉“如果”。

招式二:先要確認自己的焦慮來源

思維導圖|你焦慮嗎?簡單幾招克服焦慮情緒

無論你是階段性的焦慮還是長期處於焦慮之中,或者僅僅是擔心或害怕某些事情發生,確定了焦慮的來源是十分關鍵的,是因為工作、子女、健康原因,還是因為生活中的某些事件?你要知道你在害怕或者擔心什麼。

焦慮有可能只是在特定的情況下發生,如特定的情境、地點、人物或其他刺激源導致的;也有可能來源於遺傳因素,研究表明焦慮與嚴重的抑鬱症有關;或者早期童年經歷,如果小的時候經歷過不幸,則更容易因缺乏安全感而保持高度警覺;

焦慮情緒會使我們經常感覺煩躁不安,可能會引發身體的不適應症狀:如頭痛、胃痛、肌肉緊張、易怒和失眠,而生理性病症則會進一步加重焦慮情緒。

一旦明確了引發焦慮的原因,隨著問題的解決,焦慮感自然隨之消除。

招式三:確認問題是否可以解決

思維導圖|你焦慮嗎?簡單幾招克服焦慮情緒

世界上所有的問題和麻煩都可以簡單的分為兩種:能力範圍之內和能力範圍之外。如果你首先知道了自己擔心、害怕的是什麼事情,那麼你就可以判斷這件事情是不是你能力範圍之內可以解決的,是短期問題還是長期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可以解決,那麼剩下的只是方式、方法的問題,你的擔心沒有必要;如果問題不能解決,那你擔心也沒有用,根本改變不了什麼。避免針對你自己,排除了你個人的原因就事論事,會使你更加客觀的進行判斷。

所有問題在解決和無法解決之間,還有很多無法控制、無法確定的因素存在,大多數事情我們是不能確定的,接受這種不確定性。與其浪費時間在擔心上,不如花一點時間考量一下最壞的結果,如果“最壞”的結果都沒那麼難以接受,這一定程度上也會緩解你的憂慮。

招式四: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思維導圖|你焦慮嗎?簡單幾招克服焦慮情緒

丹麥心理學家索倫·克爾凱郭爾(Soren Kierkegaard)曾經說過:

“我們所害怕的,正是我們所渴望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所謂“當局者迷”,當你已經感受到焦慮的時候,你很難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通常會有認知歪曲或帶有偏見的被負面情緒所左右,進而影響判斷。

適當的來點兒焦慮,可以讓你保持創造力和活力,當一個人能夠輕鬆的面對焦慮,併成功的走出來時,他的自我人格也隨之完善和成長。

招式五:減少刺激來源

思維導圖|你焦慮嗎?簡單幾招克服焦慮情緒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要做到五蘊皆空。”——《佛經.心經》

焦慮症患者,通常是受到刺激的情況下會引發焦慮,哪怕是很小的刺激也會引發很嚴重的焦慮情緒。會使他們感覺到受到威脅或情緒緊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