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絡小說作者中,你認爲哪位有能力或有希望接下金庸先生的衣鉢?

Louda哥娛樂解說


其實要說能夠接近的,創作《龍族》的江南,寫下《劍來》的烽火戲諸侯,《塵緣》《褻瀆》的煙雨江南,《贅婿》的香蕉,《間客》的貓膩,曾經的鳳歌,還有玄幻啟蒙大神羅森等人,都有這個能力。

但這種接近,只是爬上珠峰看月亮而已,再接近也是接近,永遠都夠不著。

而盛名在外的白文大神,辰東,土豆,番茄,三少,魚人,柳下揮等人。嚴格來講算是商人,他們的作品商業化套路化模式化嚴重,面向的受眾也是中小學生,只是時代的弄潮兒。

文學這種東西,最核心的是在於,你的腦子裡究竟有多少東西可以拿來創作?現在很多年輕人看見網文大神收入很高,就忙不迭的加入到寫手大軍中,完全不顧自己糟糕的閱讀量,稚嫩的文筆和淺顯的人生經歷,這就是飛蛾撲火。

金庸生於亂世,自小成長於書香世家,耳濡目染,自成年之時就已經有深厚的文學功力和史學功底,以及豐富的人生閱歷。他創辦明報時,撰寫的社論連鄧總都會看。楊瀾採訪晚年的金庸,金庸能從古典文學某個通俗小說一直談到二戰史的某個戰場,甚至連那是書架上第幾本書都知道。

金庸創作小說僅是出於一個巧合,坦白說,就算不創作小說,金庸依然是香港四大才子,依然是一個頂尖的文人,他的文字功力之高,旁人是望塵莫及的。而且金庸學過編劇,他巧妙的將西方電影結構融入小說創作,所以他的小說極具畫面感,框架宏大而又細膩,敘事奇妙而又緊湊。

這樣的人,這樣的環境,如何再造?

坦白說,金庸武俠可以孕育出一批新生編劇,新派作家,但是網絡小說,恐怕沒這個能力。


燈小瓶


“金庸封筆古龍逝”這句話已經不能再用了,一是金庸老師去世了,二是現今武俠文化的落寞。

我所閱讀過最多的武俠,便是金庸老先生了。其次古龍,梁羽生已甚少,校園時曾讀過司馬翎的幾部作品,雖然有些許乏味,我想只是那時的我並沒專心的讀或是不對路。



甭說現在,往前倒十年,都沒有金古之後新一代武俠的繼承者。

我也曾讀過鳳歌的《崑崙》,作為被譽為金庸以後新一代武俠的繼承者,他的書有前輩其部分格局與文風,規矩立正也算有內涵。但太規矩了,不夠厚重與宏大。

我這點武俠閱讀量可以貽笑大方了,被很多武俠痴迷者與研究者所嘲笑,雖然我自覺對武俠的認知與理解相對深刻。



“革金庸的命”

第三屆今古傳奇武俠文學獎三等獎獲得者步非煙在頒獎儀式上講了一句很豪氣的話。她打算將不同時代的武俠文學做出不同改變,將新武俠賦予新的內涵。此作為“革金庸的命”。



然而這位女碩士、博士、講師多種文化頭銜與內涵集於一身的女性武俠作家,其實並沒有在我的視線內逗留。其實也不需要我認同什麼,畢竟我還沒有資格,畢竟有一大批讀者喜愛她的作品。

並且她的作品我沒有拜讀多少,也無權評價,但略有耳聞,我想新武俠沒有舞動起來。



武俠不是可以隨意融新的。

我今時是保持這個觀點的。武俠是具有濃厚的古樸氣息,且古時與今時實際上已是兩個社會性質與文化,而武俠自古流傳,至現代社會之前。

而你想融於現代新思想,其實讀起來是有些衝突與相抵得,彷彿一個四不像。

你可以另起一個新的類型,玄幻其實就是武俠、仙俠、神話類型融合新擬。雖然我現在也不接受玄幻是一個文學性的作品,但武俠是。你可以叫別的類型,但請不要牽扯到武俠。



武俠落寞之快。

其實上個十年內,武俠還沒有落寞。新一代武俠作家逐鹿奪鼎者劇多,但都難望前輩之項背。但起碼爭榮一時。

而今,網絡時代的興起,網絡爽文的開發,玄幻、都市等無賴小說的發展,已經很少有人關注武俠了,很多武俠雜誌、武俠小說比賽都已經不再進行了,相信也是令許多武俠讀者與武俠作家傷心不已,包括我。



網絡作家中繼承金庸衣缽?

不好意思,先容我樂一陣子。這個劃分群體很有意思,網絡作家中誰能繼承衣缽?實體作家都難以繼承金庸衣缽,更別說把人選放在網絡作家中了。實體作家語句斟酌修改潤色,產出艱難。網絡作家一天幾千字,好快的很啊。



有人就提《雪中悍刀行》之類的網文大作了,不得不說,在網文中,《雪中悍刀行》確實是巔峰,為網文正名的作品,但也只是網文,拿出來看,與金庸不可比擬。

王朔曾經對金庸做出過針對,我上一篇問答大家可以去看。但王朔再看如今這個時代的作品,不知道又會有何感想。



所以,問題不是很成立。非要問誰能繼承金庸衣缽,暫時沒有。


於柏十


引用王蒙的原話……比路人甲乙說的有力吧



青水閣


金老作品,突出一個“俠”字。不論喬峰,郭靖,令狐沖,楊過,皆是毫不過謙響噹噹的大俠,甚至狡猾如韋小寶,也有俠義上身的時候。

金老作品,還突出一個家國天下的思想,如郭靖,喬峰,楊過,後期大圓滿的時候,又哪個是以已私,皆是以天下人為擔當。

縱觀如今作者,當然有許多妙筆生花,但是能突寫出“俠義”,“家國”的寥寥無幾。

有俠味的作者,常書欣姑且算一個吧。

有俠味的作品,《鏢行天下》算一個吧,《英雄志》姑且也算一個吧,另外驍騎尉的《匹夫的逆襲》也算有俠味吧。

再論古龍,其實古龍作品不缺俠義,但是和金老的差距,可能就在家國之處。只是如今大多作者作品連俠也丟了。


家裡有棵老楊樹


武俠小說已經過時,金庸是最後一個離世的大佬,從此不再有武俠熱,也不會有武俠小說大家,。



vickegg


英雄志如果有結尾,那麼孫曉可以上武俠小說的前五。

沒看這部作品之前,我會覺得沒人能夠在武俠小說方面能夠絲毫動搖金庸的地位。

而英雄志完全顛覆傳統武俠的理念,讓人感慨萬千,可以說是完全跳出金古武俠界限。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希望能夠看到結尾,一個令人震撼的結尾。




遠yuanfang


別提繼承不繼承的,就說類似金庸這種風格的,我能想起來的是鳳歌,崑崙滄海靈飛經,能自成一派,寫出一個自己的江湖的作者其實不多。其實到現在,武俠一派已經凋零,純武俠的小說已經不太常見了,讀者口味發生變化,換句話說,愛看武俠的人也不太多了。珠玉在前,金古梁黃溫的書就夠你看的了,後來能寫的比他們好的,就太少見了,後繼乏人,又缺乏讀者市場,武俠小說的衰落是可以預期的。

但是流行文化有衰落就有興起,取而代之百花齊放的網絡文學品類繁雜,但是數量眾多。就算被人批上不得檯面,但是你不要忽略了這個龐大的基數,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概率,那麼優秀作品都是數以千計,萬計的。比武俠這些名著的數量那是多了去了。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熱愛的作品,所以不要妄自菲薄,書寫的最好的人永遠在未來。用發展的眼光看,雖然先人已逝,但是流行文學未來可期。


夕梨Yuli


怎麼會有這種奇葩想法,連梁羽生黃易都無人能接,何況金庸,接個溫瑞安還是可以有這個想法的。

首先,時代原因,金梁黃的國學史識底蘊就是現代人無可比擬的。其次,又見幾人能有他們的述事文筆?除非你叫一個初中生立志寫武俠,十年後還有可能,但會有人下這個苦功嗎?現在還有武俠立錐之地嗎?

金梁的新派武俠可以說空前絕後了。







夜雨桐燈部落


沒有一位能夠接金庸先生的衣缽。

金庸的小說,爾虞我詐、鬥智鬥勇、江湖險惡、武功招式那些只是表象。兒女情長、肝膽俠義、正邪因果這些更深層次的東西仍然不是根本。

最能體現金庸小說價值的是兩個方面,一是文化底蘊,二是民族融合。

先說文化底蘊,金庸的小說所涉及的漢語言文化包含了儒、道、釋、兵等多個方面,既有正史也有雜學,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民間傳說雜糅一起,現在能找到一位如此博學多才的作者?

其次,真正體現金庸小說格局的,是小說中所提現民族大融合思維。郭靖是漢人卻被蒙古人養大,最後為幫助漢人抵抗蒙古人入侵而犧牲;喬峰是契丹人卻被漢人養大,為了反對遼宋開戰而死;段譽、段王爺為大理白族;小昭是波斯少數民族;趙敏是蒙古族……金老爺子最頂層的思維是,人可以有善惡,但是民族卻沒有善惡,中國幾千年的民族對立和民族戰爭說到底是一場悲劇,對應現在的就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現在又有哪一個作者有這種格局?有這種胸懷?

現在的網絡小說大多是“升級打怪”式的快餐小說,俗稱“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根本沒有整體佈局,少數幾個作者能把勾心鬥角鬥智鬥勇這種表面東西寫的清楚明白的已經是大神了,深一點的東西完全看不到。所謂接承衣缽更不用談了。


ArshavinZ


很明顯,我就是。

有沒有需要見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