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母親,對孩子講話時,請儘量少使用降調

作為已經成年的我,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自小走過來的路。

從無知的快樂,到無知的自信,到無知的不自信和自卑,到過度關注外部對自己的評價,從對母親的完全依賴,到叛逆,到寵溺,再到終於能夠客觀的看待自己,看待母親,看待與母親的關係。這個過程不易,但使人成長。

這整個過程,其實是一個與母體分離的過程,雖然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臍帶剪斷後,身體上,我們與母體得到了分離,但是在心理上,我們對母親的依賴,加上中國式母親對孩子精神寄託的依賴,使得兩者之間精神上的分離,異常困難和痛苦。

但是這是個必須的過程。

作為母親,對孩子講話時,請儘量少使用降調

對孩子依賴心理比較強烈的母親,如果再加上出生在物質比較貧乏的年月,經歷了生活的磨難和苦楚,往往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到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其中一個很大的表現就是,說話喜歡用降調。

降調意味著很多的負面情緒。

不耐煩

尤其是工作著的母親,職場的壓力還有家庭壓力,與丈夫相處的不和諧等各種原因,會導致這些母親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耐下心來對待孩子的“無理取鬧”和“情緒”,她們首先在自己心裡設定了一個“好孩子”的標準,早起早睡,吃飯不挑食,按時吃水果,乖乖寫作業,一旦孩子不是這樣的“乖孩子”,甚至打亂了她們正常的節奏,就會讓她們產生抓狂的情緒,甚至開始呵斥,降調說話,這其中暗含了很多“要挾”的成分。

怨恨和不滿

對生活的艱辛、不公平待遇、命運的坎坷,種種帶來的不解和疑惑,生活的困苦和艱難,會在心中留下怨恨。很多時候,母親採用降調說話,自己往往沒有覺察到。其實是自己心中的不滿已經達到臨界值,所以不自覺的溢出了。

作為母親,對孩子講話時,請儘量少使用降調

其實母親很多時候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語言或者語調。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不自覺的本能無意識的說話,做出表情和動作,而將自己的情緒展露出來,孩子的感受很敏銳,他們會感覺到我們的緊張、焦慮和不滿,甚至會潛移默化的學習,甚至帶入到自己的性格中,影響到他自己將來與他人的相處模式。

無論誰都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好心情,好耐心,如果我們不耐煩了不耐心了,也不要苛責自己。對自己越苛責,會越加深自己的焦慮情緒。所以這個時候要提醒自己簡單改變下說話的語調。

哪怕只是平平的語調,也不要用帶有極強負面情緒和“威脅”性質的降調。降調會將你自身的消極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你多采用平和的語調,不用特意的高性或上揚的語調,都會潛移默化的將你自己的心態平和下來,也會帶給孩子一個平和的心理狀態,讓他可以更好的找到與你,與自己,與他人的相處方式。與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作為母親,對孩子講話時,請儘量少使用降調

by 學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