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母亲,对孩子讲话时,请尽量少使用降调

作为已经成年的我,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自小走过来的路。

从无知的快乐,到无知的自信,到无知的不自信和自卑,到过度关注外部对自己的评价,从对母亲的完全依赖,到叛逆,到宠溺,再到终于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看待母亲,看待与母亲的关系。这个过程不易,但使人成长。

这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与母体分离的过程,虽然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脐带剪断后,身体上,我们与母体得到了分离,但是在心理上,我们对母亲的依赖,加上中国式母亲对孩子精神寄托的依赖,使得两者之间精神上的分离,异常困难和痛苦。

但是这是个必须的过程。

作为母亲,对孩子讲话时,请尽量少使用降调

对孩子依赖心理比较强烈的母亲,如果再加上出生在物质比较贫乏的年月,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苦楚,往往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其中一个很大的表现就是,说话喜欢用降调。

降调意味着很多的负面情绪。

不耐烦

尤其是工作着的母亲,职场的压力还有家庭压力,与丈夫相处的不和谐等各种原因,会导致这些母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耐下心来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和“情绪”,她们首先在自己心里设定了一个“好孩子”的标准,早起早睡,吃饭不挑食,按时吃水果,乖乖写作业,一旦孩子不是这样的“乖孩子”,甚至打乱了她们正常的节奏,就会让她们产生抓狂的情绪,甚至开始呵斥,降调说话,这其中暗含了很多“要挟”的成分。

怨恨和不满

对生活的艰辛、不公平待遇、命运的坎坷,种种带来的不解和疑惑,生活的困苦和艰难,会在心中留下怨恨。很多时候,母亲采用降调说话,自己往往没有觉察到。其实是自己心中的不满已经达到临界值,所以不自觉的溢出了。

作为母亲,对孩子讲话时,请尽量少使用降调

其实母亲很多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言或者语调。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自觉的本能无意识的说话,做出表情和动作,而将自己的情绪展露出来,孩子的感受很敏锐,他们会感觉到我们的紧张、焦虑和不满,甚至会潜移默化的学习,甚至带入到自己的性格中,影响到他自己将来与他人的相处模式。

无论谁都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好心情,好耐心,如果我们不耐烦了不耐心了,也不要苛责自己。对自己越苛责,会越加深自己的焦虑情绪。所以这个时候要提醒自己简单改变下说话的语调。

哪怕只是平平的语调,也不要用带有极强负面情绪和“威胁”性质的降调。降调会将你自身的消极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你多采用平和的语调,不用特意的高性或上扬的语调,都会潜移默化的将你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也会带给孩子一个平和的心理状态,让他可以更好的找到与你,与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

作为母亲,对孩子讲话时,请尽量少使用降调

by 学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