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因之謎,離我們只隔一個墓門,但誰都不敢挖

雍正是哪個?就是嬛嬛的四郎,康熙帝的第四個兒子。在1722年繼承皇位,改年號為雍正。清朝一共有12位皇帝,雍正是裡面做的較好的,被創造的影視作品較多的,但也是神秘的。他的皇位怎麼得到的?他到底是怎麼死的?至今無從考證。

雍正死因之謎,離我們只隔一個墓門,但誰都不敢挖

雍正45歲即位,在位13年,整改了吏治,統治了西南少數名族,整頓了財政政策,使得國庫充盈。規範了皇位繼承製度,減少了皇子爭寵的是非。平定了叛亂,盡力做到國泰民安。雖然影視作品裡雍正略顯風流,但不免有過多後期添加的文學渲染,實際上雍正是出了名的勤政,以勤治國,為盛世做出了突出貢獻。

雍正死因之謎,離我們只隔一個墓門,但誰都不敢挖

雍正退位不是自然事件,是58歲時突然駕崩。看過甄嬛傳的知道雍正是被自己的嬪妃毒死的,然而實際死因並沒有在清宮檔案中被記載。後世種種猜測無法驗證,只能聽個熱鬧。其中最離奇的是說雍正被呂四娘砍下了頭,要驗證這個說法,去看雍正的墓就行了,墓中遺體是一個金頭。

雍正死因之謎,離我們只隔一個墓門,但誰都不敢挖

大家肯定都好奇,所以有能力的人爭相去挖掘泰陵,沒能力也創造能力,特別興奮地去嘗試。1958年,郭沫若帶著一批人挖墓,毀壞了大量文物,考古界大痛之下催生了一個死規定“絕對不能主動挖掘帝墓”。

雍正死因之謎,離我們只隔一個墓門,但誰都不敢挖

1980年,一些專家發現泰陵上出現一個盜洞,可能早就被人盜了,於是決定進行搶救性的挖掘。考古界頓時一片沸騰,都聚中到泰陵想要親眼目睹這個謎。大家挖著挖著發現,2米之後就沒有被挖掘的痕跡了,陵墓實際並沒有被盜,而秉著不能主動挖掘帝墓的規定,這些專家學者也無法再進一步探索,只能就此中斷。

雍正死因之謎,離我們只隔一個墓門,但誰都不敢挖

​因緣巧合,盜墓、考古發展這麼多年,泰陵地宮仍然完好無損,雍正的死註定永遠是一個謎團,或許到揭開的那日,已經沒人感興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