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破題普惠金融

編者按: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楊望在《當代金融家》

撰文表示,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未來的金融服務將依託於數字貨幣技術,朝著扁平化的方向發展,金融的流通半徑將會明顯縮短,融資難、門檻高及服務差等普惠金融亟待解決的問題,都極有可能通過移動支付或數字貨幣來解決。

數字貨幣破題普惠金融

數字貨幣快速發展

對貨幣的起源與本質的探討一直是經濟學領域的重要議題。回溯貨幣發展史,貨幣已經歷了實物貨幣、稱量貨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四個發展階段。1952年,美國富蘭克林國民銀行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張信用卡,一種新型的金融交易中介——電子貨幣開始進入商品經濟市場。20世紀80年代,通信網絡、數字加密和分佈式技術的發展為2009年比特幣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無獨有偶,2014年10月,在大英圖書館的一場關於比特幣未來的技術研討會,讓業界發現了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伴隨著Fintech(金融科技)理念的普及和網絡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如同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特別地,數字加密貨幣作為區塊鏈的貨幣1.0,被大量應用在跨境貿易、支付清算和商務匯款方面。據Coinmarketcap統計顯示,截止到2016年3月,全球共有656種數字加密貨幣(以下簡稱“數字貨幣”),總市值高達81.43億美元,雖然相對於全球廣義貨幣量(M2)還很小,但是同比2015年3月的63.46億美元的累積總市值,增長幅度高達28.21%。並且,比特幣、以太幣、瑞波幣和萊特幣四種數字貨幣市值之和超過了總市值的95%。因此,貨幣已開始由信用形態向數字形態跨越,數字貨幣時期已然來臨。

金融普惠演進之路

近年來,普惠金融進入我國國家發展規劃是有章可循的,實際上,普惠金融的相關政策和實踐在國際上早就存在。

20世紀70年代,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創辦了一家名為格萊珉的鄉鎮銀行,開啟了孟加拉、印度和巴西等國小額信貸模式,成為全球普惠金融首創。2005年5月,國際勞工協會組織的全球會議上提出“建設包容性金融部門”(Inclusive Financial Sector)的建議,“包容性金融”成為“普惠金融”一詞提法的前身。同年9月的聯合國峰會上,各國首腦相繼提出“獲得金融服務的需要,包括通過微型金融和微型信貸提供的金融服務,尤其是對於貧困者”,普惠金融的理念得以在全球範圍內普及。2007年3月,肯尼亞移動運營商Safaricom推出手機銀行業務M-Pesa,目標是為了給肯尼亞當地居民支付手機通信費用提供便利,後來在全非洲地區發展,逐漸衍生成為農民、婦女和藍領工人提供轉賬支付和小額信貸服務。由此,肯尼亞模式成為全球最為成功的普惠金融首例典型應用。

我國對於普惠金融一直持積極引導的態度。20世紀80年代,我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在我國部分農村落後地區引進和推行孟加拉鄉鎮銀行模式,即格萊珉銀行模式,成為我國普惠金融首次試點。2003年,我國農村信用社改革,中央鼓勵農村信用社為農戶積極發放小額信用貸款。2008年初,央行和銀監會在全國範圍內大力鼓勵鋪設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物理網點,推進農村金融改革。2009年,“inclusive finance”被翻譯成“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提法出現在全國各項政策文件和報刊文摘中。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2016年1月成為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最重要的時間節點,國務院正式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首次把發展普惠金融提到國家發展規劃的高度。進一步地,同年9月,在我國杭州的G20峰會上,我國政府提出“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讓可編程數字普惠金融的先進理念得以在全世界範圍內快速傳播和普及,引領國際社會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浪潮。 數字貨幣助推普惠金融的天然優勢 我國利用數字貨幣促進普惠金融的大力發展具有天然優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金融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互聯網+ ”的日趨融合及科技金融的全面普及,

數字貨幣從金融服務覆蓋範圍、交易成本和便利程度三個方面來促進普惠金融的發展:先,數字貨幣從很大程度上擴大了金融服務的覆蓋範圍。手機用戶規模的快速增長,為多場景支付體系的搭建創造了可能。數字貨幣支付體系可依託於互聯網、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將賬戶開立、現金存取、儲蓄信貸、支付轉賬、徵信、保險、結算清算等業務的覆蓋面拓展至世界各地,包括金融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的農村地區,將金融服務普惠到中小微企業和一般消費者。

其次,數字貨幣能降低金融服務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便利性。舉例來說,商業銀行通過物理網點的建設來服務於普通消費者跨地域的金融需求,但紙幣的發行和流通所需的運輸成本十分高昂,並且,網點的人力物力投入大,運作效率低。我國通過央行和商業銀行的二元模式發行和流通數字貨幣,為消費者創造了一種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應用消費場景,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對接,推動產融結合。特別地,跨境貿易支付是數字貨幣應用最廣泛的領域,如表1所示,與傳統的電匯、西聯國際匯款對比,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匯款的交易成本和時間成本大幅降低,並且可以實時追蹤匯款狀態,為金融的普惠發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最後,數字貨幣的普及能夠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消費者的滿意度。未來,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與流通,將讓普通消費者對業務融合、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務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總的來說,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未來的金融服務將依託於數字貨幣技術,朝著扁平化的方向發展,金融的流通半徑將會明顯縮短,融資難、門檻高及服務差等普惠金融亟待解決的問題,都極有可能通過移動支付或數字貨幣來解決。 數字貨幣未來可期 數字貨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興起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2008年的美元危機、2010年的歐元危機讓國際社會開始尋求更高信用的國際貨幣,2009年以後,商品經濟市場陸續出現了比特幣、萊特幣、瑞波幣等近650多種數字貨幣。2014年開始,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普及和發展,各國央行和傳統金融機構紛紛開始研發數字加密貨幣。

據《人民日報》近期刊登的《傳統銀行為什麼看上虛擬貨幣》顯示,瑞士銀行、德意志銀行、桑坦德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開始聯合研發新的數字貨幣,並與英國券商ICAP共同向各國央行推薦該多功能結算幣,希望建立區塊鏈交易結算標準。此外,中國、英國、荷蘭等國家也已開始研發國家級的法定數字貨幣,經過國家稅收、聲望等作為信用背書,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會作為數字貨幣進行發行,初見成效的比如厄瓜多爾幣、英國的RSCOIN、加拿大的CAD-Coin等。在傳統金融機構層面,高盛、花旗等商業銀行已開發出了用於支付結算的電子貨幣“SETLCOIN”、“CITICOIN”,不同於傳統商業銀行中心式的交易記賬方式,區塊鏈技術開發的電子貨幣採用的是點對點的直接撮合模式,因此,金融機構不僅僅能從全新的數據存儲、維護和驗證方式上節省成本,更能以關閉物理網點、解放現金業務服務人員等方式來改善銀行的經營模式,提高經營效率。

然而,對於普惠金融而言,小額信貸最根本的問題——信用評估,目前尚不能通過數字貨幣來進行解決。由此,業界提出了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建設信用體系的設想,區塊鏈和徵信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的兩類工程技術,兩者的融合並不是偶然的,區塊鏈作為互聯網架構上進行價值傳遞的一種協議,信用無疑是價值交換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此,“區塊鏈+徵信”的融合解決方案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舉例來說,近期,我國的第三方徵信機構甜橙信用與區塊鏈服務提供商布比網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通過區塊鏈技術的高度共識、集體自治、匿名追溯、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等機制來搭建一個開源的信用系統,全力推進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因此,在區塊鏈金融時代,全民平等享受金融服務的現代數字普惠金融體系的建設已初具雛形,數字貨幣等區塊鏈應用為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隨著科技金融的崛起,數字貨幣的發行與流通成為可能。與此同時,國家級的數字貨幣勢必將助力普惠金融的實現。只是我國要實現法定數字貨幣尚需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法定數字貨幣體系與傳統貨幣體系如何平穩過渡,值得深入關注。儘管如此,數字貨幣的未來仍計日可待。

原刊於《當代金融家》2016年1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