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代表金融創新的未來

讓金融活水更好澆灌實體經濟,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選擇,也是中國金融創新的最高使命。近年來,金融迴歸實體經濟信號愈加明顯,從八部委《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的下發,為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指出了根本思路,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工業增效升級。可以看出,政策暖風的不斷提振,產業金融需求的持續上升,供應鏈金融儼然成為了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並獲得了充足的政策支持。

供應鏈金融代表金融創新的未來

新經濟時代,產業升級任務十分迫切,金融普惠化也箭在弦上,而供應鏈金融具有產業和金融雙重屬性,無疑是推動兩者前進的核心措施,“從產業來,到金融去”是供應鏈金融發展根基所在,這種顛覆傳統金融的金融服務範式,不僅使金融服務變得更加普惠化,同時也將企業的貿易層、結算層以及融資層優化融合,加快了企業的戰略轉型進程,順應著金融創新發展的趨勢,又代表著產業升級的未來。

當前,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給金融業打破“二八定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尤其是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依靠其在行業宏觀把控、企業信用信息以及平臺數據上的優勢,一方面能夠將金融服務直接注入到產業鏈上中小微企業,讓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實體經濟領域之中;另一方面,也解決了金融創新最大的難題,也就是風控問題,這也是眼下普惠金融一直緩不濟急的原因所在,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基於對上下游企業信息的掌握,有著更為高效的風險定價能力,同時核心企業自身的品牌、實力等現實優勢,也能夠再次提升風控的安全性。

另外,產業鏈視角下的供應鏈金融,也已是遍地開花。經濟新常態不見盡頭,傳統產業都必然面臨著轉型升級、跨界融合發展的新挑戰,而供應鏈金融被認為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路徑。這種基於產業信息化邏輯,解決了產能過剩、成本上升等行業問題,並且核心企業憑藉自身優勢,完全可以無憂的嫁接金融業務,作為主業的補充,在強化主業的同時,又能夠增加企業盈利點。事實也證明越來越多的產業巨頭加入到供應鏈金融玩家的行列之中。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佈局供應鏈金融的產業核心企業超過50多家。

為加快供應鏈金融發展,幫助企業搶佔供應鏈金融風口市場,迪蒙供應鏈金融系統結合企業採購、生產加工製造、銷售等環節,開發了一套增信、融資、擔保、賬款管理、支付結算等一站式供應鏈金融整體解決方案。系統可有效整合供應鏈上下游資源,全面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助力客戶佔領供應鏈制高點,增強企業的行業主導地位,拓展企業收入來源,為企業戰略轉型提供強大支撐,最終打造一套完整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至今迪蒙已為中航工業、海爾集團、山鋼集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國供銷合作社、豐晟科技等數百家大中型企業搭建了一站式供應鏈金融整體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