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未死,高房租狂奔!

高房價未死,高房租狂奔!

每天出臺調控政策不止一次,房價還是該怎麼漲就怎麼漲!

買不起房,我租房總可以吧,很抱歉,不行!

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韭菜,可卻一直被當成了印鈔機!

未死的房價,狂奔的房租!

今天,統計局發佈了7月份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數據很打臉!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8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相比之前6個月的數據,整體房價數據繼續普漲,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城市的數量是65個,下調城市僅3個,刷新了70城房價統計數據最低記錄

高房價未死,高房租狂奔!

更重要的是:

7月份房價指數增幅繼續擴大,其中新建商品住宅環比增幅為1.2%,相比6月有明顯擴大,同比增幅為6.6%,也有明顯擴大的態勢。

6月份的跳漲,讓不少人以為7月份會回落。因為,整個7月份,全國樓市的調控是在加碼而非放鬆,7月份發佈調控政策超70次。

超過一天兩次的調控,結果房價還是走成這樣,只能說這是天要漲價,非人之過也!

統計局的數字都已經是很“和諧”了,可房價還是在不停的上漲,而且漲幅繼續擴大,鐵一樣的事實擺在眼前,你還扯什麼房住不炒。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房價雖然還在上漲,但是已經很溫和了。

而房租才真的是漲的熱火朝天!

就像今年夏天的酷熱一般,今年的租房市場很熱。

最近,我愛我家研究院公佈了一組數據,2018年6月北京月租金均價為4764元/套,環比上漲了4.2%,同比上漲了8%。

而根據另一份數據,7月份,從環比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重慶、南京、杭州和成都十大城市租金均較上月上漲。

四大一線城市房租環比上漲了0.73%。而數據顯示,北京房租整體漲幅同比超過10%,特別是五環、六環附近的房子,根據面積大小,很多都是500元、1000元的往上漲。

目前,北京上個月租金已達到每平方93元,每套房租金近5000元。

據房天下的數據,2017年2月—2018年5月,17個熱點城市房租年均上漲超過了8%,上海上漲19.5%、深圳上漲15.5%,北京更是大漲25.9%!

很多人曾經覺得,用六個錢包買房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賭注,絕對要小心謹慎。

但是觀察君認為,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了,因為按照北京的租金價格,已經不是六個錢包買房了,恐怕已經發展到六個錢包租房了

房租是怎麼回事,吃了激素還是打了雞血,怎麼漲的這麼快?

房租為何狂奔?

商品價格的上漲,首先是供需關係產生了不匹配的狀況。

我們先來看一下,中國租房市場目前的供需矛盾。

一方面是租房需求的不斷提升。

首先是人口需要。去年我國流動人口差不多是2.5億,而租房住的佔了67.3%。可以想象,那些剛剛畢業的年輕人,除非撬動六個錢包,不然根本買不起房子,只能租房!

一線城市更是如此。在深圳,就有80%的人在租房,其中商品房佔到32.4%,每年商品房的租金總量達到了216億,

今後這個租房比例,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其次是政策的影響。隨著樓市調控的從嚴、“限售”力度的加碼、房貸利率的提高,房價跌不跌不知道,但買房肯定是越來越難,肯定會有一部分人從買房轉為租房

最後還有一個特殊因素。每年的5月底到7月中旬,是租房市場的高峰期(另一個高峰期是務工人員進城的3月份)。

大量高校畢業生離校,造成短期內租房需求暴增,推高了房租。

需求是不斷增加,但是供給卻在減少!

大家應該還記得去年的那場發生在北京的大火,這場大火的發生推動了北京對於違法群租房的整治,五環外房屋拆遷、禁止自建公寓出租導致房源供應減少,為房租的瘋漲提供了動力!

而住房供應的減少,並不僅僅發生在北京。

鏈家研究院數據顯示,從去年8月到今年2月,鏈家平臺新增租賃房源套數連續7個月環比下降,目前租賃新增供給僅為2017年高峰的50%,租賃客房比由2017年末的1.9上升到2018年初的2.4。

要租房的人多了,可能提供的房子少了,房租不漲能行嗎?

不過,正如中國的房價一樣,供需關係並不能完全解釋房租的飆漲,資本力量的介入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最近這張圖很火:

高房價未死,高房租狂奔!

原本房東心理預期在7500元一月,硬生生被炒到10800元讓蛋殼拿下,資本家不是慈善家,之所以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要燒錢搶房源,然後形成壟斷,徹底消滅租房者的議價能力

據觀察君瞭解到:

自如在2018年1月A輪融資40億,蛋殼在2018年6月B輪融資1.75億美元,也就是說僅這兩家長租公寓中介,就有超過52億的資金可以拿來進行燒錢大戰,它們完全可以壟斷北京的租房市場,進而隨意操縱價格。

邏輯是這樣的:

根據鏈家官網數據,到2017年6月收錄北京小區數量10465個,房屋總數為688.2萬套,當前在租房源17455套。

假設這些中介將所有在租房源全部以漲價50%掃貨吃下,月均價從5000漲到7500計算,年租金總額也不過15.7億,但是這樣幾乎就可以壟斷北京所有可以出租的房屋。

當北京所有可以出租的房子都落到幾大中介的手中,北漂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到時想收多高的房租就可以收你多高的房租!

更重要的是,推高房價並不需要把出租房源全吃下去,市場上只要有大買家溢價採購了15%的房源,就已經能成功帶動房租上漲了。

流到市場上的租賃房源總是有限的——

有限的房源卻被資金相對無限(融資)的中介資本家全部吃了下去,結果就是剛需被收割

更關鍵的是,這並不是房屋中介的一時興起,而是看準了才出手的,也就是說這不是一錘子買賣,房租的狂奔還要繼續!

未來房租還要漲!

去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那怎麼加快建立,很簡單,有錢賺就能加快建立

然而,與高高在上的房租收入比相對應的是,我國的租金回報率很低,中國一線城市平均租金回報率是1.5%,也就是說當房價不變,當租金不變的情況下,北上深購買房子的人,大概要67年左右才可以收回成本。

相比國家上的其他大城市,倫敦3%左右,紐約4.7%左右,洛杉磯5.7%左右,東京4.3%左右,大阪6.0%左右,可以說從這一指標來看,中國的房租簡直是“便宜的離譜”。

租金回報率,是指月租房獲得租金同房屋價錢的比值。而之所以租金回報率這麼低,不是房價漲得太快,就是房租漲得太慢

如果按照這種收益率,企業還不如把錢放在銀行呢,怎麼會有動力發展租賃市場?

而如果想提高租金回報率,只有兩條路,要麼降房價、要麼漲房租,你覺得這兩條路會選那一條呢?

也就是說這些中介看準了一點,房價不會下跌,可是又不是誰都買的起,所以一定還會有一大批人要租房住,這樣一來,房租勢必還要繼續漲下去。

所以你就明白了,為什麼不管是這些中介,還是中國排名靠前的房企,從萬科到碧桂園,全部推出長租公寓項目。

其中萬科佈局100萬套長租公寓的遠期目標,上半年的10年180萬租金的公寓也轟動一時,更離譜的是這天價公寓竟然租出去了超過八成。

碧桂園也計劃在3年內建設100萬套長租公寓。

問題在於,這樣錢倒是賺到了,可是那些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怎麼辦?

房租是一個城市的門檻,而資本家之間的商業競爭,不僅推高了城市的生存門檻,更是扼殺了很多年輕人的夢想。

有辦法改變嗎?沒有,房價是不可能降的,這個根本問題解決不了,那房租又怎麼會有降的可能!

結語:

一批批年輕人,因為高房價逃離了北上廣深;再過幾年,可能還會有一批批的年輕人,因為高房租也逃離北上廣深!

高房價不死,高房租狂奔,真當我們是印鈔機嗎?

而對於這一切,難道我們真的沒有任何辦法了嗎?難道我們真的要像香港一樣,讓人住在下面這種毫無尊嚴和未來的劏(tāng)房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