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有創意的文學批評家!

中國歷史上最有創意的文學批評家!

金聖嘆是中國白話文學研究的開拓者,提高通俗文學的價值,卓有遠見,被視為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先驅。他的最大貢獻,在於最早提高小說與戲曲的應有地位,是最早和最有影響力的通俗文學提倡者,並開創了細讀文本的文學批評方法,成為中國史上最有創意的文學批評家之一,在小說批評的領域更是首屈一指。

中國歷史上最有創意的文學批評家!

“篤信神佛·成名扶乩”

公元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三月初三,金聖嘆於蘇州出生,童年貧困孤獨,九歲才得以入讀私塾,刻苦勤奮,思想獨立,喜愛閱讀,尤其沉迷於《水滸傳》,成年後考取秀才,耗費無度,以致常處貧困。

金聖嘆篤信神佛,喜讀佛經和結交僧人,擅長扶乩降靈,自稱佛教天台宗祖師智顗弟子的轉世化身,二十歲起開始在吳縣扶乩,自稱收納三十多個已逝女子為冥間弟子。

崇禎朝中期,金聖嘆最為活躍。曾到葉紹袁、錢謙益、姚希孟、戴汝義等士大夫家中扶乩,寫出優美感人的篇章,往往說中事主的心思,受葉紹袁等人的崇信;錢謙益直言金聖嘆好像受某種神靈支配。其後他絕意仕宦,埋首書本。

中國歷史上最有創意的文學批評家!

“評點名著·皇帝盛讚”

公元1641年(崇禎十四年),33歲的金聖嘆評點小說《水滸傳》。公元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48歲的金聖嘆刊行評點王實甫《西廂記》,此外編輯唐詩選集《唐才子書》8卷,編寫八股文應試範本《制義才子書》,並註釋杜甫詩集。

他亦開堂招生講學,旁徵博引,炫耀才學,頗受當地士庶讚賞。他為人狂放不羈,能文善詩,因歲試作文怪誕而被黜革。後為應科試,改稱金人瑞,考第一,但絕意仕進,以讀書著述為樂。評註不少古典,奇才也。

公元1660年(順治十七年),順治皇帝對金聖嘆的作品加以讚美“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他聽說後,隨即“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

中國歷史上最有創意的文學批評家!

“哭廟案起·斬首引憾”

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吳縣新任縣令任維初為追收欠稅,鞭打百姓,虧空常平倉的漕糧,激起蘇州士人憤怒。

三月初,金聖嘆與一百多個士人到孔廟聚集,悼念順治帝駕崩,藉機發洩積憤,到衙門給江蘇巡撫朱國治上呈狀紙,控訴任維初,要求罷免其職。

朱國治下令逮捕其中十一人,併為任維初遮瞞迴護,上報京城諸生倡亂抗稅,並驚動先帝之靈。清朝有意威懾江南士族,再逮捕金聖嘆等七名士人,在江寧會審,嚴刑拷問,後以叛逆罪判處斬首,於七月十三日行刑,是為哭廟案。

中國歷史上最有創意的文學批評家!

“逝前眾慟·後人讚頌”

臨死前金聖嘆看見家人,神色自若的說:“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他的家人一聽,忍不住嚎啕大哭,圍觀的人也都為之鼻酸,而潸然淚下。

金聖嘆財產充公,家屬發配滿洲。金聖嘆僅向巡撫示威,並無意造反,卻遭貪官陷害,在獄中悔恨交加,念念不忘、難以釋懷的是才子書評點尚未完成,辜負生平志業。

過身後,族兄金昌收集編輯其著作與遺稿,題為《唱經堂才子書匯稿》出版,兒子金雍則編集他對唐詩的評解,題《唐才子詩甲集》出版。

傳說聖嘆死後託夢給朱眉方,說他已成為鄧尉山神。鄧尉山在蘇州西南七十里光福鎮,又名萬峰山,前瞰太湖,風景極佳。鄧尉山多梅樹,花開時一望如雪,如頌聖嘆人品之高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