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西貝相繼擡價,是利慾薰心還是被逼無奈?

菩薩我想對你說


算是被逼無奈,餐飲行業什麼都漲,就是賣價漲不了,一些家常菜館,快餐廳客滿都不賺錢。應該漲價的原因如下:

1.原材料漲價,豬肉價格已經翻倍,如果不漲價就沒有利潤。

2.房租在大幅度的上漲,已經佔到5%以上,有的甚至超過10%。

3.工資漲,員工工資以20%以上,有的超過30%。

4.外賣平臺收費漲,各種費用都在漲。

5.去其它一些國家看看,韓,日,美等,它們的餐飲消費比有多高,就知道在我國做餐飲的為什麼不賺錢。



餐議院開心一哥


海底撈和西貝莜麵村相繼漲價,是利慾薰心還是被逼無奈?

我認為是利慾薰心,而不是被逼無奈!這是決策者對市場環境的嚴重誤判導致產生的錯誤決策。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絕對不是瞎說。

第一,以疫情為背書博同情。

這次漲價有一個背景條件,就是新冠病毒疫情。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兩家企業都通過各種渠道透露出企業現金流緊張,經營不下去的消息。實際上,對於這兩個餐飲巨頭來說,2019年無論是從營業額還是淨利潤來說,都是相當可觀的。但是,這兩家企業在媒體上通過賣慘,博得眾大網友的同情。

第二,現金流足夠這兩家企業在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玩6個月,沒有傳說的那麼慘。

兩家餐飲企業在國內都是數一數二的餐飲巨頭。其中海底撈的老闆早已經移民新加坡,成了新加坡人而不是中國人。他們在2019年的

盈利都在10億以上。一個小企業都能在沒收入的情況下度過一個月。兩個餐飲巨頭在2019年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在國內的餐飲行業都是佼佼者。如果他們都撐不過一個月,其他餐飲企業就更沒得玩了。所以,這兩家企業應該是在藉機漲價。

第三,資本從來都沒有溫情。

海底撈

和西貝莜麵村,無論是上市與否,都要為資本負責。

資本逐利而行是其根本。在資本的眼裡,只有回報率和盈利,沒有責任感和奉獻。基於

資本的強烈訴求,為了達成盈利目標,在博得同情之後,進行漲價,一旦消費者認可,資本的目的就達到了。如果消費者不買賬,道個歉就行了,因為總有人願意去吃。對資本來講,沒有任何付出和成本。雖然這對品牌來講會有所打擊。但是,資本相信人們容易健忘,今天抵制,明天就去捧場的事情時常發生。


第四,從企業經營和品牌運營角度來講,這次漲價行為對品牌的影響還是有的。

資本講究逐利而為,但品牌卻

是以消費者的認知為基本條件的。資本認為道個歉就沒事,品牌卻會為這個錯誤的決策,用時間和金錢來買單。

希望以上解答能夠滿足您的要求。


新零售物語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海底撈跟西貝,這兩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餐飲企業在恢復堂食後,悄悄漲價了。

這幾天,很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反映海底撈門店菜品價格上漲。對此,海底撈也承認了:漲價屬實,整體幅度在6%。海底撈回應多家媒體稱,由於疫情和成本上漲,公司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不僅海底撈,有網友近期就發現,非常知名的餐飲企業西貝莜麵村也開始漲價了,甚至比海底撈漲幅更大。“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海底撈和西貝比真的是毛毛雨。”

海底撈跟西貝莜麵村漲價背後,反映出餐飲業因疫情造成的巨大損失。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春節期間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損失慘重。相比去年春節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九成以上。

實際上,漲價的不止是西貝跟海底撈,就連小編樓下的蘭州拉麵館也悄悄地更新了菜單,一碗拉麵從春節前的10元變成了11元,直接漲價10%。

不僅如此,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了大量的由網友提供的線索,除了這些已經被“曝光”的企業,還有很多的飯店都在悄悄漲價。

有媒體就驚呼:餐飲業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了。

有網友擔心:海底撈與西貝的漲價,會不會帶動很多的餐飲企業開始漲價?確實有這個可能。海底撈們給很多的從業者提供了一個“通過漲價來自救”的思路,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漲價的理由——連家底厚實的海底撈都這麼幹了,何況我們這些小店?

那麼,漲價能不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

恐怕比較難!

首先,對於漲價行為,大量的消費者並不埋單,在網絡上各種吐槽與不滿。“本來就貴,這下不用去了”,類似於這樣的聲音充斥在網絡上。從消費者的反應來看,對漲價行為持排斥態度,短期內對企業的口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尤其是海底撈和西貝,這兩家在疫情期間儘管損失慘重,但也都獲得了數億元的資金支持,現金流情況比其他的同行都要好。有網友就質疑:“一方面要政府補貼免租哭窮一方面還漲價,難道不是應該降價促銷?”

其次,消費者知道了攢錢的重要性,餐飲的報復性消費並不會出現。SARS曾重創餐飲行業,直至當年9月,餐飲行業才回到前一年的水平,並沒有所謂的報復性消費。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疫情襲來,對很多的行業都造成了影響,許多人的工資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甚至減少。有人曾做過一個調查,收集網友對這場疫情有哪些體會,其中反響最熱烈的是:終於知道了存錢的重要性。正如一些評論講的:“比起報復性消費,我更需要報復性存錢。”

再次,企業通過漲價來自救、提升營業額,前提是對客流的影響不大;但是如果海底撈們的提價行為導致客流減少了,那麼整體營業額是不是還會繼續增長,到底能增長多少,增長的部分能否抵消因漲價對企業品牌帶來的影響?在目前看來,這些都是未知。

這也給企業一個提醒:餐飲企業生存艱難,餐飲老闆生存不易,這是肯定的,但是也要認識到其實大家都不容易,你的消費者也不容易,不能簡單粗暴地把自己的損失,理所應當地通過漲價讓消費者埋單。

疫情雖然已經逐漸得到了控制,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依舊沒有回覆。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在通過發放消費券的形式來促進消費,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也許,在當下,提升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促進線下餐飲的消費,正是我們迫切需要的。而漲價,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希望大家發表不同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