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第二期:茶在我國是怎樣發展開來的?必備知識

大家好,我是頭綠身不綠的“綠豆芽”。致力於將好玩、有用、能看的常識、知識、好物分享給大家。

最近一段時間沒有更新,深感自責,最近會趨於穩定,也請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綠豆芽”哦!

這段時間會跟大家一起學習科普一下茶的知識,算是簡單的弘揚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吧。內容會涉及到茶的起源、製作過程、品種、產地、鑑別方法、沖泡手法、器具詳解等數百篇內容。

今天主要說一下茶在唐朝時期的發展:

上一期內容:

發展到唐朝,飲茶已經是十分普遍的現象了,家家戶戶都在飲茶,這與唐朝盛世的繁榮息息相關。不過這個時期各行各業均發展快速。被稱為茶聖的陸羽便出生在唐朝,自幼便沉浸在茶香中。《茶經》中記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

茶文化第二期:茶在我國是怎樣發展開來的?必備知識

其實在唐朝前中期,茶依舊是皇室貴族、官員士族、文人雅士享受的飲品,直到中期之後,茶才開始在民間普及,再到開元年間(713年至741年),飲茶之風發展至頂峰,並傳播到了塞外,也是在唐朝,傳播到了日本。

茶文化第二期:茶在我國是怎樣發展開來的?必備知識

膾炙人口的文成公主入藏。據史料記載,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將茶葉和茶籽帶入吐蕃,由於藏民主要以肉食為主,茶的引入使得藏民受益良多,這也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

據說,藏區的特產油酥茶也是由文成公主自制。文成公主進藏之後,由於水土不服,再加上飲食的巨大變化,食慾不正,消化不良,便想將茶與奶混合飲用,沒想到這種方法非常見效,後又對配方進行了改進,加入了酥油、鹽、松子等配料,最終便成了現在酥油茶,在當時被藏民廣泛接受喜愛,也為茶在藏區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茶文化第二期:茶在我國是怎樣發展開來的?必備知識

到了唐朝後期,唐朝國庫出現財政危機,由於茶量過於巨大,便對準了茶葉,開始制定法規徵收茶稅,百姓苦不堪言,種植地域的百姓更是火上澆油。這些法規包括稅茶、貢茶、榷茶、茶馬互市等。(榷茶的原意為獨木橋,也可理解為壟斷,在唐武宗時期,茶開始禁止普通民眾私賣,榷茶制度在此時建立,就像現在的煙一樣。)

茶文化第二期:茶在我國是怎樣發展開來的?必備知識

茶稅的由來: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由戶部侍郎趙贊提出:對茶徵收10%的稅。到了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張滂根據趙攢的建議,創立了稅茶法。

這裡有個真實的故事:

開始徵收茶稅後,雖然為國庫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但是給窮苦百姓帶來了苦難。當時的益昌(四川昭化)百姓尤為嚴重,本來的生活就已經困苦無比,茶稅的實行更是雪上加霜。當地有位愛名如子的縣令,叫何易於。為了讓本縣的百姓免收

唐朝時泡茶共分為九步,被稱為煎茶法,主要程序有備茶、備水、生火煮水、調鹽、投茶、育華、分茶、飲茶、潔器九步。是後續我國茶道的雛形,興盛於唐朝至兩宋期間。煎茶法記載在《茶經》中,也被稱為“陸式煎茶法”。

茶文化第二期:茶在我國是怎樣發展開來的?必備知識

茶禪一味的由來:

關於茶,有句俗語:“吃茶是和尚家風”。茶文化萌生以來,一直與佛教關係緊密,古時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佛教認為,參禪悟道時保持一顆平常心,忘記凡間雜事,茶性平和,香氣自然,回味甘醇持久,可以讓人內心平靜下來,便於坐禪。後茶便於佛教中最為重要的精神“悟”聯繫起來,昇華出了“茶禪一味”的境界。

茶文化第二期:茶在我國是怎樣發展開來的?必備知識

茶在唐朝時期的傳播,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興趣的夥伴請關注我的頭條號“綠豆芽”。

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我們正面臨一個新的危機,文化需要傳承,技藝需要延續。承藝文化,希望與大家一同傳承延續我國傳統文化,一同傳播探討。

好茶,承藝希望與大家一同品鑑。

承藝文化的黃山毛峰,西湖龍井,茉莉花茶,茉莉龍珠,手工綠茶剛開始起步,感興趣的茶友建議來短暫觀賞。

茶文化第二期:茶在我國是怎樣發展開來的?必備知識

直接搜“承藝 茶葉”即可,望大家支持。承藝,不斷傳承創新,只做最好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