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部門網貸平台退出加快行業健康發展

人民日報8月6日消息,最近身邊有關互聯網理財的消息不絕於耳。

投資人的種種表現,正是當下互聯網理財行業發生深刻變化的反映。第三方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下半年,問題平臺數量達到高峰,隨後逐漸降低,到今年上半年,問題平臺數量又開始增加,6月份達98家,為近14個月以來月度高點, 平臺的借款人和投資人的數量減少,著急轉讓債權的投資人多了起來,轉讓利率攀升。

經過多年發展,網貸行業度過“火爆期”,也因為個別極端事件遭受過質疑。隨著市場規模逐漸擴大,行業風險累積,市場跌宕起伏。從2016年起,國務院開展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網貸平臺成為整治的重要領域。然而,對於動輒規模上百億元的平臺來說,轉型調整並非易事。自成立以來,不少平臺天生帶有風險“基因”,運營模式偏離了作為信息中介的定位,發展成為信用中介。專項整治的本意,是希望讓不合規的債務到期退出,平臺轉型成為借貸雙方的信息撮合平臺,限制大額、高風險的債務,規範資金用途和債務期限。

及至今年,部分企業資金鍊條相對緊張。這些在平臺上借款的企業,原本就是在正規金融機構難以獲得融資的企業,資金壓力更大,此時更容易出現違約。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監管政策趨嚴,一些網貸平臺難以為繼,或被動或主動退出市場。

與資金相關的行業,大多有賴於參與者的信心。眼下監管部門正在積極推進專項整治,開展現場檢查,行業和企業也在進行自查,採取各種方式穩定市場情緒。這時有些平臺退出,是正常的市場出清,也是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整個行業經歷震盪後,將加速向合規化發展邁進。

同時,記者從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 要允許和鼓勵合規機構繼續經營。經有關部門認定,基本符合信息中介定位和各項標準的機構將接入信息披露和產品登記系統,繼續開展網絡借貸業務。經過一段時間運行檢驗後,條件成熟的機構可按要求申請備案。另外,要嚴厲打擊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對於借本次風險事件進行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要給予打擊、納入徵信系統、建立失信懲戒制度等措施。

安心投平臺CEO楊唯蜜對記者表示,經歷整治和轉型之痛後,網貸平臺將會“水落石出”,不規範的會出局,轉型成功的會堅持到最後,真正成為借貸雙方之間的信息橋樑。

同時,投資者自己要擦亮眼睛,識別畸高收益背後的圈套,更要保持平和的投資心態,不能抱有僥倖心理“博傻”,認為自己不會是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棒。實際上,風險爆發往往就在轉瞬之間。

監管機構同時表示,面對有先天“缺陷”的網貸平臺市場,各方監管不能鬆勁。整治的關鍵在於糾偏矯正,督促平臺迴歸信息中介的本源,建立完備的風險管控和內部管理體系,嚴格資金流向,做好信息披露,為出借人提供全面、真實的決策依據。但也要看到,網貸平臺發展多年,一時轉身並不容易,資金存管難達標、技術實力難提升、存量貸款難清理,規模壓降過程中一旦拿捏不準節奏,就會帶來人為風險。

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在金融市場的巨大能量已經得到廣泛認可。網貸平臺只有發揮強大的技術優勢,做好信息中介的本分,才能真正在服務小微企業、拓寬居民投資渠道方面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