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爲什麼金融危機很難避免

今年是2008年金融危機十週年。經濟學家陳志武在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分享了他對金融危機的看法。回過頭看美國曆史,每次金融危機之後都會有改革和創新,但是改革和創新又都埋下了新的危機的種子,在陳志武看來,人類最後是很難避免金融危機的,甚至不應該去避免。

陳志武認為,首先要認識到,金融這件事中所有金融交易都是跨時間、針對未來的交易,也就是在未來和今天進行跨期價值交換的交易。正因為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未來,而未來又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所以這種不確定性和風險就給金融市場參與者提供了很多想象空間。這時,有的人,就像特朗普,他們會知道怎麼操縱交易對手的心理。金融市場總是會有空間讓有的人去炒作別人的預期。這樣一來,金融泡沫時不時會發生。既然有金融泡沫的發生,而且有市場參與者知道怎麼樣操縱市場和股民的心理,使得這些泡沫往往短期內都沒辦法避免,最後只有通過金融危機的方式逼著大家去吃一塹長一智。這就是為什麼人性加上未來固有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金融泡沫、金融危機總會發生,而且很多時候是應該發生。

在陳志武看來,有些金融泡沫、房地產泡沫應該讓它們發生,本來該破產的銀行、該破產的企業,如果政府不讓它們破產,去救了它們,那麼,所有辦那些銀行、企業的人,他們從中可能悟出的道理就是,“不用做事太認真,今後亂放貸、亂投資也沒問題。反正如果出了問題,政府會把我救下來。這就是經濟學中的道德風險。道德風險就是政府今天表面上看是幫了你,把這個銀行、企業救下來,但對整個社會和這些當事人來說,實際上是害了大家。給了大家一個錯覺,就是我不需要為自己負責任。”這樣一來,整個銀行界、企業界沒有誰那麼認真了。這就是為什麼到最後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有些該發生的事還是應該讓它們發生。“儘管短期會有一些痛,但是這些痛對社會來說沒辦法,不應該避免。人不通過這些教訓就不會學好。如果隨便去救他們,反而讓他們更加學壞,而不是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