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社交數據走捷徑的騰訊,還是卡在了徵信的門檻上

靠社交數據走捷徑的騰訊,還是卡在了徵信的門檻上

微信近些年可是出了大名,在國內外市場都引發了轟動,但也讓馬化騰張小龍鬆懈了不少。

在重要的徵信業務上,騰訊一心想靠著社交數據走捷徑,沒想到掉進了大坑,兩次三番重修自己的信用體系。導致騰訊信用的步子比阿里芝麻信用慢了兩年半!

最近,騰訊才試水免押金騎行摩拜、關聯開通微粒貸、啟動免押金租房。而芝麻信用分已應用於金融、共享經濟、出行、租房等數百個生活場景。

這都是騰訊一心想走捷徑造成的。

因為嚴重缺乏金融和商業基因,騰訊選擇以其優勢的海量社交數據切入了信用領域。然而社交數據徵信的可靠性、隱私等問題,都註定是其難以避開的溝壑,騰訊卻沒有給出明確策略。

從2017年8月上線到今天,騰訊信用分還侷限在廣州地區做小範圍實踐。

騰訊自己都對社交數據的徵信價值不抱希望

基於社交數據徵信並非騰訊開的先河,在美國,社交巨頭Facebook早早就開始佈局,但一直難言成功。其中,最大問題在於社交數據分析得出信用分,可靠性有多少,究竟有多少社會應用價值。

以徵信數據類型來看,最具公信力的,是傳統金融機構和政府機構的信息,其次是商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產生的交易數據,最低是社交、遊戲類數據。金融行業甚至從不會以社交數據作為直接的信用評價參考。

根本原因在於,在社交、遊戲平臺上,存在大量的弱關係鏈,信息魚龍混雜,數據失真程度極大。最直觀的體現就是QQ微信上層出不窮的各類騙局:盜號詐騙、微商欺詐……

就連馬化騰也公開承認,微信上最擔心的是社交詐騙。這本身就反映出騰訊無法對社交數據做有效識別過濾,如果以此做為評估信用,偏差之大可想而知。

更何況大部分用戶有同時註冊多個社交賬戶的習慣,然後刻意區分開不同賬號上的行為習慣。

例如:一個生活賬號用來跟家人聯絡,一個網友賬號用以找刺激,一個工作賬號拿來應付老闆客戶……

這麼複雜的場景對用戶的徵信數據來說,是嚴重的汙染。當這些信息彙總合併到用戶真實的金融賬號中時,你覺得哪些算是用戶在消費場景中產生的真實信用數據?

據介紹,騰訊信用分完全是基於用戶的微信與 QQ 互聯網歷史數據,綜合評估得出的。實際上,用戶信用畫像的刻畫中,目前徵信業通用的做法是,社交數據的參考作用不會超過10%,甚至只有5%。對他們來說,社交數據分析出的結果,充其量只能將其作為整個信用報告的補充,作用極其有限。

騰訊力推自家的微信支付服務,也是希望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徵信數據。

社交對徵信數據汙染太大 引發侵犯隱私的次生問題

與數據的可靠性相比,更令人關注的是,社交數據使用的合法性。

從社交數據價值上看,除非去搜集一些朋友圈評論、用戶交流內容等,可用於個人評估的行為紀錄,否則,類似看公號文章、玩小遊戲這樣的社交數據,對徵信的利用價值是極低的。但這樣一來,不可避免就會涉及到用戶隱私的侵犯問題。

比如,一些經常在朋友圈曬產品的微商,通過他們的微信聊天記錄比對,確實可以有效的估評出微商的個人信用,從而減少詐騙糾紛。但這也意味著,用戶聊天記錄會被抓取了,隱私信息被暴露,而任何社交平臺,是沒有權力濫用用戶的信息內容的。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日前就公開吐槽稱:馬化騰肯定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因為他都可以看的,隨便看,這些問題非常大。

此前有報道稱,騰訊信用遲到的原因,就是馬化騰認為需要保護用戶隱私,要求產品停止開發。雖然不能由此斷定,騰訊信用團隊有蒐集用戶社交隱私數據的衝動,但毫無疑問,基於社交數據的徵信,一不留神就會踩到隱私“雷區”。

依據騰訊的表態以及目前微信的產品思路來看,騰訊用於徵信的社交數據獲取路徑是:同一鏈接在朋友圈、微信群、一對一單聊後,所產生的支付交易轉化率,再綜合朋友圈微信群轉單率以及朋友圈點贊量權重,所得出的一個數值。

這樣的社交數據取樣方法,雖然在理論上可以做到脫敏處理,但產品經理會不會為了提高數據的精準性,順便調用用戶數據進行建模?

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有多高?就留給大家評判了。

而且,由於社交數據分散且缺乏結構化,數據蒐集的邊界在哪,很難界定,可以說完全取決於騰訊自己的規則。比如說,擁有多個QQ號是個人隱私嗎?不同QQ用不同背景資料是個人隱私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林林總總。

騰訊為了想收取到有效的徵信數據,不侵犯隱私,實在是難!

目前,騰訊對外解釋稱,用於徵信的社交數據主要是社交關係鏈,騰訊無法獲取任何用戶的隱私聊天信息和細節數據。但在缺乏透明的規則規範背景下,可以肯定,隱私問題必定會成為騰訊在徵信領域無法迴避的挑戰。

一次次重建信用體系,失意的騰訊顯得狼狽不堪

對於騰訊而言,以社交數據徵信也是無奈之舉。由於騰訊缺乏金融及商業基因,雖然坐擁著9億互聯網用戶,但除了社交聊天、遊戲以外,卻無法積累金融或商業數據價值。

近兩年,騰訊力推O2O、線上線下融合、場景化、智慧零售概念。想通過分離一個個小商業場景,來搭建新的信用體系。儘管現在微信在線下支付市場有所起色,並且逐漸接入京東、摩拜等場景,但從大數據徵信層面看,騰訊的金融、商業數據的厚度仍顯單薄。

原因就是:微信只是從支付接口獲得了交易數據,至於這些交易是好是壞滿意與否?騰訊則沒有任何有效工具進行檢測,無能為力。這也就是上邊小新所講的,騰訊未能搭建起自己完善的徵信體系。

目前,騰訊策略是希望加快接入場景,以數據的廣度彌補厚度短板,但前景不容樂觀。

畢竟,信用場景的拓展,需要有強大的to B能力做為支撐。以押金場景為例,要推行信用免押,就要考慮如何幫助商家降低免押風險的問題,比如需要引入商家保險理賠、貸款等等,均需要一整套的to B解決方案。

這些能力騰訊卻並不具備。

此前,馬化騰也承認,公司需要往to B能力方向努力。缺乏to B能力,騰訊信用分只能侷限於小場景應用,很難被大眾商家所接受。

事實上,騰訊也深知自己在信用領域存在短板,對徵信領域也是亦步亦趨。新上線騰訊信用分,只以最普通的公眾號的形式推出,沒有任何微信錢包入口資源。

無論是姍姍來遲兩年,還是產品形態,種種跡象表明,騰訊信用還沒被納入騰訊的戰略級業務。反觀對手芝麻信用,在過去兩年多已經依託信用覆蓋了上百個生活場景,近期更是拿出大手筆——10億元推動消滅押金,這也是擠壓騰訊的市場空間之舉。

騰訊只能靠著微信支付的接口獲取的模糊數據,用手上的商戶信息卡在徵信市場的入門門檻上。未來也難以施展拳腳,有所做為。

現在連騰訊自己都覺得不靠譜,不得不老老實實跟阿里學習,補足toB能力的缺陷。

一眨眼,7年的時間過去了,依託於社交數據的騰訊能否搭建起自家的信用體系,不得而知。

卡在徵信門檻上的騰訊,迷茫踟躇,身上寫滿了狼狽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