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兩重天 2018年消費金融仍前景良好

冰火兩重天 2018年消費金融仍前景良好

眾所周知,一度處於風口的消費金融前幾年一路高歌猛進。據悉,互聯網消費金融從 2013 年到 2016 年交易規模一度從 60億元增長到 4367 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 317.5%。而2017年下半年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拉開對消費金融的整頓序幕,合規壓力下大量車貸平臺也清盤退出。但是剛剛公佈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年報仍不俗,消費金融公司仍受資本青睞,儘管增速放緩但消費金融前景仍良好。

2017年下半年來強監管 合規壓力下大量車貸平臺清盤退出

從2017年6月29日銀監會等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2017年11月21日銀監會發布《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貸公司的通知》,2017年12月1日央行和銀監會發布《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到今年5月4日銀保監會等發佈《關於規範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從網貸平臺禁止校園貸、網絡小貸牌照暫停、現金貸整頓到民間借貸暴力催收行為的規範,消費金融行業逐步得到規範。

對於P2P車貸平臺來說,也面臨合規壓力下的大考。今年5月初,車貸平臺沃時代和泓源資本等相繼清盤,在反暴力催收新規、合規成本上升、業內競爭加劇等因素下,涉車貸業務平臺銳減。根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4月,涉及車貸業務的P2P平臺1741家銳減859家至至882家,目前,P2P網貸行業涉及車貸業務的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僅有332家,佔同期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的比重為17.69%。

消費金融公司業績不俗 仍受資本青睞

然而,儘管面臨行業監管壓力,最新披露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業績依然表現不俗。

據悉,中銀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2017年淨利潤均超過10億元。馬上消費金融2017年淨利潤達到5.78億元,同比增長88倍。三家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扭虧為盈,包括:蘇寧消費金融營業收入3.84億元,同比增長262.26%;淨利潤2.17億元。華融消費金融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750%;淨利潤1.05億元。中郵消費金融淨利潤為6775萬元。

而受益於靚麗的業績表現等,消費金融公司仍頗受資本青睞。近半年來,已有8家消費金融公司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增資。近日馬上消費金融註冊資本將由當前的22.1億元上升為40億元。去年12月11日,華融消費金融註冊資本由之前的6億元增至16億元;去年12月25日,捷信消費金融註冊資本從70億元增至80億元等等。

同時,近日臺灣地區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發起的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獲批成立,法國歐尚集團擬和中國光明食品集團設立歐美髮達國家在中國首家消費金融公司-上海光明歐諾消費金融,則無疑為消費金融行業增添了幾把火。

2018消費金融發展前景良好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未來場景、數據和風控是消費金融行業競爭的關鍵。加上當前國內信貸人口滲透率不足三成和30歲以下年輕人的龐大消費群體,國內消費金融發展前景良好。

今年4月底易觀發佈的《2018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專題研究》中指出,強監管下行業套利空間減少,行業發展重新步入正軌和提高消費效率的初心,預計2018年消費金融場景爭奪將再次白熱化,垂直行業分水嶺將出現。

當前國內消費金融場景日趨豐富,覆蓋率越來越高,包括3C等購物分期、旅遊、教育、家裝、租房、醫美、教育等,各種場景的消費金融業務向垂直細分市場快速發展,場景也將逐步走向細分化和專業化。

比如,國內消費金融、小微金融優質資產服務商中望金服打造的明星產品-中望金服的超人卡就是一款以消費場景為基礎、以優質消費人群為目標客群,集教育分期、旅遊分期、裝修分期、健身分期等版塊於一身的消費金融產品。用戶通過實名認證後即可獲得信用額度,暢享多樣快捷金融服務。額度最高20萬,可循環使用、到期還款後隨即恢復。各大應用市場搜索下載“超人卡”,實名認證並激活後即可獲得相應的授信額度,在線體驗便捷的金融服務。

而提到數據和風控,這正是中望金服超人卡的優勢所在。數據方面,中望金服超人卡在多年行業經驗和自有數據沉澱的基礎上,在公司成立初期進行風控系統搭建和決策引擎上線等基礎設施搭建的同時,即開始與數十家徵信公司、第三方數據公司進行對接和評估。數據抓取、外部數據引入、數據存儲、數據挖掘、模型應用、精細化管理等,把專業嚴謹落實在每一步,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模型應用的可靠性。

風控方面,中望金服超人卡主管團隊成員平均從業時間10年以上、擁有千億級信貸資產審核經驗,團隊主要成員來自宜信公司,自主研發的全流程智能風控系統聞名業界。以自有大數據為基礎,千維數據融合複雜關係圖譜,對借款用戶進行全面立體畫像,提高產品匹配精準度和反欺詐效率,結合美國Sparkling Logic決策引擎系統,進行全流程多維度風險防控,將風險防控落實在每個環節。

中望金服超人卡突破了消費信貸產品的單一功能性,針對不同消費場景和需求,打通連接更豐富的功能模塊,在滿足用戶多樣金融服務需求的同時,也能良性沉澱更多樣化的數據,從而不斷優化風控模型,提升產品體驗和用戶匹配度。

總之,儘管面臨國內互聯網金融的強監管,消費金融行業的合規和風控成本上升,但長遠來看,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加強,利率水準也將逐步降低,未來消費金融發展前景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