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我爲什麼這麼看好東城學區房?

麻寧說:

“五一”小長假告一段落,首先祝大家開工快樂。

“麻範兒”(maningvivian)公眾號此前承諾大家要做一系列買房的話題,今天終於來到了第三期——一線城市買房。這期的推送我們要說的是北京買房,而且是許多人最為關心的學區房。

我沒有買過學區房,但我的閨蜜“辰媽”在這方面可謂行家。她在深入研究了各項政策、請教了多位業內人士、實地走訪了多套房源以後,在東城區買了一套學區房,然後向我傳授心得——假設我兒子將來學業平平,既不特別好也不特別差,那麼這次買房可以讓他在教育上獲取儘可能好的資源。

為此我特地邀請她寫了這篇論據翔實的文章,其實這篇文章她一直勸我私藏的,但是感恩於一直支持“麻範兒”(maningvivian)的你,在五月的開端,一篇好文拿來跟大家共享~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儘管不做新聞很多很多年了,但是新聞課上老師講的一個原則我一直牢牢記在心間:當你們沒有能力去搶頭條的時候,一定記得要去做第二落點。在各區基礎教育入學政策出臺,解讀也出臺之後,今天,我就和你一起聊聊這幾年我對北京市基礎教育的一點感受,和我自己的選擇。

我的孩子是在2016年出生的,在孕期的時候老公總是以鍛鍊身體為名,帶我四處看學區房。我呢,就有一搭無一搭的跟著看。因為我從小是在崇文區衚衕里長大的孩子,上學則一直跟著媽媽身邊上,小學上過培新、東交民巷,中學上過幾天二十五中也上過二中。最後高中終於不折騰了,在五中三年參加的高考。那幾年,人大附還沒這麼強,五中二中每年上清北的還是各自四五十人。所以我一直也沒把孩子的基礎教育太當回事,既來之則安之嘛。但是孩子他爸的焦慮讓我意識到,現在跟我們讀書那年月不一樣了,學區房看起來真的是一件挺要緊的事兒了。那就提上議事日程吧。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接下來就是我對各區中小學階段實力的分析和對教委政策的解讀了。

簡單概括來說:

海淀教育兩極分化嚴重,地圖上越靠近市裡的越好。所以在買學區房這個事情上,並不是“只要在海淀,房子一定好”。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西城教育是有高原有頂峰。記得我在中考報志願的時候,自己設計了幾套志願方案,四中一直是我的第一志願選擇。不過很可惜,差了兩分,沒能圓夢。工作以後認識了不少曾經四中畢業的同事和朋友,他們在格局和思路上都很有自己的特點,換句話說就是很有名校的烙印。老西城的教育是很棒的,小學中學各有特點。在把宣武合併進來之後,通過集團辦校,優勢資源輸出,使得原宣武區的教育水平確實有了顯著提高。

朝陽教育是平原加小尖。作為經濟大區,朝陽這些年可謂是下大力氣狠抓中小學教育,引進了不少外地名校,給人給錢給地。不過,教育行業發展有其自身規律,一個學校從無到有需要十年,從有到強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並非可以一蹴而就“催”出來的。

豐臺教育和朝陽類似,也是平原加小尖的模式。豐臺的好中學就是十二中、豐臺二中和十八中。而最頂級的就是十二中的那個實驗班,全區掐尖的好學生一起學。能上這個班,一點兒不怵四中、人大附。

最後,我們來聊聊東城。由於我個人居住在朝陽區和東城區的交界處,對東城的房源看得最多,下面就從我自己的角度給各位分析一下為什麼要選擇東城的學校。

東城區上學優勢:

1、 東城區有很多次新宜居學區房

,在這一點上,遠超過西城區的老破小。同樣一千萬的房,我們可以看看下圖: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這個房子是2002年的小區,正常兩居帶儲物間,樓下100米是地鐵站,樓下30米是崇文門菜市場,1.5km是龍潭湖公園。而更重要的是,下樓右轉100米就是東城區中考排名穩定在第二到第四位的文匯中學。文匯中學現在是九年一貫學校,也就是買了文匯小學的學區房,那麼孩子未來示範高中的入學率基本能保持在70%左右。同樣在西城的第二到第四徘徊的學校,我們來看看1000萬能買套什麼樣的房子?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1983年建成,我選擇的這套房是西城對標文匯中學的三帆中學,都是隻有小學初中的學校,實際上兩所學校在教學質量上是差不多的。但三帆附屬的裕中小學可並不是100%直升哦。

2、東城區這些年一直嚴格貫徹北京市教委的均衡化原則。在教育集團化上做的最徹底,實際上真的收到了成效。我的朋友因為工作原因見過幾乎所有東城區的中學校長,他和我說,在東城北片,只要你在一個教育集團的範圍內,幾乎就能享受到所有這個學校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他講,實際上大部分的老師之間差距並不大,而好學校和普通校差在哪裡了呢?就差在有沒有學科帶頭人來定每個學期的學習進度和大綱,對於考試是否能夠統一標準。規矩定下來,只要老師們用心講,通常效果都不會差。而東城的教育集團內都是一起備課。所以現在從師資上來看,教育集團內各校差別都不會特別大。

3、那各校之間差在哪裡了呢?其實差的是生源的質量以及學校老師對於教育的投入程度。生源質量這幾年東城確實吃了不少虧,培養了不少好孩子,可惜的是優質生源沒有大比率留在本區,不少好學生去到了人大附這樣的全國名校。但是隨著中產階級家庭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我在這裡下一個推測:未來圍繞二環周邊的學校生源質量會越來越好。因為在不改變現有居住環境的情況下,買一套純投資的學區房是很合算的選擇。而這批家長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會直接改善生源質量,相信學校在四五年後會有更明顯的感受。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4、較之於西城海淀,東城區在中小學教育領域相對低調,但實質上教學質量並不差,而孩子也能更快樂的學習,並獲得一個還不錯的成績。東城區的中小學教育屬於高原,但無頂峰。簡單來說就是在高考中,清華北大少,985,211多。而從我當年被選進東城區奧數集訓隊的經驗來看,學習這碼事兒,也是需要天分的,尤其是最頂尖的那批孩子。曾和一位東城一類示範中學的教學副校長聊天,她說,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學習本身就應該是困難並克服困難的過程。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超常的人,也並不覺得自己能生出一個超常的孩子。所以我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成為一個善良勤勉的人,繼而考上一所還不錯的大學,獲得一份穩定的生活。這就是我對於自己孩子最大的期待。而滿足這種期待的,我現在來看,東城的中小學是不二之選。更何況,真的比西城海淀差嘛?我想只是差在高中吧。別忘了東城的小學可是有:府學、史家、光明、板廠、景山這一群牛校頂著呢。

接下來,我將會簡單說說東城區的學區房該如何購買。因為麻寧給我的字數限制是3000字。學區內各校就不展開分析了,以後有機會再給大家細講。

1、在東城區,九年一貫校通常都不錯。譬如,文匯、五中、一七一、東直門、廣渠門都不錯。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2、 如果新政實施前來不及買房,那麼只能在之後買的話,我給的建議是:買東朝建(東四朝陽門建國門)和東崇前(東花市崇文門前門)學區的學區房。小學都還可以,初中派位簡直無敵,還有九年一貫機會(尤其是東崇前學區,簡直是家住雙井、勁松、百子灣地區家長的不二之選)。

3、 東西城未來合併我認為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對於東城這麼優質的初中小學教育來說一定是個利好。如果真能合併,東城的教學路徑是無敵的。

4、最後再說為什麼買學區房,我來給大家舉個例子。以文匯小學來說,保持現在的教學實力情況下。孩子未來9年都在文匯,之後中考70%左右示範高中的升學率。示範高中的重點率基本在95%以上。也就意味著,孩子踏上文匯小學那一剎那起,他已經有了接近百分之七十過重點線的機會。更何況,這樣一套學區房,最近最低的成交價也只有400萬。400萬買一套東二環的次新房?怎麼算都還挺合適啊。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這裡。我沒公眾號,有事兒可以找我的好閨蜜麻寧。她認識的都是靠譜的人~我也算一個。哈哈。等攢幾天再給各位分片區講講東城的學校啊。有問題也可以提給麻寧,讓她轉發給我。當然,有機會我也會講講我看到的北京基礎教育的未來趨勢。我也期待著有5-10個跟我孩子一樣大的家長能夠成為一個群組,尤其是和我孩子一個學校的家長們。(寫了這麼多有心人應該能看出我選哪裡了吧?)用12年來一起教育孩子。看看能不能造就一波兒優秀的孩子。當然,隨時退出,也隨時進來。總額限定10個吧。如果大家教育理念一致,對這個事兒也有興趣,歡迎在“麻範兒”(maningvivian)公眾號留言。

最後再來一個溫馨提示菜單:通州區未來教育勢頭一定很好,但這幾年,通州區的孩子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潞河中學。別問為什麼。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喜歡這篇文章就贊一下哦!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