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麻宁说:

“五一”小长假告一段落,首先祝大家开工快乐。

“麻范儿”(maningvivian)公众号此前承诺大家要做一系列买房的话题,今天终于来到了第三期——一线城市买房。这期的推送我们要说的是北京买房,而且是许多人最为关心的学区房。

我没有买过学区房,但我的闺蜜“辰妈”在这方面可谓行家。她在深入研究了各项政策、请教了多位业内人士、实地走访了多套房源以后,在东城区买了一套学区房,然后向我传授心得——假设我儿子将来学业平平,既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差,那么这次买房可以让他在教育上获取尽可能好的资源。

为此我特地邀请她写了这篇论据翔实的文章,其实这篇文章她一直劝我私藏的,但是感恩于一直支持“麻范儿”(maningvivian)的你,在五月的开端,一篇好文拿来跟大家共享~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尽管不做新闻很多很多年了,但是新闻课上老师讲的一个原则我一直牢牢记在心间:当你们没有能力去抢头条的时候,一定记得要去做第二落点。在各区基础教育入学政策出台,解读也出台之后,今天,我就和你一起聊聊这几年我对北京市基础教育的一点感受,和我自己的选择。

我的孩子是在2016年出生的,在孕期的时候老公总是以锻炼身体为名,带我四处看学区房。我呢,就有一搭无一搭的跟着看。因为我从小是在崇文区胡同里长大的孩子,上学则一直跟着妈妈身边上,小学上过培新、东交民巷,中学上过几天二十五中也上过二中。最后高中终于不折腾了,在五中三年参加的高考。那几年,人大附还没这么强,五中二中每年上清北的还是各自四五十人。所以我一直也没把孩子的基础教育太当回事,既来之则安之嘛。但是孩子他爸的焦虑让我意识到,现在跟我们读书那年月不一样了,学区房看起来真的是一件挺要紧的事儿了。那就提上议事日程吧。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接下来就是我对各区中小学阶段实力的分析和对教委政策的解读了。

简单概括来说:

海淀教育两极分化严重,地图上越靠近市里的越好。所以在买学区房这个事情上,并不是“只要在海淀,房子一定好”。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西城教育是有高原有顶峰。记得我在中考报志愿的时候,自己设计了几套志愿方案,四中一直是我的第一志愿选择。不过很可惜,差了两分,没能圆梦。工作以后认识了不少曾经四中毕业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在格局和思路上都很有自己的特点,换句话说就是很有名校的烙印。老西城的教育是很棒的,小学中学各有特点。在把宣武合并进来之后,通过集团办校,优势资源输出,使得原宣武区的教育水平确实有了显著提高。

朝阳教育是平原加小尖。作为经济大区,朝阳这些年可谓是下大力气狠抓中小学教育,引进了不少外地名校,给人给钱给地。不过,教育行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一个学校从无到有需要十年,从有到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催”出来的。

丰台教育和朝阳类似,也是平原加小尖的模式。丰台的好中学就是十二中、丰台二中和十八中。而最顶级的就是十二中的那个实验班,全区掐尖的好学生一起学。能上这个班,一点儿不怵四中、人大附。

最后,我们来聊聊东城。由于我个人居住在朝阳区和东城区的交界处,对东城的房源看得最多,下面就从我自己的角度给各位分析一下为什么要选择东城的学校。

东城区上学优势:

1、 东城区有很多次新宜居学区房

,在这一点上,远超过西城区的老破小。同样一千万的房,我们可以看看下图: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这个房子是2002年的小区,正常两居带储物间,楼下100米是地铁站,楼下30米是崇文门菜市场,1.5km是龙潭湖公园。而更重要的是,下楼右转100米就是东城区中考排名稳定在第二到第四位的文汇中学。文汇中学现在是九年一贯学校,也就是买了文汇小学的学区房,那么孩子未来示范高中的入学率基本能保持在70%左右。同样在西城的第二到第四徘徊的学校,我们来看看1000万能买套什么样的房子?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1983年建成,我选择的这套房是西城对标文汇中学的三帆中学,都是只有小学初中的学校,实际上两所学校在教学质量上是差不多的。但三帆附属的裕中小学可并不是100%直升哦。

2、东城区这些年一直严格贯彻北京市教委的均衡化原则。在教育集团化上做的最彻底,实际上真的收到了成效。我的朋友因为工作原因见过几乎所有东城区的中学校长,他和我说,在东城北片,只要你在一个教育集团的范围内,几乎就能享受到所有这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他讲,实际上大部分的老师之间差距并不大,而好学校和普通校差在哪里了呢?就差在有没有学科带头人来定每个学期的学习进度和大纲,对于考试是否能够统一标准。规矩定下来,只要老师们用心讲,通常效果都不会差。而东城的教育集团内都是一起备课。所以现在从师资上来看,教育集团内各校差别都不会特别大。

3、那各校之间差在哪里了呢?其实差的是生源的质量以及学校老师对于教育的投入程度。生源质量这几年东城确实吃了不少亏,培养了不少好孩子,可惜的是优质生源没有大比率留在本区,不少好学生去到了人大附这样的全国名校。但是随着中产阶级家庭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在这里下一个推测:未来围绕二环周边的学校生源质量会越来越好。因为在不改变现有居住环境的情况下,买一套纯投资的学区房是很合算的选择。而这批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会直接改善生源质量,相信学校在四五年后会有更明显的感受。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4、较之于西城海淀,东城区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相对低调,但实质上教学质量并不差,而孩子也能更快乐的学习,并获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东城区的中小学教育属于高原,但无顶峰。简单来说就是在高考中,清华北大少,985,211多。而从我当年被选进东城区奥数集训队的经验来看,学习这码事儿,也是需要天分的,尤其是最顶尖的那批孩子。曾和一位东城一类示范中学的教学副校长聊天,她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困难并克服困难的过程。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超常的人,也并不觉得自己能生出一个超常的孩子。所以我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善良勤勉的人,继而考上一所还不错的大学,获得一份稳定的生活。这就是我对于自己孩子最大的期待。而满足这种期待的,我现在来看,东城的中小学是不二之选。更何况,真的比西城海淀差嘛?我想只是差在高中吧。别忘了东城的小学可是有:府学、史家、光明、板厂、景山这一群牛校顶着呢。

接下来,我将会简单说说东城区的学区房该如何购买。因为麻宁给我的字数限制是3000字。学区内各校就不展开分析了,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细讲。

1、在东城区,九年一贯校通常都不错。譬如,文汇、五中、一七一、东直门、广渠门都不错。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2、 如果新政实施前来不及买房,那么只能在之后买的话,我给的建议是:买东朝建(东四朝阳门建国门)和东崇前(东花市崇文门前门)学区的学区房。小学都还可以,初中派位简直无敌,还有九年一贯机会(尤其是东崇前学区,简直是家住双井、劲松、百子湾地区家长的不二之选)。

3、 东西城未来合并我认为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对于东城这么优质的初中小学教育来说一定是个利好。如果真能合并,东城的教学路径是无敌的。

4、最后再说为什么买学区房,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以文汇小学来说,保持现在的教学实力情况下。孩子未来9年都在文汇,之后中考70%左右示范高中的升学率。示范高中的重点率基本在95%以上。也就意味着,孩子踏上文汇小学那一刹那起,他已经有了接近百分之七十过重点线的机会。更何况,这样一套学区房,最近最低的成交价也只有400万。400万买一套东二环的次新房?怎么算都还挺合适啊。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我没公众号,有事儿可以找我的好闺蜜麻宁。她认识的都是靠谱的人~我也算一个。哈哈。等攒几天再给各位分片区讲讲东城的学校啊。有问题也可以提给麻宁,让她转发给我。当然,有机会我也会讲讲我看到的北京基础教育的未来趋势。我也期待着有5-10个跟我孩子一样大的家长能够成为一个群组,尤其是和我孩子一个学校的家长们。(写了这么多有心人应该能看出我选哪里了吧?)用12年来一起教育孩子。看看能不能造就一波儿优秀的孩子。当然,随时退出,也随时进来。总额限定10个吧。如果大家教育理念一致,对这个事儿也有兴趣,欢迎在“麻范儿”(maningvivian)公众号留言。

最后再来一个温馨提示菜单:通州区未来教育势头一定很好,但这几年,通州区的孩子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潞河中学。别问为什么。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喜欢这篇文章就赞一下哦!

在北京,我为什么这么看好东城学区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