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發制「疾」,生物標誌物檢測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戰線前移!

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

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
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

hs-cTnT檢測優化胸痛患者分診 提升胸痛中心診療效率

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

參與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標準制定的劉峰教授綜合多年經驗總結出胸痛中心建設的七大步驟: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制定管理制度;啟動雲平臺數據庫;建立院內綠色通道;和120急救中心合作實現院前院內救治無縫連接;與基層醫療機構合作實施統一的救治方案合作;進行社區人群教育提高急救意識;建立持續改進機制,評估改進效果。劉峰教授指出:“打造院內綠色通道是胸痛中心建設的核心,通過統一相關科室的標識、指引和時間管理,清晰的救治及STEMI再灌注流程和培訓機制,實現患者救治流程的快速啟動。我們應堅持不斷規範和優化流程、縮短救治時間,持續改進醫療質量。”

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

NSTE-ACS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穩定性心絞痛(UA)。NSTEMI與UA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相似,但嚴重程度不同,其區別主要是缺血是否嚴重到導致心肌壞死。2015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指南和2016中國NSTE-ACS指南均提出,肌鈣蛋白(cTn)是區分NSTEMI和UA的最核心指標,cTn的升高也是鑑別高危NSTE-ACS患者的重要指標之一。

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

2015 ESC指南強烈推薦cTn檢測使用高敏感方法,且檢測結果應在60分鐘內得到。一項基於羅氏診斷Elecsys®高敏肌鈣蛋白T(hs-cTnT)檢測,覆蓋3大洲、9個國家、入組1,282例急性胸痛患者的TRAPID-AMI前瞻性驗證研究顯示,根據ESC指南推薦的判讀流程,77.8%的急性胸痛患者通過間隔1小時的連續2次檢測就可以被快速可靠地診斷或排除診斷[3],[4]

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

NT-proBNP檢測助推中國心衰防控關口前移

作為一種反覆循環入院的疾病,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嚴重表現或中晚期階段,病理生理學機制複雜,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花費高的特點。當前我國仍面臨著心力衰竭危害嚴重、診療不規範及管理形式嚴峻三大挑戰。為提高心衰綜合防控水平,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衰學組與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聯合啟動中國心衰中心建設和認證項目。通過組建多學科管理團隊,推行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模式,中國心衰中心實施以心衰指南為依據的規範化診療和患者長期隨訪管理。

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
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先发制“疾”,生物标志物检测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控战线前移!

通過hs-cTnT、NT-proBNP等具有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的生物標誌物在臨床的普及應用,幫助心血管疾病實現可防可控,在遏制發病率上升的同時降低患者死亡率,對未來中國心血管疾病防治事業具有重要意義,也將成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

參考文獻:

[1] Terkelsen CJ, et al. JAMA. 2010;304(7):763-771.

[2] 中國胸痛中心總部網站

[3] Reichlin et al (2012). Arch Intern Med 172:1211-8

[4] Mueller et al :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5] Ponikowski P, Voors A A, Anker S D, et al. Eur Heart J. 2016 Jul 14;37(27):2129-2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