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識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三種思維誤區

金融知识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种思维误区

金融知识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种思维误区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近年來百姓耳熟能詳的“政策”之一。“政策”是否落實到位,備受各界關注。

那麼,什麼是實體經濟?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內涵又是什麼?

實體經濟是與虛擬經濟相對的一個概念。比較容易理解的表述是,實體經濟是指各種物質、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流通以及直接為此提供勞務的經濟活動,它涵蓋了所有物質、精神產品生產與流通和勞務的各個環節。這些環節之外的經濟活動則被歸入虛擬經濟之列。後者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以“錢生錢”為主業的經濟活動,既包括股票、債券、外匯等傳統金融資產,也包括由金融創新所派生和組合的各種衍生金融工具。

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提法的興起,大致可歸因於人們對美國次貸危機的反思。次貸危機暴露了美國金融與實體經濟嚴重脫節的缺陷,向國際金融監管發出了一個強烈的警示,即國民經濟發展必須立足於實體經濟。2011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由此開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表述幾乎成了所有金融政策、文件及各類報告的“標配”。

目前,無論實務部門、政府部門,甚至一些學者都會用一種最簡單實用的辦法來評價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高低,那就是:實體經濟有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長,如果沒有,那肯定是金融服務沒有跟上;金融機構注入實體經濟的資金有沒有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或者說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有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實體企業存在融資難就是金融服務低效的表現。

這種似是而非的簡單思維,或許就是金融行業屢屢被推向輿論風口的原因。實際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並不完全取決於金融,還與實體經濟本身運行的效率密切相關,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更為關鍵。因此,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問題上,需要突破認知上存在的三種思維誤區。

誤區一:實體經濟發展乏力,就是因為金融支持不力?

誠然,金融是經濟的命脈,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但實體經濟的發展困境並不能簡單歸因於金融支持不力。實體經濟發展的好與壞,金融僅是外因,歸根結底還是實體經濟自身是否健康。如果實體“虛不受補”,金融之“藥”再好也於事無補。

總體上,我國注入實體經濟的資金是並不少,無論從整個市場的流動性還是銀行信貸供給看,市場並不缺錢。但充裕的貨幣資金並沒有激發實體經濟對商品和服務的有效需求,也沒有被用於真實的財富創造,這就是物價指數並沒有走高而經濟不斷下行的原因。實體經濟“虛不受補”或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當前,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問題的積澱,如以往過度擴張、盲目投資造成的攤子過大、難以為繼的問題,也有新常態下經濟轉型升級對落後、過剩產能的擠出效應;既有外部市場需求萎縮,導致訂單減少,開工不足的問題,也有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成本壓力;既有產業層次低端所導致的定價話語權弱、盈利空間被壓縮,也有匯率波動等因素形成的財務風險。在資金面上,總體表現為有效信貸需求不足,企業投資意願較低。所以,實體經濟缺的並不是錢,而是缺效益。面對實體經濟的困境,不應習慣性地從金融領域找原因,更不應將金融視為實體經濟乏力的“替罪羊”。

誤區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就是提供資金支持而已?

毋庸置疑,金融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就是提供資金融通,但這並不是金融服務的全部內涵。

實體經濟要維持持續運轉,除了資金週轉需求外,還需要有便利的交易方式支撐,需要有適宜的途徑瞭解市場需求信息、資金成本信號,還需要掌握面對複雜市場變化的風險管理手段以及內部管理手段。而這一切都需要金融的支持。

金融為實體經濟而生,金融的功能也是圍繞實體經濟的持續運轉而不斷衍生。可以說,金融演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進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過程。正如諾貝爾獎得主盧卡斯所言,“金融隨實體經濟需求的引導而發展,當實體經濟有需求時,金融就自然而然發展起來”。

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化,金融服務的功能也在不斷拓展,服務的重心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在融資中介方面,金融服務的功能逐漸由微觀的閒置資金調劑、資金借貸中介提升為宏觀上對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功能。在支付清算方面,從滿足實體經濟交易順暢便捷的基本需求向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方面提升,即通過適當的結算工具、理財產品設計為實體企業節約財務支出、增加收益;而服務的領域也逐漸由國內向國際拓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跨境結算等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在信息諮詢方面,除了傳統的資金價格信號功能、市場需求信息揭示等,金融還可以為企業間的併購重組、企業“走出去”戰略等提供信息服務。在風險管理方面,金融可以為實體企業提供各種避險工具,幫助企業實現風險分散和風險轉移。

可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是多維度的,不應將眼觀侷限於資金。如果片面地強調金融提供資金的功能,而忽視其他功能,很容易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簡單化為無條件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如果依舊將金融服務的視野侷限於資金支持,則既不利於客觀全面地評價金融服務的效率,也不利於金融本身的創新發展。

誤區三:融資的渠道除了貸款,就只有發債和上市?

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應該是多維的,除了間接融資、直接融資,還有一個往往被我們忽視的視角,那就是內源性融資,即企業自身的積累。我們在談到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的時候,往往更多地強調要從間接融資拓寬到直接融資,卻忽視了企業自身的積累。

這種融資理念導致的一個後果是,我國實體企業的槓桿率過高,過度融資、過度對外擔保幾為中國企業之常態。由於企業的負債率過高,償債壓力大,導致企業資金鍊特別脆弱。這或許也是近年來困擾整個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資金鍊”和“擔保鏈”問題的原發因素之一。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資金錯配問題,實際上也與企業內源性融資能力弱密切相關。

所以,在實體經濟融資問題上,我們應該突破間接、直接融資的“二元”慣性思維,更多地關注企業內源性融資能力問題。這或將是解開當前實體企業“擔保鏈”困局的根本之手。

金融知识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种思维误区

金融知識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三種思維誤區

我們提供資金和項目的平臺服務

金融知识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种思维误区

請長按此二維碼關注我們

金融知识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种思维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