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更願意和什麼樣的女人建立親密關係?或許我們一直都想錯了

男人更願意和什麼樣的女人建立親密關係?或許我們一直都想錯了

我記得當年在漫長相親路上摸爬滾打的時候,聽到過很多建議,如何讓男人青睞自己——除了有穩定工作以及儘可能漂亮之外,被提到最多的應該就是賢良淑德、溫柔、善良等等了吧。

在婚戀市場上還有一個很普遍的說法是:帶著孩子的女人不好再嫁,帶個男孩兒就更難嫁。

在這種輿論和社會觀念的導向下,似乎女人們都自覺不自覺的按照他們所認為的男人的喜好來生活,對男人的依附感很強。不僅僅是普通女性,甚至很多經濟能力強大,比丈夫厲害很多的女人也不例外。我記得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一個月薪過萬的女人,因為丈夫外遇,竟然要拉著女兒一起跳樓。而他的丈夫不但不是什麼精英人物,反而只是一個沒有固定收入,懶惰濫情的渣男。

也許很多女人都覺得吸引男性的是女性特有的溫柔可人,善解人意,但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說起當下相親市場上,最容易吸引男性的女性的性格特點卻讓人很感意外:男人們往往更容易傾心於那些獨立、自信、友善、熱情、不自私、使他們放鬆的女性,而女人們一直以來以為男性喜歡的善良、過度溫柔反而是最不討人喜歡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女性有沒有孩子、未來打不打算養育孩子都不是男性選擇伴侶最終考慮的因素。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離異女性為了將來再嫁,把孩子留給了前夫,或做掉了自己的孩子——出於現實的考量,也許這樣的做法也情有可原,但這樣的做法真的能為自己帶來幸福嗎?內心暗流湧動的負罪感和不安,又該如何安放呢?做出這樣的犧牲好讓自己有人收,和婚姻、家庭的初衷已經完全違背了,這一生還能得到真正的寧靜與幸福嗎?

生活中很多未婚女性不自覺的按照自以為的男性的標準改造自己,但也許這樣做並不會讓他們得到更多尊重與愛,相反,會讓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夫妻關係出於卑微和弱勢的一方。這樣的女性也許可以看看電影《隱藏人物》,這部電影裡三位傑出的黑人女科學家在事業上的拼搏與鑽研暫且不提,我們單隻說說她們對待婚姻和男人的態度。

電影的女主角之一凱瑟琳,是一位丈夫早逝、在NASA做計算員的單親媽媽,她在母親的幫助下一力養育著三個女兒。在一次活動中,凱瑟琳邂逅了高大英俊的軍人約翰遜,凱瑟琳本來對約翰遜傳遞的信號抱有好感,但當約翰遜無意間說出,不知道為什麼NASA會請女人做計算員的時候,凱瑟琳正色回應了約翰遜,並中斷了和約翰遜的交往。而約翰遜在意識到自己的觀念錯誤之後,誠懇的向凱瑟琳道歉,並且懷抱敬意和熱情重新追求。最終約翰遜依靠十足的誠意和鄭重的道歉贏得了凱瑟琳的心,她終於成為了約翰遜夫人,兩個人幸福的生活了五十多年。

不只是後來的丈夫,凱瑟琳去世的丈夫也曾經在凱瑟琳命運的轉變中起到重要作用。現實生活中,科學家凱瑟琳雖然在數學領域天賦異稟,並在學業上獲得了成功,但因為六十年代的種族隔離制度,她在考上研究生後,學校生活飽受不公正待遇,這讓凱瑟琳心灰意冷,她決定早早結婚,並過了一段家庭煮婦的生活。但是凱瑟琳心中對數學與科學的熱愛並沒有熄滅。當機會來臨——NASA需要招聘大批計算員的時候,凱瑟琳的丈夫堅決支持妻子去挑戰這個機會。正是這次應聘,改變了凱瑟琳的命運,使她成為美國航天史上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女科學家,甚至影響了NASA的發展,被譽為“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NASA”。試想當初如果機會來臨的時候,凱瑟琳甘心放棄自己的夢想,為了家庭繼續做自己的家庭主婦,而丈夫也不支持她的夢想,不鼓勵她去應聘計算員,也許凱瑟琳的命運,甚至美國航天事業都將是另一番模樣。

凱瑟琳沒有驚人的美貌,也沒有唯男人的馬首是瞻,她有的是剛強的個性,熱愛的事業,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她正應了女性所有讓男性傾心的特點:獨立、自信、熱情,而在這種性格特質下,她吸引並贏得了男人的支持、傾心與一生的守護。

走過了近四十年的人生道路,雖然不是閱人無數,但就我個人的經歷見聞來說,現實生活也遵循了這樣的客觀規律:那些自我意識很強,獨立自信的女人,大都婚姻質量很高,幸福感很強,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努力的女人光芒四射;而為了婚姻和感情低到塵埃裡的女人,很多生活的艱難而壓抑,她們在的價值在不斷的妥協退讓中消耗殆盡,整個人變得暗淡無光,雖然為家庭付出很多,但卻換不來男人的尊重與感恩,甚至很多成為“抹布女”。這也許就是人性的荒誕之處吧,但細想下來也不能稱之為荒誕——一個人只有熠熠生輝,才能讓人視若珍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