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還是要走自己的路

其實,中醫是一種實踐醫學。個人以為無論什麼理論,都是應該以實際療效為前提,而推論出的。在重理論,輕實際,還是重實踐,輕理論之間,筆者還是更傾向於後者。所以,筆者認為,無論何人用何種方法,來解釋疾病,或解釋用藥,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應該看療效。在療效中積累經驗,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快的捷徑。甚至很多人根本都不懂太多中醫理論,在臨床中一樣可以大展拳腳,對某一類疾病,一樣收穫很好的療效,師承、祖傳或秘方,都有這個特點。

也就是,療效才是一切醫論的基礎與前提。而這種療效,是需要日積月累的臨床摸索才能積累起來的。是需要有不斷的自我糾錯,自我改正,自我學習的過程。有些人認為學習中醫理論比較難,在我看來,臨床經驗的積累才是更難的,這也是解釋了為什麼“老中醫”往往更吃香的原因了。

因此,想學好中醫,中醫基礎理論共通的部分,是需要掌握的,而且每個學中醫的人,所學習的也都是大同小異。而真正到了實踐當中,由於每個人對中醫理論的理解,中醫文化的理解,由於就醫環境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時代的不同等等諸多不同因素影響,也就註定了學習中醫的人之間,會存在必然的差異性。這種中醫之間的差異性,是天然的,也是沒有辦法消除的。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這是中醫的特點,也可以說是中醫文化的特點。

瞭解了以上中醫學特點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每一位學習中醫的人,所要走的路,都是相似的。但是,每一位從事中醫的人,又必然會各不相同。每個人修行的路,都不會相同。我們在學習諸多中醫著作時,儘量博採眾長,吸收精華,為我所用也就夠了。至於,諸多著作當中,所存在的諸多差異,甚至相牴觸的觀點,則是中醫學科裡客觀存在的,既避免不了,也逃避不了,我們只能從錯綜複雜的理論當中,繁瑣的醫案中,儘量的感悟學習。這一半需要勤奮,而另一半則需要天賦,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學習中醫,要靠“悟性”的原因。

因此,學習中醫的路,前半程大家可以攜伴同行,而後半程,則必然孤獨!

學中醫還是要走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