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再造電商入口,但「商品搜索」真能解騰訊的燃眉之急嗎?

微信再造電商入口,但「商品搜索」真能解騰訊的燃眉之急嗎?

微信再造電商入口,但「商品搜索」真能解騰訊的燃眉之急嗎?

1、搜索模式不適合做電商。

3、在全球任何市場上,電商都是搜索引擎最大的廣告主,從戰略上來說電商和搜索引擎,是客戶或者合作伙伴關係。

Google在電商領域的嘗試則更值得借鑑。2014年9月,Google宣佈與一系列零售企業和電商網站合作,推出新項目「AdSense for Shopping 」,這個理念與亞馬遜的Product Ads有點相似,即允許零售商在谷歌平臺推銷自己的產品,展示可以鏈接回零售商自己網站的廣告。

Google此時的目標非常清晰,那就是將流量進行更為有效的變現,但亞馬遜在數字廣告市場的迎頭趕上卻不得不讓這家搜索引擎巨頭產生警覺。今年3月,Google進一步公佈了一項名為「Shopping Actions 」的新計劃,並宣佈與包括Target、沃爾瑪、家得寶、好市多等在內的多家零售商合作,讓用戶能輕鬆通過Google Assistant 和Google Search 等平臺,將其有意向購買的商品添加到Google Express「通用購物車」中,從而促成下單與購買。

微信再造電商入口,但「商品搜索」真能解騰訊的燃眉之急嗎?

Shopping Actions讓消費者在Google Express平臺和Google Home等智能語音助手上搜索產品時,可以直接在Google上查看,並且不會被重新定向到零售商的電商店鋪。而在消費者端,Google則提供獨立的購物車,無論消費者是在哪家零售商購買的東西,都可以在這個購物車裡進行結賬,從而簡化線上消費體驗。很顯然啊,這是Google聯合眾多零售平臺壓制亞馬遜的「合縱連衡」之舉。

當然Google 並不是要變成一個電商平臺,其主要目的還是通過精簡互聯網用戶的購物流程,讓更多用戶使用Google 搜索商品而不是亞馬遜。事實上即使彼此作為數字廣告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Google同樣也接入了亞馬遜的服務。

微信再造電商入口,但「商品搜索」真能解騰訊的燃眉之急嗎?

微信再造電商入口,但「商品搜索」真能解騰訊的燃眉之急嗎?

為什麼「商品搜索」還無法給市場帶來新增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