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鄉起步在文學路上永不停歇——記著名作家鄭彥英

從故鄉起步在文學路上永不停歇——記著名作家鄭彥英

一位作家開玩笑說:"鄭彥英還讓不讓我們活了?在這麼多領域都那麼身手不凡。"

  1953年6月26日,鄭彥英生於陝西省禮泉縣阡東鎮新莊村,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系一級作家。曾任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省文學院院長,現任河南省文聯副主席。出版長篇小說《從呼吸到呻吟》《拂塵》等6部,作品集《太陽》《在河之南》《鄭彥英詩語焦墨畫--鄉村模樣》等12部。被搬上銀幕的電影劇本《秦川情》等3部,被搬上熒屏的電視劇《石瀑布》、《彭雪楓將軍》等7部。散文集《風行水上》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另有30餘部著作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社科人文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以上文學獎。

  受老師影響走上文學路

從故鄉起步在文學路上永不停歇——記著名作家鄭彥英

  鄭彥英從小生長在黃土地上,這裡天高地闊,生活幾近艱辛,人卻很樸實。他走上文學道路的原因也很奇特:"我上小學的時候,我的老師愛寫小說,寫完了讀給我父親聽。父親和老師都是我很敬畏的,所以我立在燈影外面他們看不到的地方聽,一次又一次地聽下來,我才知道世界上除了男耕女織之外,還有如此美好的事情,於是就下決心做這美好的事情。很久很久以後,我才知道,我這位老師的小說一直沒能發表,但在他的影響下,我走在文學的路上,一直沒有停歇。"

  鄭彥英是當代文壇"觸電"較多的作家之一,被搬上銀幕的電影劇本有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秦川情》,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天鼓》和《皇家尼姑》等3部;被搬上屏幕的主要電視作品有20集電視劇《石瀑布》,15集電視劇《風鈴》,上下集電視劇《郭維淮大夫》,上下集電視劇《如果有來生》和20集《彭雪楓將軍》等7部。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河南省省管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在寫作中激動並快樂著

從故鄉起步在文學路上永不停歇——記著名作家鄭彥英

   2010年10月,鄭彥英散文集《風行水上》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專家認為,《風行水上》中的散文無論在內容上,還是文體上,對於當代散文創作來說,都具有創新意義。作者調動了他作為小說家的一些寫作技巧用到散文上,如講究敘事的故事性、懸念、動作性細節,掌握敘事節奏,讓文本好看,引人入勝。作品竭力追求表現生命原生態的豐富性和粗礪感,儘可能地保持住特定環境下的氣味、色彩、感覺、情景,讓現場感、質感、生命的鮮活感更為突出。另一方面,儘可能保持作家自己的當時當地的真實感覺,以強化真實性和感染力。各篇文章涉及鄉土、動物、植物、環保、人物等方面,筆墨自由,情趣盎然。

  鄭彥英這樣表達他對漢文字的熱愛:"在我的幼年時期,我就對漢文字產生了發自內心的崇敬。這種崇敬直接促成了我對學習的不斷努力和上進。如今,漢文字已經成了我安身立命之本。在日漸喧囂的塵世裡,我讓自己安靜下來,我要用我熱愛的漢文字,表現出我眼中和心中真正的世界。我嘗試過多種表現方式,歷經數年,最後發現,完整地記錄、表現生命感覺的原生態,會讓我在寫作中激動並快樂著。這種激情和快樂,滋潤著文字,也滋潤著我的生命,並期待著去滋潤讀者的眼睛和心靈。"

  母親是他心目中的故鄉

從故鄉起步在文學路上永不停歇——記著名作家鄭彥英

   離家近四十年,已年屆花甲的鄭彥英對故鄉一往情深並訴至筆端。父親去世後,他將母親接到他居住的鄭州。母親腰椎不慎受傷,鄭彥英侍奉床前,孝心切切。他常常陪母親散步,喜歡聽母親敘說老家的陳年舊事,家長裡短。他喜歡吃母親做的菜面,母親做面他砸蒜。他怕母親"心慌",鼓勵年逾八旬的母親拾起年輕時的愛好,做布藝工藝品和刺繡,並將母親做的手工藝品在網上推出,今年春節前,老家禮泉縣的文化局長到鄭州,專程去拜訪了鄭彥英的母親,看到母親做的工藝品,大為讚賞,說在關中道上,沒有幾個人能做出這麼好的民間工藝品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夏挽群和河南省民俗專家程建軍看了母親的工藝品後,以行家的眼光說出了母親工藝品的傳承渠道為三秦,並肯定地說:"你是真正的民間藝術家。"隨後,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為他的母親頒發了"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家資格證書。"

  鄭彥英說,母親眼裡滿透著興奮。而他,在母親的興奮中,心裡很滋潤!

  學畫養生妙處自在心中

從故鄉起步在文學路上永不停歇——記著名作家鄭彥英

   長期寫作使鄭彥英的體質漸漸下降,為了養神健身,他拾起了從小跟母親學習的繪畫。從事文學工作多年以後,再拾起繪畫,似乎容易一些,正像西漢劉安所說:詩畫本一律。但鄭彥英認為,既要做,就要做自己獨特的,宋人陸游的文章最忌百家衣就是這個意思。於是他下決心走自己的路,哪怕是條很小的路,也是自己的路。2006年,在中央號召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中國郵政總局從《鄭彥英詩語焦墨畫--鄉村模樣》中選取了民俗部分最有特色的幾張,以2007年賀年卡的形式,成套出版發行。作家們認為,文與畫相配,樣式鮮活,更增加了文字魅力,畫家們則認為,鄭彥英詩語焦墨畫是典型的文化。這是中國第一位作家的成套名信片。

  古代的文人講究琴棋書畫,文章自在不言中。鄭彥英說,他自知不如古人,但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文人,妙處自在心中。

從故鄉起步在文學路上永不停歇——記著名作家鄭彥英

鄭彥英(1953年6月26日——)男,陝西省禮泉縣人。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獲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是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學院院長。 出版長篇小說《從呼吸到呻吟》《石瀑布》《等6部,小說集《太陽》等11部,散文集《在河之南》《風行水上》等4部,並有書法繪畫集《鄭彥英詩語焦墨畫——鄉村模樣》。

從故鄉起步在文學路上永不停歇——記著名作家鄭彥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