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悲情牌”銷售滯銷農產品是在消費網友愛心

打“悲情牌”銷售滯銷農產品是在消費網友愛心

江德斌

打“悲情牌”銷售滯銷農產品是在消費網友愛心

就在上個月,筆者也購買了兩箱“臨猗滯銷蘋果”,還在朋友圈、同學群等轉發推薦,帶動更多人參與活動幫扶果農。如果不是臨猗縣政府主動揭露“悲情牌”,很多人還被矇在鼓裡,不知道這是不當營銷行為,還會誤以為自己在做善事,花錢購買滯銷蘋果,幫助當地果農脫困。可誰曾想,所謂的“滯銷”是虛構事實,視頻、圖片均拍攝於2016年以前,有的還採用“擺拍”方式,刻意營造果農的貧苦形象,以博取網友的同情心。

而且,從媒體調查的情況看,類似打著“悲情牌”搞滯銷農產品營銷的還有很多,甚至不少商家的宣傳圖片都一樣。諸如菠蘿、鮮筍、檸檬、甜瓜、枇杷等,均是同一名“滯銷大爺”的照片,儼然成為一種電商營銷套路,乃是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藉機消費網友愛心牟利。由於“滯銷大爺”的形象非常符合大眾心目中的悲苦農民,配之圖文並茂的相關解說,猶如一顆“催淚彈”,令人產生傷感情緒,所以傳播效果極好,起到了拉動銷量目的。

時下電商競爭非常激烈,商家為了推廣產品、提高銷量,需要絞盡腦汁搞各種活動,吸引網友購買消費。按照電商平臺和法律規定,商家營銷要遵守相關規則,如實發布商品信息,保持信息的真實透明,不得欺騙消費者。可是,打著“悲情牌”兜售滯銷農產品的商家,卻存在故意隱瞞事實、捏造虛假信息等行為,實則是在搞商業欺詐,且冒用“滯銷大爺”的照片,涉嫌侵犯個人肖像權,需要接受懲罰和賠償。

打“悲情牌”銷售滯銷農產品是在消費網友愛心

近年來,各地因受災、產量過大、銷路不暢等因素,造成農產品滯銷的情況時有發生,各地政府、媒體、企業、慈善機構等,均採取過網絡宣傳的方式,發動全國愛心網友購買,幫助菜農、果農賣貨解困。這樣的現實例子很多,藉助網絡的力量,效果也很好,很快就將滯銷農產品賣掉了。由此,部分電商平臺特意開辦電商扶貧頻道,幫助各地農民上網銷售農產品,以改變舊有的銷售模式,打通農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阻礙,減少滯銷現象。

可是,這樣的幫扶方式,卻被部分商家看上,將其改頭換面,大打“悲情牌”做為促銷利器,則就令幫扶變味成賣慘營銷了。如此,不僅無法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農民、果農,反而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令網友對此類幫扶行為產生質疑,影響到其它正常的幫扶脫困活動。可見,對於此類賣慘式的“李鬼”,平臺、監管部門應採取措施,將其清理掉,以免干擾真正的李逵。

打“悲情牌”銷售滯銷農產品是在消費網友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