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張獻忠廟

文化人對張獻忠印象惡劣,其實張獻忠對文化人情有獨鍾。張獻忠的實際形象,是多面而複雜的。

張獻忠(1606—1647),字秉忠,號敬軒,陝西延安府膚施人。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早年的張獻忠也是個讀書人。據計六奇《明季北略》記載,張獻忠家裡比較有錢,上學讀書讀書也很早。在一次,張獻忠與同學之間起了紛爭,張獻忠的脾氣比較暴,怒起一拳,竟將該同學撲殺了。這事後果很嚴重,張家為此賠光了家財,父親盛怒之下將其趕出了家門,張獻忠從此改混社會,後成為著名的農民軍首領。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張獻忠起義圖

桐城是著名的文化之鄉,也是重要的戰略要地。現在的安徽省會是合肥,清代的安徽省會是安慶,桐城即在這新老省會之間。

明崇禎八年至十五年(1635—1643)間,張獻忠曾六次率兵攻打桐城縣城,但都沒有成功。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桐城

崇禎八年,張獻忠的大隊農民軍兵臨桐城,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義師”。一個老農攔住幾名兵士,向他們傾訴自己的苦難,民軍的一個小頭目對老農說:“哎呀——你既然那麼苦,何必活在世間?”順手一刀,把老農殺了。

張獻忠造反缺的就是人手,為什麼竟要殺人呢?因為這樣的人太多了,一點都不稀缺,張獻忠隊伍中比較緊缺的是文化人。桐城的文化底蘊太深厚,張獻忠需要在這樣的地方蒐羅文化人。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戲劇

計六奇《明季北略》記載:桐城的樅陽鎮,有個文士叫陳石舫,張獻忠到桐城時抓到了陳石舫。被張獻忠抓到的桐城人很多,被殺的也很多,但“文人多不殺”。正因為如此,有關的張獻忠的細節因這些文人的著述,得以流傳後世。

張獻忠最信得過的人,就是文人。《明季北略》載:張獻忠“所宿之外,第一層,以所掠文士旋繞居之,呼為相公。第二層,令女子居之,呼為美人。第三層,使醫士居之,呼為大夫。第四層,書吏等居之。第五層,勇士固守營門。”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張獻忠像

張獻忠的住處戒備森嚴,跟張獻忠住得最近的,便是這些文化人。

跟這些文化人住在一起,張獻忠考慮的也不盡在安全感。要幹大事,沒有文化人的參與肯定是幹不成的,這個道理張獻忠相當清楚。《明季北略》載:張獻忠“若見文士,則詢其策略,或當意者,即授之職,賜以符合,使攻取城邑。如無所能而欲還鄉者,輒殺之;所掠士子,知為本邑人,晝則與之飲食,命婦人承事,似見寵侍。”

桐城文士陳石舫等被抓到營中後,張獻忠親自召見,“有文且才者,即留中。” 張獻忠曰:“豈有文人無用之理!”但是,陳石舫執意不肯。這種情況下,陳石舫被拉出去砍頭。陳石舫命大,沒有被殺死,後來便將自己的經歷記了下來。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張獻忠年畫

歸到張獻忠旗下的桐城文人,應該不少。1744年,張獻忠在四川稱帝,國號“大西”,稱“大順”元年,任命的宰相即是桐城人。《明季北略》載:張獻忠“以桐城江某為宰相、成都所屬鄉紳嚴某為吏部尚書、江某為禮部尚書。”這幫大順朝的骨幹,都是一些文化人。至於“桐城江某”究竟是誰,地方史料沒有記載。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戲劇

張獻忠圍攻桐城時,還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九月初十,為張獻忠的生日,桐城地方民眾搭起戲臺為之祝壽。舞臺兩側,掛著紅底金字的兩副壽聯,一則是:“天上命明君,曾見黃河清此日;人間壽新主,爭似嵩嶽祝千秋。”張獻忠與民眾,都快活不已。《明季北略》載,張獻忠的祝壽大戲共有三出:“第一演關公五關斬六將,第二演韓世忠勤王,第三演尉遲恭三鞭換兩鐧。”

張獻忠桐城祝壽大戲的對聯相當有文采,不知是否出自後來的宰相江某的手筆。桐城歷史上出了很多宰相,明代有宰相何如寵,不過是位副宰相(內閣群輔)。清代出了“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知名度很大。還有一個張若靄,即張英之孫、張廷玉之子,同樣算宰相。一門三宰相,都沒有江宰相傳奇。

張獻忠始終沒有攻下桐城縣城,最後帶頭遺憾去了湖北、四川。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最傳奇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江宰相!

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