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全程录音无须用户授权

空姐遇害案发生后,为减缓国人对乘坐网络车的安全担心问题,滴滴出行对顺风车业务进行整顿。包括司机接单前需要人脸识别;合乘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外显头像全部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等,让公众对乘车的安全性放心;取消了夜间接单功能,22点之后截止凌晨6点的订单将不被受理等,以提高顾客尤其是女性乘坐网约车的安全。

网约车尤其是顺风车的安全问题,确实是国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空姐遇害案的发生,也使得网约车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凸现出来。为此,就连交通部有关领导也明确表示,保障乘客安全是网约车规范发展的底线。如果安全性得不到保证,那么网约车也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因此,滴滴出行对顺风车业务整顿措施的出台是很有必要的,尽管有关整改措施非常严格,但基于安全的考虑,严格是必须的。

而在推出相关整顿措施的同时,滴滴出行还就两个国人关心的问题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滴滴出行表示,为更有效解决司乘纠纷、安全问题,是否应对网约车行程进行录音,是否允许不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犯罪(例如侵犯著作权罪)的刑满释放人员成为网约车司机或者顺风车车主。对于第二个问题意见应该是不难统一的。而对于前一个问题,也即进行全程录音的问题,在国人中存在一些分歧。

网约车全程录音无须用户授权

当然,这种全程录音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但在安全性面前,隐私问题必须服从安全性的需要,没有什么问题比安全性更加重要。在对待网约车全程录音这个问题上,就应像对待酒驾一样,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这不仅是保护乘客安全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司机安全的需要。毕竟顺风车、网约车司机的安全同样也是一种安全问题。

不过,在对行车时进行全程录音这个问题上,有几个细节问题是需要处理好的。毕竟安全问题无小事,把细节问题想得周到一些,或许更有利于出行的安全。

一是,乘客上车后,必须明确告之全程录音事项,同时提醒乘客,顺风车、网约车并非私人空间,因此在行车的过程中,尽量在谈话中不要泄漏个人隐私事宜。

二是,平台公司及司机要尊重乘客的个人隐私,要对乘客的个人信息保密,不得向第三方提供乘客的个人信息。包括打车时的全程录音,也需要定时进行集中销毁,这也是保护乘客安全的一种需要。

三是,在全程录音的问题上,平台公司有必要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甚至是进行合作。毕竟这不仅涉及到个人的隐私问题,也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甚至包括对全程录音的销毁,还有可能涉及到将来破案的证据问题,至少在证据保存问题上,要与公安机关保持一致。所以二者之间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