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滴滴顺风车,在过去几个月鲜被提及的敏感词汇,终于是在最近被计划重开,一轮又一轮的热议,再次将网约车推上了风口浪尖。

就在滴滴宣布将于11月20号在7个城市重新上线市内中短途(50公里以内)顺风车服务的同时,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网约车安全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部分网约车企业比传统出租车具有更高安全性,交通事故亿公里死亡率比巡游出租车低26%。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报告显示,在经历多次大事件后,滴滴、神州、首汽等网约车公司,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安全体系。

滴滴2019年在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将超过20亿元,各级安全工作团队已超2500人;

Uber把2018年定位为“安全”年,扩充公司安全组织,设计安全功能;

神州围绕“安全和服务”,制定了3大核心标准和17项基本标准。

也就是各位现在使用网约车在行程前确认司机及车辆信息,行程中可以一键报警,行程后回访提问等一些类动作,让网约车的安全属性在大数据上超过了传统巡游出租车。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可在我们谈论网约车安全性的同时,是否忘记了,大量从事网约车服务的司机,并没有通过正式培训,没有正式编制,甚至是刚拿驾照不久的新手呢?更别提各大网约车公司是否为其购买了保险等相关保障?

网约车如何一步步成为习惯?

回想几年前,你第一次用手机APP打车的原因是?

普遍来看,多数人第一次乘坐网约车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时间地点可控,避免高峰期无法打车;

优惠大,一折优惠券漫天飞舞;

服务好,打破出租行业垄断。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比出租车更好的服务,更可控的时间,更低的价格,让网约车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

而在这些背后,需要大量的网约车和司机的支撑,当时阿里、腾讯以及各大财团各种融层出不穷的原因,最后在各种砸钱大战后,阿里支持的滴滴最终胜出。所以才有了“用钱砸出出行习惯”的说法。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滴滴总融资超过200亿美金,而这其中大部分用作了前期司机及乘客的补贴。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还记得你为什么注册滴滴司机吗?

“注册滴滴司机,跑2单补贴100元现金。”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种宣传。

现身说法,当时笔者看到的甚至是“注册成功后,前2单补贴100元,后3单补贴200元。”

最终通过一张二维码,上传了驾照、身份证以及朋友的汽车,成为一名光荣的滴滴车司机。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当然,最后确实拿到了几百块补贴,并且在“抢单”过程中,发现补贴高得吓人,2倍、3倍甚至是4倍的奖励,能让你在一天短短几小时的跑单中收获几百块/天的收入,更高者甚至单月几万块营业额也没有问题。

这种大量的补贴,让“全民司机”不再是空谈。

也是这样的诱惑,让无数人开始从事专职网约车司机,可是当补贴过后,回归正常营业状态的网约车,并没有让这些人一夜爆发。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还记得前两年的报道吗?某地做搬家生意的“城中村”,短短几天内全部卖掉货车转型专职网约车司机,被称为“滴滴村”,结果在补贴结束后收益大不如前,卖掉小车买不起货车,买得起货车却已经被网络搬家公司抢走了大量业务,单价也被压缩得无法经营,最终只能回老家。

强烈冲击下,出租车行业的阵痛

在网约车诞生这几年中,改变的是乘客的出行习惯,打造了一个新的行业,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但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却是无比巨大。

“简直没法跑了,实在不行我也只有去跑滴滴了。”

这是优步和滴滴大战时期,笔者从出租车师傅口中经常听到的感叹。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彼时几乎人人都打网约车,“空车”二字已经不再是出租车拉客的标准,“运气”才是这单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过往出租车繁荣景象早已瞬间成为泡影,自有停车场里停不下来的闲置出租车只能低价出售或租用停车场。

“车子是公司的,不用出钱,至少社保给你买起在撒,我去开滴滴,社保就要自己交了。”

在说起为什么不转行网约车的时候,一位师傅的回答道出了真相。

能看到,目前国内几十万上百万网约车司机,几乎没有正规公司,更不要提五险一金的问题了。就连车都是自己给钱买的,算上车辆磨损和商业保险,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此外,被多次提及的“规费”,一位出租车师傅是这样说“滴滴还不是要抽成,一天下来也差不多和我们交的份子钱一样。”曾几何时,全国出租车也组织过集体罢工等手段,可不少出租车师傅也看得明白,虽然收入不如前,但基本的福利保障还是有,而网约车在这一块几乎是空白。

“现在还可以,换了这种充电的车,本钱少了,单子也比之前好多了,算下来还行。”

从今年开始,全国多地出租车开始陆续更换纯电动车,加上目前网约车高额补贴早已成为过去,出行价格与出租车相差无几,让坚守在出租车行业的师傅们的压力小了很多。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能看到,网约车一度被称做对出租车行业毁灭性的冲击,甚至有人扬言出租车将成为过去,可现在看到的是出租车行业的转变,车辆的更换,服务的提升,以及网约车在价格上的优势不再,让出租车行业与网约车正处于两分天下的状态。

大量问题暴露,网约车的本质是什么?

回到现实,如今有没有优惠券,已经不再是乘客是否打车的重点;有没有高额补贴,已经不再是司机是否出车的原因,习惯成自然,但历史遗留问题开始暴露。

最大的事件,就是让滴滴顺风车直接下线的那次。

这类安全问题到底是归属于顺风车,还是应该归属于整个网约车?

据统计,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有8066万人通过网约车获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958万人。虽然在这项调查数据中显示的很多不是专职网约车司机,但专职网约车司机的数量依然是个庞大的数字。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可正如之前提到的,在网约车刚兴起时,注册网约车司机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特别详细的个人资料,车辆是否归属于司机也不用审核。

而这里所说的注册简单,包含了快车和顺风车,并且快车司机也能接顺风车单,也就是说,安全漏洞并不是只在顺风车这一块。

时间回到网约车大量流行之前,已经不少人通过网络预订顺风车,只是当时还叫搭车/拼车,范围很小,多数是同一小区或同片区的人,车主以此减少费油支出,乘客以此减少出行支出,并且这种顺风车还会形成长期固定的顺风车交易,安全性相对较高。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2016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规定,

“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鼓励并规范其发展”。

而网约车最初的属性正是顺风车,只是因为需求无限增加,最终将出租车的事儿也顺带干了,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直接给干成了一种新兴行业。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也就是说,网约车的初始动机,其实是顺风车,如果非要论安全,所有私家车主组成的网约车都不安全。

新时代的出租车,让网约车回归本质

正如前文提到的,随着网约车的冲击越来越大,出租车行业的转变迫在眉睫,已经不少地方出租车行业开始转型,通过提升服务来赢回市场。

从网约车的的趋势来看,网络约车不失为新时代出租车的出炉,这也是提升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

那新时代的出租车到底是什么样的?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网络背景下,传统巡游的方式应该得到升华,至少是在叫车模式上,不应该再仅限于街边招手停,多样化的叫车方式,能够让司机更加精确接单,减少闲散时间,让乘客精确把控通勤,减少等车的时间。

提升乘坐舒适度,不仅限于车内环境,更重要的是司机培训,让出租车行业更像是服务类行业。

其实已经有很好的例子了,就是类似于曹操专车、神州专车、神马专车这类网约车,以公司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车辆由公司提供,聘请专业司机并定期培训,通过更好的服务抓住客户,并且有正规化的管理。

这应该是新时代出租车应有的样子。

网约车or出租车,没有私家车才是真的“网约车”?

反倒是类似滴滴、首汽等聚集了大量社会司机的网约车平台,应该回归网约车最初的属性——顺风车,除了节能减排这样的大目标之外,同时也完成了节省出行成本需求。

当然,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