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曰“世有史官,以司典籍”,請問史官的由來及其歷史是什麼?

小刺蝟的吉他聲


人類自創造了文字以來,在祭祀中就出現了專門負責文字收集整理的人員,最初的史官大致就是由此演化而來,他們負責收集朝庭和民間留傳下來的各種文字材料,編輯成冊。讓人類的歷史得以傳承,併為統治者提供信息資源和經驗教訓。隨著人類不斷進化,思想水平不斷提高,對知識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歷代積累下來的文字資料也越來越多,就出現了專門從事這項工作的官員。那時從事這項工作的官員地位是很低下的,相傳老子就是從事書籍管理的下級官員。那時的統治者更多關注的是物質財富的掠奪,對文字書籍等精神領域的管轄並不是十分嚴格,士大夫階層的知識分子出現許多專門從事思想研究的學者,他們著書立說宣揚自己的思想,湧現了一批傑出的思想家。特別是春秋時代,真是百花齊放,百子爭鳴,人們的思想非常活躍,奔走於各個城邦宣傳說教,逐漸形成了幾大派別: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縱橫家、陰陽家。他們為統治階級出謀劃策,並將自己的學說用文字記錄下來,這就形成了最初的史書。





浸潤在歷史的長河中


未讀過?說來聽聽?


振明72


史官:負責如實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對文化,歷史的傳承有重要的影響。

初步確立,由兼職轉到正職

  • 黃帝時期就確立了史官制度,由倉頡等兼任。或許是黃帝實現統一後為了向後世昭示自己的豐功偉績,特做記錄。
  • 夏商時期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史官分為左右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周朝則更加細化,《周禮·春官》記載周王室設有五史: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史官功能的細化,使我們能更詳細的瞭解當時的社會狀況。

“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劉知幾•史通•

近一步的發展和完善

  • 秦制漢隨,同置太史令,負責記錄,著名的有司馬談、司馬遷父子。漢武帝時期增設女史,負責記錄皇帝起居,如《禁中起居注》。
  • 東漢因史官功能重疊,班固以蘭臺史令著史。三國兩晉時期,亦對史官進行分化,名稱有變,職責不變。
  • 唐代設計了專門的史館,集中修史,唐太宗時期,以宰相監修史事,使史官制度規範化。以後各朝在此基礎上增減,宋朝因重文抑武的國策影響,文化繁榮,機構最多:國史院、實錄院、起居院和日曆所,各司史職。元明時期由翰林院掌史,清朝在以翰林院掌國史的基礎上,增設國史館、實錄館掌纂修事,以起居注衙門掌起居之事。

對史官的要求和影響

  • 史官要如實的記錄君王的一言一行和國家的各種事項,不論好壞,秉筆直書。而君王總是想把好的一面留給後世,這就造成了史官和君王的對立,無形之中增加了做史官的風險。後世史官大部分以司馬遷為榜樣,直書其事,不掩其瑕。

"夫所謂直筆者,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於褒貶,不書無損於勸誡"——劉知幾•史通

  • 史記剛剛做成時,漢武帝要求觀看,觀看的後果是:“因為指出了景帝、武帝的過錯,武帝怒而削去。”為規避風險和保證記錄的真實性,漢晉規定:人主不得躬自觀史。奈何這種局面被李世民打破,導致魯迅發出了:自太史公以後“中國史書便成為帝王將相的家史學”的感慨。

史官制度從無到有,從兼任到專職,許多史官做到秉筆直書,不懼威壓。為後世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也為文化的傳承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