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韓信是如何走上敗亡之路的?你是怎樣理解的?

老王頭談歷史


這個問題大家要耐心的看一看, 對於劉邦來說,韓信永遠是他的心腹之患,韓信功高蓋世,活著對他就是危險,當韓信要求當假齊王時,劉邦心裡便已經動了殺機,於是劉邦遇到了一個機會開始對韓信步步緊逼。

在韓信當上楚王的第二年,有人舉報韓信謀反,這次謀反根應該是誣告。因為韓信這個時候沒有任何理由要反,他做楚王做得也挺滋潤,回到自己家鄉,他幹嘛要反。

劉邦拿到這份舉報信以後覺得是個機會,至少是敲打敲打韓信的機會,於是他就上朝把這個舉報信拿出來給大家看,有人舉報韓信在楚國謀反,大家看怎麼辦?異口同聲說,發兵,滅了他,活埋了那小子。書上說法是“擊而坑之”。劉邦並沒有輕舉妄動,劉邦跟陳平商量,陳平,你看這個事怎麼辦,陳平說:請陛下想一想,您的兵比韓信的兵精嗎?劉邦說,那不如。那麼請問陛下,您的將比韓信的將強嗎?那不如。陳平說,那就對了,那你兵不如人家精,將不如人家強,你現在發兵去打人家,不是逼著人家造反嗎?人家可能本來不想造反,不反也得反。劉邦說,是啊,但是也不能這樣不了了之。陳平說,四個字,秘密逮捕。劉邦說,怎麼秘密逮捕?陳平說,我們歷來有一個規矩叫天子巡狩,就是做皇帝,做天子可以到諸侯各國去巡視一下。陳平說,臣請陛下南巡。於是陳平和劉邦就定下了南巡,定在南巡期間秘密逮捕韓信的計劃。

劉邦之所以要實施秘密逮捕韓信的計劃,主要考慮到韓信畢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況韓信將兵多年,在軍中有一定威望,多少也有些心腹,驟然殺了韓信,也許會引起兵變。所以劉邦對於自己能不能戰勝韓信沒有一定的把握。然而,就在這時,韓信自己卻犯了一個關鍵性的錯誤,這個錯誤直接把他送上了斷頭臺。

  那麼韓信犯了一個什麼錯誤呢?劉邦南巡當然是公開的,要發詔令的,通知全國的。韓信接到通知以後,慌了,莫名其妙地就慌了,說這個皇上突然南巡是怕衝我來的吧?那他來了以後,按制度、按規矩,我應該到國境線上去迎接,是去還是不去呢?我如果去,他把我抓起來怎麼辦?我如果不去,那他肯定認為我謀反,這個事情不好辦。

這個時候有人就他出餿主意,說你可以帶著一顆人頭去?誰的人頭?鍾離眜.這個人是項羽手下的一員大將,在楚漢相爭的時候多次打敗劉邦,劉邦對他恨之入骨。項羽兵敗以後,鍾離眜就逃到了韓信這裡,因為他們都是楚人,是老鄉,就藏在韓信家裡。這個時候就有人出餿主意了,你把鍾離眜的人頭帶去見皇上不就沒事了嗎?韓信想,好像也是,於是韓信就去找鍾離眜,要借他一顆人頭用用。

  鍾離眜這個時候非常傷心,我是覺得你韓信是朋友,是哥們兒,是靠得住的人,是一個厚道的、仁慈的、講義氣的人,我才來投奔你,沒想到你要把我賣了。他嘆著氣說,韓信,韓信,你要想想清楚,劉邦為什麼不發兵打你,是因為我鍾離眜在這個地方,他知道,他一旦發兵來打你,我會挺身而出帶兵去迎戰的。現在你把我的人頭拿去了,下一個要取的人頭就是你脖子上的。然後拿出寶劍架到脖子上說,你不是個厚道人,自殺了。

  韓信的這個決策完全錯了,有什麼錯誤呢?有三點錯誤。第一,賣友求榮,在道德上輸了一招棋。我們要知道,韓信和劉邦這個時候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劉邦感謝他,畢竟韓信是立下了蓋世奇功嘛;另一方面劉邦又猜忌他,韓信畢竟是功高蓋主嘛,所以劉邦才把他齊王的軍權奪掉,由齊王改為楚王,那意思也就是希望他能夠就此安分守己,得到一個善終就罷了。而韓信這個時候一方面覺得劉邦對自己還算厚道,雖然齊王變成楚王了,畢竟還是衣錦還鄉。但是從另一方面也是有些抱怨,覺得自己的功勞沒有得到足夠的犒賞,所以他們的關係是非常微妙,就劉邦而言,還是很想把這個刺頭給拔了,但是下不了手。

  為什麼下不了手?劉邦並不是一個喜歡殺功臣的人,他和勾賤也不一樣,他也知道勾踐和文種大夫的故事,也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死”這個典故,他也不想背上這個惡名。但是現在不要緊,為什麼?韓信已然由功臣變成了小人,出賣朋友的小人,按照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小人,人人得而誅之,小人是可以隨便殺的,殺小人在道德上是不受譴責的,韓信在道德上輸了一把,這是第一。

  第二,討好獻媚,在心理上輸了一招棋。韓信殺鍾離眜,拿鍾離眜的人頭去見劉邦,意圖很明顯,就是巴結討好劉邦嘛,因為劉邦恨鍾離眜嘛。那麼你去巴結他,說明你什麼呢?說明你理虧呀,你如果不理虧的話,你幹嘛要去巴結他,說明你自己不把你和劉邦放在平等的地位,你自己矮了人家一頭,心裡犯怯,底氣不足,理不直,氣不壯,不坦蕩,你的心理上就輸了一把。這是第二。

  第三,主動投降,戰術上又輸了一招棋。劉邦沒說要怎麼樣,也沒有處分你,也沒有派人來抓你,他只是要南巡一下嘛,他來看看你不行嗎?怎麼著了嘛!你怕成這個樣子,你主動跪下來,仗還沒有打,你就下跪了,你還打什麼仗,這是不是戰術上又輸了一把。

  韓信就拎著鍾離眜的人頭去見劉邦,劉邦哪裡會因為你送來這麼一份禮物就不抓你了?來人啊,抓起來。立馬就在國境線上逮捕了韓信,然後把韓信扔在自己的車上,回去了,不南巡了,回京師。於是韓信在這個時候,在車上說了這樣一句話,“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忘;敵國已破,我固當烹矣”,說這句話。我就是你的狗,我這個狗也該被你煮著吃了,我活該嘛。劉邦說,少廢話,你以為你謀反的證據不足嗎?回去說話,帶回京城。

但是劉邦並沒有殺韓信,因為韓信這個時候謀反沒有證據。說韓信謀反的舉報八成是誣告,這個劉邦心裡也很清楚,你在建國之初沒有任何證據,你就把這樣一個功臣殺掉,肯定是不行的。劉邦也很聰明,先把他關著,殺殺他的威風,滅滅他的志氣,然後宣佈,大赦天下。所有的犯人我都赦免了,韓信也赦免了,不過你畢竟是有問題的,楚王不能當了,降兩級,淮陰侯,淮陰是韓信的家鄉。王以下是公、侯、伯、子、男,降兩級,留用,以觀後效,但是不能“之國”。就是你不能到你的封地去,留在京城聽候差遣,厲害吧。從此韓信就變成了淮陰侯。所以司馬遷的《史記》,韓信的傳叫《淮陰侯列傳》。

韓信並沒有因為出賣朋友,而保全自己,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滅亡。此時的韓信,其實已經是劉邦手裡可控制的一粒棋子,要殺要剮任有劉邦處置。但此時的劉邦不但沒有處置他,還封他為淮陰侯,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韓信最後走上了絕路呢?

  我們先來看看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之後的表現,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以後非常不痛快,稱病不朝,長期請病假,當然了,這個病也有兩說,病嘛,可能有一點,打了那麼多年的仗,風餐露宿的,還不能落點病,什麼風溼關節炎之類的,什麼胃潰瘍之類的,估計會有一點。另外有心病,鬱悶嘛,不痛快,不高興,生悶氣,心裡有一點。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覺得上朝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為什麼?因為他本來是王爵,因為我們知道,古人上朝是按照官位大小排隊的,叫做列,王、公貴族是一列,侯、侯爵、大夫,將軍這些是一列,韓信本來是高級的那一列的,把他降到低級那一列去了,就像坐飛機,本來是坐頭等艙的,給降到經濟艙去了,他就覺得很沒面子,只是想想看那些坐經濟艙的低級的行列裡面都站些誰啊?羞於為伍,所以他不上朝,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騷不斷。

  有一天,韓信閒著沒事,七逛八逛的,逛到了樊噲家裡,樊噲也是漢初的風雲人物,也是漢初的一大功臣,但是樊噲這個人厚道,一看韓信來了以後,撲通跪下來,表示歡迎,說大王居然肯來光臨小臣的寒舍,感到無比地榮幸,因為樊噲也是封了侯的。韓信說什麼,哈哈哈哈,哎呀呀,我沒想到,我韓信落到和樊噲這種人來往。什麼話嘛?樊噲是什麼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當年鴻門宴上不是樊噲出來,劉邦命可能都沒有了,鴻門宴的故事我們都知道,項羽請劉邦吃飯,說要殺劉邦的,派了一個叫項莊的人舞劍,準備一劍刺到劉邦身上,叫“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時候是樊噲挺身而出,用自己能吃,能喝,豪言壯語震住了項羽,使項羽沒有了殺心,才救了劉邦的一條命,是劉邦的救命恩人,你跟他為伍怎麼就丟人了,不合適說這個話。這倒也罷了,大家也知道他委屈,冤枉,發發牢騷,大家哈哈笑笑就算了,可是他這個時候又往絕路上走了一步。

  漢十年,陳豨拜為鉅鹿守,有一個叫陳豨的人被封為鉅鹿郡的太守,這個時候叫郡守,叫太守是後來的事情,來向韓信辭行,韓信就跟他在院子裡散步,韓信就拉著陳豨的手在院子裡散步說,陳豨,我能跟你說兩句心裡話嗎?陳豨說,請指教。韓信說,陳豨,你知道你現在去當郡守的地方是什麼地方嗎?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而且也是個軍事力量很強的地方。你去了以後一定會有人告你謀反,這個是經驗之談,韓信一當楚王不是有人告他謀反嘛,反正那個時候只要你有兵權,你又是在一個重要的地方,反不反都有人去告,有人告你謀反,等到第一次告你的時候皇上可能不相信,第二次又有人告你的時候皇上就會將信將疑,第三次又有人告訴你謀反的時候,我們皇上一定是勃然大怒,帶兵去打你,你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與其被逼得造反,不如你自己策劃好了先反他一下子。陳豨老弟如果決計在鉅鹿造反,兄弟我為你做個內應。陳豨說,好,就這麼說了。於是到了鉅鹿以後果然就反了,自稱大王,果然劉邦一怒之下,自己帶兵去討伐陳豨了,留下呂后、劉盈、蕭何鎮守京師。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我們這個系列講座前面一開始就講到的那一幕,就是韓信準備把監獄的人放出來去攻打皇宮,擒拿或者謀殺呂后。這個時候呂后就採納了蕭何的建議,騙韓信說,前方傳來捷報,皇上在邊境大勝,群臣都要進宮去祝賀,你雖然現在是生病,但是這樣的大事,你也勉勉強強地要去祝賀一下。於是韓信就去祝賀,於是就被擒拿,就被呂后殺死在長樂宮鍾室。

  一個戰功顯赫,為大漢王朝的建立曾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最終也沒有逃脫“功臣末路斷頭顱”的悲劇。公元前196年,就在漢高祖劉邦帶兵討伐鉅鹿郡守陳豨時,呂后以韓信“判亂”為名,將他殺死在長樂宮鍾室。


凹凸花開


韓信(公元前231年一一公元前196年),淮陰人(今江蘇省淮陰縣),死於漢宮鍾室(五風樓)。享年35歲。西漢王朝開國功臣,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早的軍事家,被後世尊稱為“兵仙”、“神帥”,歷任:相國、楚王、淮陰侯。西漢時期三傑(蕭何、張良、韓信)。與彭越、英布並稱漢初期三大戰將。

韓信走上敗亡的主要原因應是集權統治者意願一一政治需要。

一、西漢建立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杆舉行反秦起義,各地紛紛加入反秦暴政統治。公元前208年,項梁、項羽召集農民起義,緊跟著劉邦也率軍起義。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消滅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攻佔秦都咸陽,立西漢。

公元前206一一202經過四年的楚漢戰爭,以項羽自刎於烏江身亡,才告結束。西漢王朝也是以此作為象徵,成為真正的統一國家,劉邦(漢高祖)。而公元前206年一般都定為兩漢時期。

二.漢高祖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措施

漢初,高祖即位不久,他叫謀士陸賈探究秦亡的原因和歷代興亡教訓。陸賈對漢高祖說:“秦措暴眾、用刑太極”,因而導致,“敵人眾多,天下逾亂”。最主要的是“集權分散”。於是,高祖採納他建議。且把同姓親族子弟分封為王。這才是導致韓信走上敗亡的真實原因,請看:

(一): 韓信功勳(虜稅、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殲殺龍且、垓下破項羽致使烏江自刎),韓信原為項羽部下,由於不受項羽重用(夏候嬰推薦後,只封拜治粟都尉),不滿現狀。後投靠劉邦軍隊,期間也曾出現過類似之前情況,以及“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傳說和“登臺拜將”等等,今且不做詳談。

漢高祖如果拋開韓信,也許不可能奪取楚漢戰爭的勝利(至少沒有那麼快消滅項羽)。下面主要分享幾個重點戰役:

首 先,公元前(206年8月),楚漢戰爭進入初級階段:歷史上著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破三秦的典範,(韓信命士兵假修棧道,暗地裡自己帶兵,越秦嶺,攻陳倉),而迫使章邯率軍從廢丘倉促率軍馳援陳倉;途中被漢軍擊潰;重摺回廢丘、好峙又於壤東、好峙兩地再次被措敗,致使章邯部被圍殲廢丘。然後,破關中而平三秦。此役協戰將領有曹參,樊噲兩將為先鋒。取得對楚開戰的初步勝利。

(二)、井陘口之戰和南下垓下之戰

公元前(204年),韓信在今河北井陘以東,井陘口,對趙軍指揮戰鬥,以出奇制勝的戰術滅了項羽分封的趙國。此役中,韓信只用不足的3萬劣勢兵力,背水一戰(置士兵於死地,不戰也死,戰也死,的心理戰術,從而達到鼓舞士

氣的戰例),奇襲趙營,一舉殲滅了號稱強悍的趙軍軍隊共20萬兵力。斬趙主將陳餘,活捉趙王歇,滅了趙國。此役為漢高祖最終結束楚漢戰爭,統一全國,奠定了戰略優勢。

垓下之戰公元前202年,楚漢爭霸已進入決定性階段。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微靈壁南)漢軍對楚軍以絕對優勢,向項羽部以殲滅戰的形式(十面埋伏),進行戰略決戰。劉邦掛帥,韓信、彭越、英布、樊噲、劉賈、陳平各將領,謀士張良、蕭何等各路漢軍共計40萬軍將士,對只有10萬士兵的楚軍實行桶式圍殲。主力韓信中路先鋒,左路孔熙,右路陳賀,劉邦和周勃跟進斷後。初戰,韓信略有不利,揮軍後退,誘惑楚軍進攻。左右兩路夾擊,後路和韓信再掉頭反攻,楚軍退守。韓信再次利用攻心術,使楚軍士兵丟槍棄甲,出城逃離或投降。迫使項羽只帶幾百號人馬,星夜出城逃離,後被劉邦5000餘精兵逼項羽於烏江自刎身亡。持續4年之久的楚漢爭霸戰宣告結束。

從以上可以看出韓信功高蓋漢。正因如此,劉在冊封韓信從相國後,為了鞏固劉氏江山,遂步設計陷阱,置韓信於死地,先以謀反之罪,遂步降職。(相國>夏候嬰),誘使韓的情緒和行動被套入所設置好的套路中,然後由蕭何設計誘入五風樓而殊殺,且殊連三族。

劉對韓的殊殺,並非韓有罪,而是採納陸賈之策,為了江山,排除異姓,而導致韓信走向敗亡的歸宿。韓信的一生,歷戰無數,上面只分享較為重點三役。亮點:就是將謀並存,很多戰例都是兵家典範。他還與張良共篇兵書。弱點好功高傲,也就是這點才引火燒身。

自古以來,權力之爭都是生死殊鬥。如“杯酒釋兵權”都是為了帝位的牢固,最後兔死狗烹。

劉邦曾這樣評價韓信: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國士無雙,功高無二”。


偷間閒談


大家好,我是漫談文史八卦,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韓信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的開國名將,與張良、蕭何併成為“漢初三傑”,幫助劉邦立下汗馬功勞,但他最終功高蓋主,被呂后害死。

韓信是如何走上敗亡之路的?且聽我細細道來。

一、為劉邦制定爭奪天下的方略

韓信先投奔項羽,不受重用,之後又投奔劉邦。最初,劉邦也沒有發現韓信的才能,只讓他管理倉庫,韓信覺得前途渺茫準備逃走。蕭何瞭解韓信的才能,於是月夜追回韓信,並且向劉邦極力舉薦韓信。劉邦隆重地 拜韓信為將。韓信向劉邦分析了項羽有勇無謀、坑殺降兵、吝嗇賞賜等缺點,又指出劉邦善用人才、與民為善等優點,併為他提出向東進攻的方略。

二、功高震主

韓信被拜將後,他先後滅魏、破趙、降燕、定齊,幫助劉邦搞定了他的大部分對手。韓信滅齊後,以齊地民心未穩為由向劉邦上書,請求做齊地的代理王暫時管理齊地,而當時被項羽圍困在滎陽的劉邦認為“ 你作為臣子不但不來救被圍困的主上,反而想當齊王,思想很有問題”。劉邦為了穩住韓信,讓他去攻打項羽,就派張良去封韓信齊王,但懷疑的種子已經在劉邦心裡種下

三、不聽蒯通之言

齊國失利後,項羽派人遊說韓信反漢,韓信斷然拒絕。謀士蒯通勸說韓信,說他又震主之功,會招來殺身之禍。韓信猶豫不決,自以為給劉邦立下汗馬功勞,劉邦不會虧待他,沒有聽從蒯通的建議。

四、慘遭屠戮

項羽在垓下之圍兵敗自殺,

劉邦馬上就剝奪了韓信的兵權,封他為楚王。漢王六年(前201),有人向劉邦密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謀,說天子要來遊覽雲夢澤,讓諸侯去陳地相會。等韓信到達陳地,劉邦讓人把韓信綁起來,後來卻沒有殺他,封他為淮陰侯,留居京城。從此韓信明白自己招忌,常常稱病不出。

漢高祖十年(197年),韓信部下陳豨起兵造反,劉邦去平叛。呂后和蕭何密謀,偽報陳豨已死,在韓信前來祝賀時派人抓住他,說他謀反,把他處死在長樂宮,並誅三族。

總結:韓信為人不拘小節,不懂得低調做人,因為自己立下大功就驕傲,引起劉邦及他人的猜忌,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如果他能學會張良的急流勇退,或許會跳出“狡兔死,走狗烹”的怪圈。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小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教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