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張良、韓信、蕭何的後代子孫的境遇如何?

小小棣


張良,韓信和蕭何被稱為“漢初三傑”,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劉邦的大漢江山,就沒有劉邦的這個皇帝。

那麼張良,韓信和蕭何的子孫的境遇到底如何呢?

我們一個一個的來說。

先說最好說的一個韓信,因為韓信是被呂后殺死的。

所以,在韓信被殺之後,他的家族全部被滅了。

因為韓信被滅族的時候,他們家的情況全部給抹掉了,以至於我們到今天都不知道韓信的妻子是誰,韓信的兒子是誰,似乎韓信天生就是一個孤兒。

因為韓信是被滅族的,所以,他也就沒有了後人。

基於這種情況,關於韓信的後人,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下面我們說蕭何,蕭何在劉邦稱帝之後,被劉邦破格提拔成了大漢的宰相。並且蕭何是鞠躬盡瘁,累死在宰相的職位上的。

蕭何生前是被封為了酇侯,所以,他的長子只是繼承了他的酇侯的爵位。

蕭何的兒子,在朝中並沒有擔任高官,用蕭何的話說,就是他的後人都比較沒有出席。

這通過蕭何死之前的一番話可以看出他的兒子確實不行。

在蕭何當宰相的時候,他經常買郊區的房子,很多人不理解。蕭何畢竟是大漢的宰相,可以說他想買哪裡的房子,就能買。

可是,當別人問他的時候,他就是不說原因。直到蕭何死的時候,他才說出緣由來,他告訴別人,自己之所以買郊區的房子,而不是買市中心的,是因為他怕自己的兒子守不住,畢竟市中心就是那麼大,很多權貴都想在市裡買房子。

萬一蕭何把房子買在了市中心,別人也看上了這塊地,他的兒子又沒本事,肯定就會被別人搶走的。

所以,為了不至於讓自己的兒子無家可歸,他只好選擇郊區的房子買了。郊區比較偏遠,沒有達官權貴看上那裡的房子的。

不過蕭何的後人還算不錯,整個漢朝這個酇侯的爵位都是有他的後人擔任的,即使王莽篡權的時候,也沒有改這一點。


張良在劉邦當皇帝之後,被劉邦封為了留侯。之後張良就退出了朝野,但是,張良的兒子張闢疆到了朝中做事。

漢惠帝的時候張闢疆就在漢惠帝的身邊當了一個侍從,官職也不大。但是,那時候張闢疆只有十六歲。

到了漢惠帝死的時候,張闢疆發現呂后只是幹吼,但是不流淚。

他決的這件事有蹊蹺,事後張闢疆就找到宰相陳平,問陳平有沒有注意到呂后的不正常?

陳平說注意到了,但是,他明白呂后為何會這樣?

這時候年齡只有十六歲的張闢疆告訴陳平說他知道。

他告訴陳平,看來你們這一群功臣要倒黴了。呂后之所以只哭不流淚,就是因為她只有這一個兒子,如今她唯一的一個兒子死了,她怕你們這些大臣們功高蓋主,不服從她的管理,所以,為了繼續掌管朝政,她只好對你們這些功臣下手了。

陳平有點驚恐,他問張闢疆,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打消呂后的惦記呢?

張闢疆告訴陳平,只要你們讓守護長安城安全的南北軍,交給呂后的侄子呂產,呂祿來管理,那麼你們就安全了。

因為只有呂后的家族掌握了軍權,她才能感覺到安全,只要呂后覺得安全了,你們才能安全。

陳平按照張闢疆的指點,去告訴呂后,說,想把護衛都城安全的南北軍交給她的侄子掌管,呂后聽了果然很高興,以後她在哭起兒子來就開始流淚了。

你看這就是張良的兒子,雖然年齡小,但是絕頂的聰明。

張良死後他的留侯的爵位,被長子張不疑世襲。

可是,張不疑在漢文帝的時候犯了死罪,被削奪了留侯的爵位。張不疑只好傾盡家產贖命,願為一守城更夫,留侯家族自此不顯。


史學達人


(1)張良。

張良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張不疑:襲留侯爵。漢文帝的時候因為犯法,削爵除國。

二兒子張闢疆:這個兒子很聰明,呂后的兒子漢惠帝死的時候,沒有眼淚。張闢疆跟丞相陳平說,您知道為什麼太后不哭嗎?陳平問為什麼,張闢疆說,皇帝死了卻沒有成年的後代,太后怕您這些老臣。如果您請諸呂進宮掌權,拜他們為將,太后必然心安,您也可以免禍了。陳平從其計,呂后果然安心。

當時他才15歲,所以很多人懷疑這是張良教他兒子的,弔詭的是,如此聰明的小天才在歷史上就這樣冒了個泡,然後就神秘的失蹤了---在歷史上失去了記載。他怎麼樣了?做了什麼官?做了什麼事?沒有任何記載。考慮到他的父親張良如此威名赫赫,他本人又這麼聰明,但是卻在這之後竟然沒有留下一點記載,太不尋常。

在張良孫輩之後的後代,無法準確考證了,不過老張家後代興旺,很多張姓族譜裡都把張良作為祖先。

(2)蕭何。

蕭何的後代也很多,子孫綿延不絕,光是他的爵位,就一直沿襲,到了東漢仍然在尋找他的後人襲爵,蕭何的後代是待遇最好的,西漢東漢的皇帝都對其給與了名聲和實質性的待遇。

(3)韓信。

韓信被誅殺,歷史上也沒有留下關於他的後代的任何記載。


師明禮




張良,韓信與簫何,在一生的亂世創業中,唯有韓信不肯奴顏媚骨,漢朝的建立,有韓信不可磨滅的貢獻,劉邦的漢朝,沒有韓信,也只能半壁江山,韓信雖然被殺,精神是永存的。



韓信生五子,漢朝初定,運籌帷幄的韓信知道劉邦不可能讓人同富貴,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在所難免。韓信秘密發展一支軍隊,派手下67名大將,在長子韓升的帶領下,駐紮在鴨綠江邊,10萬精兵,在漢朝建立的第二年,韓升以民間武力形式,佔領高麗國。

至此,韓信後人建都青瓦臺,以韓為國姓,稱韓國。


張良曾經和虞姬兄長虞如意為摯友,霸王別姬時,張良派人救走虞姬,張良雖有妻妾,卻無子嗣。辛苦半生,居然絕後,據師父黃石公把脈,張良屬於死精。直到與虞姬相見,張良心潮澎湃,相親相愛,死精居然被激活,沒有想到虞姬為張良生一對雙胞胎女兒,

張良仰天長嘆【天無絕良之路】,為二女起名張雅張惠。



史書中記載,張良遠離紅塵,尋仙訪道而去。張良一生與韓信惺惺相惜,韓信被害,自己愛莫能助,心中暗暗同情支持韓信後人。

把自己的兩個女兒許配韓信長子韓升,成為並蒂蓮皇后,張良和虞姬一起去了高麗國,與韓信五個兒子團聚。



蕭何對韓信,有知遇之恩,關係非同尋常。伴君如伴虎,蕭何無力改變韓信的結局,心中不忍,韓信死後,蕭何大哭【我雖未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蕭何生下四女一男,兒子發育不良,生下來腦殘,七歲而死。只剩四個女兒,大女兒二女兒,與韓信的二兒子韓剛,三兒子韓遠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一天夜裡,姐妹兩個在家將的保護下,離開蕭府,去尋找韓剛韓遠,後在高麗國由張良主持婚禮,終成眷屬。



蕭何的三女兒四女兒,看到兩個姐姐嫁了韓叔的兒子,也尋死覓活,非韓不嫁,蕭何只能偷偷給張良寫信,把兩個女兒嫁韓信的四子五子,韓信的五個兒子,娶了張良蕭何的女兒,張韓蕭成了一家人。在張良蕭何的幫助下,高麗國終於成為韓信後人的天下。


白這個顏色


張良、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可劉邦生性多疑,歷史上又有“鳥盡弓藏”的前車之鑑,所以,張良、蕭何、韓信的子女境遇並不怎麼好。

張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


張良是劉邦的智囊,在劉邦集團中是絕對的軍事,靈魂人物。對決項羽、巧取英布等都是他的手筆,一生算無遺策。後來被封為留侯。雖然位高權重,可他卻不太熱衷於權利,常常是遊離在外,地位超然。

張良長子張不疑,襲封留侯。漢文帝五年,張不疑參與謀殺原楚國的舊貴族被奪爵位,次子張闢疆有其父之風。呂后之亂被平叛之後,他改為“良”,歸隱於山西上黨。

蕭何西漢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漢開國功臣之一




蕭何是劉心腹中的心腹,他和劉邦曾經是同事,明確一點,他是劉邦的上司。雖然是領導,不過劉邦平時候就和他的關係很好,兩人可謂是好兄弟。有蕭何重大後方,劉邦的勢力有條不紊的發展著,很快就成了能和項羽較量的勢力。蕭何還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功績,就是舉薦韓信!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劉邦稱帝,蕭何在諸多工程中名列第一,也是少數幾個劉邦一直信任的大臣。

蕭何妻子甘氏,封一品夫人,還承襲了蕭何酇侯之爵。蕭何有三個兒子,長子死後無子,次子蕭同為酆侯,幼子蕭廷為筑陽侯。蕭何後代曾有四世因為犯罪而失掉爵位,絕封。

韓信西漢初年軍事家、開國功臣之一



韓信是三人中下場最慘的一個,韓信出生低微,不過蕭何慧眼識珠,把他引薦給了劉幫。於是,一位戰神級別的人物誕生了。他幫助劉邦擊敗諸多勢力,尤其是項羽集團。雖然韓信和項羽沒有直接對上,可以間接的對決了許多次。後來因為功勳卓著,被封齊王。

韓信性格偏於張狂,這也是他悲劇原因之一。他功高震主,所以惹來鍾室之禍,夷滅三族。所謂“成為蕭何,敗也蕭何”,韓信死後,蕭何對自己行為深諳愧疚,所以偷偷將韓信幼子韓修送到南越王趙佗處撫養,並改性“韋”。現今,兩廣一帶許多韋氏居民都自稱是韓信後人。


盲客


張良、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他們的具體功勳就不提了,建國後,劉邦對這三人有過一段評價,大意是謀略不如張良、帶兵不如韓信、內政不如蕭何,之所以能夠奪得天下,是因為他用好了這三個人。

可見他們三人在漢初的地位之高。


剛開始,這三人的待遇都還算不錯,張良本可擇齊三萬戶,裂土為王,但他聰明,懂得急流勇退,所以他只選擇了留縣,成為留侯;韓信為楚王,即漢初八大異姓王之一;蕭何更不用說了,官至丞相,封酇侯。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講,三人的兒子們都應該可以繼承爵位,然後世世代代顯貴人前,然而,事實與此卻是大相徑庭。

功高震主,是歷代君王之大忌,也是開國功臣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張良有兩個兒子,長子張不疑繼承了留侯的爵位,漢文帝五年,張不疑參與謀殺原楚國舊貴族,被判處死刑,留侯爵位被廢。

為了保命,張不疑傾盡家財,最終成為了一名守城的更夫。


張良次子張闢疆為侍中,他倒是深得其父真傳,小小年紀就有成為陰謀家的潛質。漢惠帝薨,呂后哀而不泣,大臣們都沒看出來這裡有什麼玄機,張闢疆看出來了。

他趕緊跟丞相陳平(蕭何已故)說,你們呀,大禍臨頭了。陳平一哆嗦,這是為何呀?

小張徐徐道:“皇上不在了,太后心不安,你們這些個功臣在側,威脅甚大,哪天就有造反的可能,老人家說不定就在琢磨什麼呢。”

陳平也不傻,一聽,還真像這麼回事兒,於是二人一合計,陳平決定代表功臣們獻出兵權,並交給呂臺、呂產、呂祿等人,呂后一看,這夥人挺會來事兒,於是長舒了一口氣,大臣們也就安全了。

張闢疆獻計之後,不知道他怎麼想的,直接改名換姓,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直接就把張良的進退之道發揮到了極致,小小年紀,不知道跑到哪座山裡去修仙了。


張良一族自此不顯,直到東漢,才慢慢有點起色,其十世孫張翼官至冀州刺史,封都亭侯。

韓信的下場比較悽慘,先貶為淮陰侯,後被誘入長樂宮,慘遭呂后毒手。

韓信死,三族皆遭夷滅。

有一個說法,說韓信有一個小兒子藏身於門客家裡,僥倖逃過了株連,然後又被送到了蕭何手裡。

韓信之死,蕭何脫不了干係,是他把韓信騙進宮的,不過多年老友,韓信落得這個下場,蕭何始終是心懷愧意,於是他秘密藏起了這個小孩,並在不久後,將之送到了南越國,也就是趙佗那裡。


自此,韓信後人在廣東一帶開枝散葉,不過此時的他們為避漢朝耳目,紛紛改姓為韋,兩廣韋氏,便因此而來。

當然,這個說法並無確鑿證據,韓信相當於是絕後了。

最後是蕭何。

蕭何的後人跟前面兩家相比要幸福太多,他的子孫們基本上把酇侯的爵位給傳襲了下來,就算有那麼幾代犯了錯,失去爵位,很快又會有人重新繼承。

蕭何有三個兒子,老大蕭祿繼承了酇侯之位,不過他死後無子,這個爵位被他媽短暫的接管了一段時間;

老二蕭同被封為酆侯,不過後來被漢文帝罷免;

老三蕭延先為筑陽侯,後為酇侯,算是接過了老爹的爵位,並最終傳給了他的兒子蕭遺。

總的來看,也就蕭何後人混得不錯,當然,這跟蕭何自汙脫不開關係,如果不是及時打消了劉邦的猜忌,坐在相位上的他怕是要更慘。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漢初功臣們基本都應了這句話,他們或身死族滅,或遠遁廟堂,或夾起尾巴。

朝代更迭,爵位自然不可能世世代代傳承,最終他們都會成為凡人,不管曾經混得再好,也終將是過眼雲煙,境遇好還是不好,也無謂過多追尋了。


浮沉於史


張良後人,都是比較低調的,唯一高調的,可能就是張魯。

東漢末年,張良有三個後人很有名:

中國道教始祖張道陵,開創五斗米道的張道陵,東漢人。張道陵是張良的第八世孫,被後世尊為天師。張道陵門下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從開派到現在,代代相傳。作為張良的子孫他算是耀祖光宗了。

東漢的天文學家張衡也是張良的後人,張衡入朝為官,歷任侍中,太史令,晚年復職,升任尚書。張衡在張氏族譜中都有記載。

張仲景,東漢末年出生,也是張良的後人,是一代醫聖,傳世的鉅著有《傷寒雜病論》,低調而仁義。

張魯,是漢中軍閥,曾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後來沒有投靠劉備,反而投奔了曹操。

關於張良的後人,後世還有一些,比如唐朝宰相張九齡,是開元盛世的締造者之一,寫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千古名詩,但為人卻很誠懇低調。

蕭何有兩個很有名的後人,建立了兩個王朝。

第一個是蕭道成,從劉裕後代手上,奪取了江山,建立了南齊。蕭道成是著名的圍棋皇帝,但在治國上水平一般,所以在南北朝4個朝代中,南齊是最短命的一個,僅有23年。

第二個是蕭衍,從蕭道成後代中奪取了江山,這兩人是親戚關係。蕭衍能力不錯,但有兩個問題,一是“南朝四百八十寺”,超級信佛皇帝,一是信任了候景,導致侯景之亂,敗了江山。

兵仙韓信,為劉邦打下大半江山,而後被劉邦借呂后之手,以謀逆問罪,殺於長樂宮鍾室,並被滅三族。但如今在廣西一帶,很多韋姓人士以韓信為祖先,自稱韓信後代。他們的根據是京兆堂《韋氏族譜》的記載,韓信被滅三族當時,有三歲幼子,被門客蒯通藏了起來,後託福於蕭何。蕭何修書讓人把幼子帶到南越,叮囑南越王收養,為避免劉邦追捕,去韓姓一半改為韋。此後韓信後人在此得以延存。

不過要是按正常邏輯來看這應該是不可能的,韓信當時想反叛,是蕭何誘導韓信去的長樂宮,說明蕭何一直都是向著劉邦的,怎麼可能還會幫助其子逃生呢。在說說南越王趙佗,和韓信沒有一點交情為什麼要揹著這個炸藥包,本來怕劉邦怕的要死,怎麼會去收養韓信之子。

自我感覺,韓信留下後代這一說,只是某些人攀附的結果,搞出個噱頭。或者是大家期盼一代將星血脈流傳的虛望。








兔子不會走


瞭解漢代歷史的人都知道,西漢有三傑,分別是張良、韓信、蕭何,正是這三傑幫助劉邦建立了西漢,但我們今天不說這三傑的命運,而是來說說他們的子孫後代的境遇。

先來說一下韓信後代的命運,韓信,我們都知道,在西漢建立以後,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而他的後代也難逃此劫,很多都被殺了,不過也有漏網之魚,據京兆堂《韋氏族譜》記載:韓信幼子時年三歲,得家客(楚中尉屠中少年)藏匿,後告知蕭何,蕭何於是修書遣客(蒯徹、蕭美),攜韓信幼子至南越,暗託南越武帝趙佗撫養。而且蕭何為了保住韓信兒子的命,取韓字的一半,讓他改姓韋,所以在廣西有很多韋姓。


接下來說說張良,張良被劉邦親切的稱為“吾之子房”,不過張良看到劉邦建國後對功臣的手段後,於是選擇了明哲保身,不參與朝政。不過他的幾個兒子還在朝廷中任職,長子張不疑沿襲了張良的留侯封號,但因與門大夫殺故楚內史,貶為城旦。他的次子張闢疆,曾任侍中。在他兩個兒子以後,張良家族就逐漸沒落了,直到張良的六世孫張皓時,張良家才有點起色,張皓當過東漢司空,張皓之子張綱官至廣陵太守。十世孫張翼,也就是張皓玄孫,三國蜀漢時官至左車騎將軍、冀州刺史,封都亭侯。

最後說說蕭何的後代,蕭何可以說是三傑之中有最好下場的,死的時候還當著丞相,不過他的後代沒有太大出息的,蕭何的後嗣有四世因為犯罪而失掉爵位,但是皇帝又很重視蕭何的後代,常常找他們,再次封為酇侯。

這三傑的後代,都因自己的父輩而改變了命運,不過就算他們有著很好的出身,他們也比不上昔日父輩創造下來的功績。


歷史百家爭鳴


張良和蕭何沒有受到劉邦的屠殺,他們的侯國也不大,自然他們的後代不會受到劉邦及之後西漢皇帝的注意,因此得以自由發展,不被打擊。

蕭何的後代情況:

《史記》:

“後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絕,天子輒復求何後,封續酇侯,功臣莫得比焉。”

《史記》記錄蕭何後代因為犯罪丟失侯爵四世,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才重新續封張良之後為侯。

《漢書》:

“孝惠二年,何薨,諡曰文終侯。子祿嗣,薨,無子。高後乃封何夫人同為酇侯,小子延為筑陽侯。孝文元年,罷同,更封延為酇侯。薨,子遺嗣。薨,無子。文帝復以遣弟則嗣,有罪免。景帝二年,制詔御史:“故相國蕭何,高皇帝大功臣,所與為天下也。今其祀絕,朕甚憐之。其以武陽縣戶二千封何孫嘉為列侯。”嘉,則弟也。薨,子勝嗣,後有罪免。武帝元狩中,復下詔御史:“以酇戶二千四百封何曾孫慶為酇侯,佈告天下,令明知朕報蕭相國德也。”慶,則子也。薨,子壽成嗣,坐為太常犧牲瘦免。宣帝時,詔丞相、御史求問蕭相國後在者,得玄孫建世等十二人,復下詔以酇戶二千封建世為酇侯。傳子至孫獲,坐使奴殺人減死論。成帝時,復封何玄孫之子南長喜為酇侯。傳子至曾孫,王莽敗乃絕。”

《漢書》的記錄很詳細:蕭何——蕭祿——蕭何夫人同(因蕭祿無子祭祀)——蕭何夫人同被漢文帝免爵,以蕭何小兒子蕭延繼侯爵——蕭遺——蕭則(因蕭遺無子,弟弟蕭則繼侯)——蕭則因罪被免爵,漢景帝以蕭則弟弟蕭嘉繼侯——蕭勝——蕭勝因罪被免爵,漢武帝以蕭則兒子蕭慶繼侯——蕭壽成——蕭壽成因罪免爵,漢宣帝以蕭建世繼侯——傳子到孫蕭獲,因指使奴隸殺人被免爵——漢成帝封南長喜繼侯,直至王莽時為止。

從《漢書》的記錄來看,司馬遷所謂的四世失侯應該是指:蕭祿無子、蕭何夫人繼侯、蕭遺無子、蕭則因罪免這四次失侯記錄。


張良的後裔

張良的侯爵只流傳了一代:

“子不疑嗣侯。孝文三年坐不敬,國除。”

自此以後張良的後代就沒有了記錄。


韓信的後裔

《史記淮陰侯列傳》:

“遂夷信三族。”

韓信的三族都被殺光了,沒有後裔。


歷史哨聲


“楚漢三傑”也只有蕭何、張良的後代生活的比較好,而韓信在被滅三族。

張良

劉邦平定天下後,封張良為留侯。張良在漢朝建立後,明哲保身,託辭多病,尋仙訪道,閉門不出。張良對漢惠帝劉盈和呂后有再造之恩,曾保住了劉盈的皇位。也正是因為這兩點,張良得以善終。

張良長子張不疑,襲封留侯。漢文帝五年,張不疑參與謀殺原楚國的舊貴族,被奪爵位。

次子張闢疆,有其父之風。呂后之亂被平叛之後,他改姓為“良”,歸隱於山西上黨。第一代張天師是張道陵,根據《漢天師世家》的記載,張道陵是張良的八世孫。

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張魯,據傳就是張道陵之孫,也就是張良的十世孫。

蕭何

蕭何,被劉邦封為酇侯。他先後輔佐了劉邦、劉盈兩代帝王,死後獲封文終侯。

蕭何妻子甘氏,封一品夫人,還承襲了蕭何酇侯之爵。蕭何有三個兒子,長子蕭祿死後無子,次子蕭同為酆侯,幼子蕭延為筑陽侯。蕭何後代曾有四世因為犯罪而失掉爵位,絕封。

蕭何是蘭陵蕭氏的祖先,南齊、南梁兩個朝代的皇帝都是蕭何的後代,共出了21任天子,40餘位宰相。

韓信

韓信被斬殺之後,"遂夷信三族 ",之後,太史公的論贊中又有"夷滅宗族 "的說法,所謂三族有不同的說法,但其直系後裔(如果有)理論上肯定被呂后誅殺殆盡了,從這個角度,自然沒有後代子孫境遇一說。但是,根據韋氏族譜,韓信當時有一個只有3歲的幼子名叫韓瀅(韓瀠,又名韋雲際或韋天保),這個孩子在蕭何、蒯通和那個當初讓韓信受胯下之辱後來被韓信以德報怨任命為都尉的屠中少年(這時自然也不是少年了)等的幫助下,送到了南越王趙佗這裡撫養長大,取韓姓的一半改姓為韋,改名雲際或天保,並接受趙佗賜封的土地,成為土夷長。


小染愛歷史


蕭何、張良、韓信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因此被稱為“漢初三傑”,當然三個人也沒有侮辱這個稱號。

劉邦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能,最著名的莫過於識人、用人之能,漢朝建立後,劉邦曾經點評自己麾下文武,對於這三人留下了很高的評價。

但是“漢初三傑”卻因為性格原因,結局差異極大。

公元前196年,韓信35歲,被夷三族。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韓信確實為漢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但是也因為居功自傲,被劉邦所才猜忌。

雖然在項羽死後,韓信被封為楚王,但是在這一時期劉邦已經不再信任韓信,並且被收回了兵權。

韓信雖然沒有謀反,但是卻收留項羽的麾下的重要將領鍾離昧,並且被人告發謀反,最終被貶為淮陰侯。

後來韓信真的勾結陳豨謀反,但是卻行事不密,被呂雉發覺。在形勢不妙的情況下,呂雉與蕭何經過多番謀劃,終於逮捕韓信,最終死於長樂宮,夷三族。

當年蕭何月下追韓信,今日蕭何密謀殺韓信,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所以,韓信這一支就絕後了。

公元前193年,蕭何64歲,病逝。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蕭何作為漢朝的相國,雖然並沒有涉及軍事,但是也遭到了劉邦的猜忌。

特別是劉邦晚年大肆誅殺功臣的時候,蕭何也遭到了猜忌。蕭何擔任相國清正廉潔,從不收受賄賂,在民間名聲特別好。但是不幸的是,這也成為了劉邦的一塊心病。

有人曾勸蕭何自汙名節,收受賄賂,但是蕭何因為不願意剝削百姓拒絕了。果然,60歲的蕭何被劉邦關押了起來,雖然日後不久劉邦就就將蕭何釋放了,但是自此之後,蕭何心灰意冷,再也沒有以前的鬥志了。

蕭何的後代曾經因為犯罪丟掉爵位,但是,漢朝的歷代皇帝顧念蕭何的功績,總是尋找蕭何的後代,為他延續香火,繼承爵位,在漢朝一代可以說榮寵不休。

後來南北朝時期,蕭何的子孫建立了南齊和梁,當上了皇帝。

公元前186年,張良64歲,病逝。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張良的功績也非常的大,被封為留侯。但是張良一直能夠得到劉邦的信任,並且從不參與謀亂之事。

韓信等一大批功臣被劉邦殺害以後,張良擔心有一天這樣的命運落到自己的身上,因此選擇了明哲保身。後來因為厭倦了官場,直接跟隨自己的師傅修仙學道去了。

十世的子孫後代綿延不息,一直到東漢末年的時候還有張良的十世孫,張翼擔任三國蜀漢的左車騎將軍、冀州刺史。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