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怎樣組方的?——何謂君臣佐使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振說本草綱目 ,作者ZZZ

中振說本草綱目

您好! 歡迎加入中醫藥文化的世界之旅。 讓我們一起走進本草的世界,探尋世界的本草。


常有朋友問我:“老梁,你說中藥與西方傳統藥相比,有什麼特色?”我常說中醫用藥有兩大特色:複方與炮製。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複方


1

什麼是中藥複方?


複方,人們還習稱為方劑。談到方劑,已經包含了“方”與“劑”兩個部分。“方”有規定與規矩的意思,這裡指的是中醫用藥的配伍原則。


而“劑”是在上述處方的基礎上,按照臨床用藥的需求,加工成為一定的製劑形態,如湯劑、丸、散、膏、丹,以及中藥現代劑型。


從古到今,中醫到底有多少首方呢?


我們來順著朝代的順序捋一捋。


20世紀70年代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書28種。其中的醫學專著,經過醫藥專家的整理,以《五十二病方》冠名。這部在歷代文獻中都沒有記載的醫書,被公認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方書。


唐代的“藥王”孫思邈,寫過一本醫書《備急千金要方》,這本書裡面收了五千多個方子。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收錄有1,892種藥,一萬多條方劑。而且李時珍收錄的方劑都是一些小藥方,組成都是隻有幾味藥,非常實用。


明代定王朱橚組織編寫了《普濟方》和《救荒本草》,《普濟方》裡收了多少方呢?一共是六萬多首。


現在,臨床常用的經典名方和經驗方,已經被生產出了多種劑型,我們稱為中成藥。2015版《中國藥典》共收錄成方製劑1,006個,涉及873首中藥複方,24種劑型。


無論有多少方子,萬變不離其宗,中醫組方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君、臣、佐、使。


中醫是怎樣組方的?——何謂君臣佐使

中醫是怎樣組方的?——何謂君臣佐使

中醫組方原則


君臣佐使,表示了藥物相互配伍的關係,也共同構成了中醫藥美妙的和諧之曲,絢爛的交響樂章。


2

我想有一個方子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叫“十全大補”,如“十全大補湯”、“十全大補丸”。“十全大補”的組成究竟是那些藥呢?今天就來剖析一下它是如何組成的。


“十全大補”補什麼?這裡的“十全”是取其完美之意。講起“補”呢,中醫說“虛則補之”,不虛不要補,補得過了還會造成麻煩。補什麼?“陰”“陽”“氣”“血”。其中,最關鍵的是補氣、補血。這裡舉兩個代表性的方子。


補氣有一個著名的“四君子湯”,組成為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其中的君藥就是人參。《本草綱目》記載所有疾病只要氣虛,都可以用它作基礎方。


中醫是怎樣組方的?——何謂君臣佐使

四君子湯


補血有“四物湯”, 當歸、熟地、川芎、白芍,是一個補血的代表方。它的諧音是“當地傳說”可以幫助您記憶。


中醫是怎樣組方的?——何謂君臣佐使

四物湯


這兩個方子,補氣和補血,如果加在一起就成了另一個方,“八珍湯”。


如果這個八珍湯再加上兩味藥,黃芪、肉桂,那就變成“十全大補湯”了。十全大補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三味藥,陳皮、五味子、遠志,則又變成了“人參養榮丸”,俗稱的“十三太保”,就是它了。


中醫是怎樣組方的?——何謂君臣佐使

五大補益方


3

下面我們來說說如何學習方劑、記憶方歌吧。


前面我們提到,明代《普濟方》中收載了六萬個方,加上後來的經驗方,可能已經遠超十萬首了。


我這裡給大家推薦十大名方,這是在臨床上出現頻率最高的方劑:小青龍湯、小柴胡湯、血府逐瘀湯、大承氣湯、溫膽湯、歸脾湯、補中益氣湯、五苓散、逍遙散,還有六味地黃丸。


從古至今,要想記住這些方子,實在不容易。於是呢,古人就創作了一首首的方歌,也成為了中醫師、中藥師學習方劑學的入門幫手。


清代汪昂的代表性著作有《本草備要》、《醫方集解》和《湯頭歌訣》,其中的《湯頭歌訣》是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這些歌訣,朗朗上口、廣為流傳,為中醫藥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前面我們曾提到《藥性賦》,無論是方歌還是《藥性賦》,都是入門學習,幫助記憶的方法,起一個提示的作用,不是學習的主體。真要學好,還是要下大的苦功夫。


小結

古往今來,杏林名醫如群星燦爛,名方驗方更是數不勝數,中藥複方深奧,變化無窮,但並不神秘。


有道是: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症多。只有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勤于思考、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好中醫。


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謝謝大家。

中醫是怎樣組方的?——何謂君臣佐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