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甘地?

彭林靈


甘地,尊稱聖雄甘地,是現代印度的國父,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甘地被稱作“非暴力不合作之父”,他認為,真正的強大不是暴力,而是非暴力,暴力在本質上才是虛弱的表現;坦然接受暴力打擊的人,他身上就蘊藏著比任何暴力都更加強大的力量。

甘地說:“非暴力並不意味著向壞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協。非暴力意味著以人的全部心靈來反對專制者的意志。只要在這種人類法則指導下進行鬥爭,哪怕一個人也能反抗非正義帝國的全部權力”。而非暴力抗爭的實踐者都能在參加之後感到自己比參加之前更加有力、更加強大,從內心得到喜悅,體會到一種美好。

第二次世界大戰,印度成為英國在遠東對抗日本的重要堡壘,而甘地也看到了爭取印度獨立的絕佳時機,再次號召群眾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決定不幫助英國人打仗。當時英國殖民當局邀請中國出面調和。

1940年,國民政府派遣考試院院長戴季陶訪問印度。戴季陶見到了甘地,並向甘地說明了中國人民抗戰的形勢,誰知道甘地講了一番讓人大跌眼鏡的話。

甘地說:“中國人要是有我這般非暴力的信念,就不要抵抗日軍!中國有4億人,給他們2億殺,當血流成河時,日本人就怕了。如果中國這樣做,日本人就會成為中國的奴隸。”

對英國統治者來說,當他們統治時,非暴力是受歡迎的,再退一步說,英國軍隊也不可能去殺這麼多的印度人。但日本人呢?

只能說甘地命好,碰到的是英軍,要是碰到日本人,估計印度早就滅國了。他的思想之所以被英國人扶持,原因就在於印度國內有暴力反抗運動,只好拉一派打一派。

英國人在1942年之前雖然挺煩甘地,但覺得他還算是“自已人”,因為只要有他的存在,印度人幾乎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運動。幾萬人出來站在街頭任你打,任你踢,有時還真的會讓你覺得下不了手。

甘地也曾勸告捷克人、波蘭人和猶太人以非暴力反抗納粹,他還讚揚投降的法國政治家們“接受不可避免的結果,拒絕做一場愚蠢的屠殺的幫兇”。當丘吉爾呼籲民眾奮起反抗納粹時,他卻倡導“你們可以邀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隨意征服你們的國家,征服你們被稱作屬地的國家。你們也可以讓德國人跨上你們美麗的寶島,佔領你們的無數富麗堂皇的名勝古蹟。讓他們任意佔領吧,但你們決不可喪失心志”。

他還曾經在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亞時,發表聲明,敦促埃塞俄比亞人要“任人宰割”。他解釋說,任人宰割的結果比反抗效果大......

他還說猶太人應當集體自殺,讓全世界覺察到希特勒的暴行。戰後,他辯解道:反正猶太人要被納粹殺掉,不如死得更有意義一些。

想像一下,如果他代表中國到英國去開獨立大會。英國方面在會上強調:

“我們的首要責任就是承認,不只有一箇中國,而是幾個。一個漢人的中國,藏族的中國,蒙族的中國,回族的中國……總之,所有的都要被尊重與關注,而不只是一個。”

各位作何感想?


刀墓手札


甘地為印度的獨立完整有重大貢獻,無愧印度“國父”的稱呼。其“不合作”的和平運動避免了印度的暴力革命獨立,較好地保存了印度的獨立完整、社會整體的穩定及沒必要的無辜流血犧牲,弊端就是同時也把舊的勢力及制度繼承了下來,並沒把印度整個國家民族從舊制度中拯救出來。甘地確是一偉人!但細想一下,印度的獨立給誰帶來了好處?精英執政集團、地主、資本家、舊邦主王族從英國人手上繼承了權利利益,但英國對印度的影響依然存在。普通低種性民族呢?依然是受剝削壓迫的底層,相對而言“只不過是換了主人而已”,運動也並沒為印度將來的經濟民生的改善做出更大的改變。


雖弓衛


被譽為印度“國父”的甘地,全名是莫漢達斯· 卡拉馬昌德·甘地,1869年出生於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島波爾邦達爾的土邦官宦家庭,屬於由婆羅門、薩帝力、吠舍、首陀羅構成的種姓制度中的吠舍種姓,信仰印度教,從小熟讀印度教經書,深受印度教思想薰陶,將“以善報惡,以德報怨”作為處世格言。

1889-1891年,甘地赴英國學習法律,在英國受到了基督教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1891年回國後,甘地當上了律師。1893年到1914年,甘地在南非從事律師工作,同時在那裡領導當地印度僑民採用“非暴力抵抗”的鬥爭策略反對南非當局的種族歧視,逐步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思想體系。

1915年,甘地懷揣《印度自治》宣言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並立即投身於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甘地的思想,概括而言,有四項主要內容:

第一,民族主義的宗教政治哲學。甘地宗教政治哲學的中心論點,就是“愛所有生命”,由愛自己,愛他人,愛仇敵,愛人類,愛生物五個方面構成。“非暴力主義”就是以此為基礎的。

第二,以“自治”為目標。甘地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使印度實現“斯瓦拉吉”即自治,包含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近期目標是在帝國範圍內實現自治,遠期目標是使印度完全獨立。

第三,以批判西方文明為基礎,以“回到紡車時代去”為口號,以改造種姓制為目標,以恢復印度民族經濟為理想的政治經濟思想。

第四,對民族文化傳統的高度重視,及以此為基礎的民族教育思想。甘地非常重視印度文化傳統,認為獨特的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集體精神的結晶,是民族的支柱。在民族文化中,“語言是先於一切的”。因此,他主張首先統一語言文字,其次培養民族感情,最後實現民族團結。

甘地主張宗教和解,反對宗教仇殺,主張民族團結,引起印度教極端分子的仇恨。1948年1月30日17點10分,在祈禱會會場,兇手納圖拉姆·葛德斯假意向甘地致敬,他走到甘地身邊,突然猛地推開甘地的僕人摩奴,槍口對著甘地的胸膛連發三槍。甘地中彈後依然雙手合十,好像繼續實踐他以愛為核心的宗教道德原則:用愛去喚醒敵人的良知,用肉體去磨鈍敵人的利刃。


馮瑋


甘地(1869~1948)出生於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博爾本德爾,家族成分是第三種姓吠舍,信仰印度教中的毗溼奴派。種姓制度中,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都屬於吠舍,必須向神廟上供,繳納賦稅,供養婆羅門(僧侶)和剎帝利(貴族、武士、官員)前兩個種姓。

甘地最大的政績是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結束英國殖民統治,領導印度獲得獨立。現在可以認為現代化不等於西方化,但是以1900年為中點的一百多年間,現代化幾乎等同於西方化,所以其他國家的領導人無不以學習西方為己任,爭取“師夷長技以制夷”。

種姓制度等級分明,管理嚴格。被統治者長期逆來順受,在利益受到嚴重侵犯的時候,武力反抗行不通,消極怠工還能做得到,並藉此與統治者進行博弈。這種非暴力抵抗的傳統在印度由來已久。甘地的學說受到西方非暴力思想和無政府主義的影響,但

更主要還是源自本土深厚的文化積澱,例如印度傳統宗教之一耆那教中的非暴力教義,因此甘地才有機會形成較為完整的非暴力不合作學說。另外,甘地還強調平等、犧牲、不佔有、不記仇、艱苦樸素、自力更生等各種美德。經過東西融合,作為充滿宗教思維的新學說,如果只是說說,也就是老古董新包裝。不過印度頑固的種姓制度卻令甘地的學說繼往開來,大有用武之地。

非暴力等於放棄武力抗爭,看上去很有感染力,但在首先要靠武力說話的時代,通過純粹的非暴力手段希望取得成功是幼稚可笑的想法。如果全面梳理因果關係,不難發現,甘地的成功不是非暴力,也不是不合作,而是主動尋釁滋事,引發對手使用暴力,造成社會不穩定,增加對手的管理成本,同時將自身居於道德高地,使對手遭受道德譴責。所以甘地學說的完整敘述應該是“非暴力不合作總滋事”。甘地及其追隨者對這種方式運用純熟,眾人蔑視法律,興高采烈如過節般主動排隊等待入獄的場面千古少有,而殖民者焦頭爛額的窘態表明這些行動效果很好。

如果對手是德國或者日本侵略者,這套手法再純熟也不會有效,估計在初始階段,甘地就會壯烈犧牲或者被永遠關進大牢。非常幸運,甘地的對手是英國,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慣以紳士形象示人,也是滿嘴的仁義道德。20世紀上半葉,一戰、二戰對歐洲人的心靈創傷極大,開始反思殖民統治的危害性,引發殖民主義在全球退潮。其實道德因素還是次要原因,各地民族主義興起後,反抗加劇,造成經濟利益減少、管理成本增加是殖民者對殖民地興趣降低的最重要原因。

18世紀的印度對於英國來說是個寶,到20世紀中葉卻連雞肋都不如。東印度公司獲取暴利的光輝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誰還願意背井離鄉來到這個酷暑悶熱之地。在與印度人的交手過程中,英國人不是軍事失利,而是徹底厭倦了。

人們喜歡強調印度人的奮鬥,而忽視英國人的退縮,以及強調甘地的英勇行為,而忽視他的滋事行為。可當年英國人卻認為甘地是個十足的偽君子——表面講友誼、背後搞破壞,利用民眾的愚昧、無知、犧牲到處表演,為自己撈取道德資本。不過,隨著歲月流逝,甘地的學說越來越符合西方的口味,而其他暴力revolutionaries並不會獲得這樣的讚揚。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多數國家根本沒有實踐甘地學說的條件。如果依照行事,死得很難看也許有些誇張,但是活得肯定很悲慘。

甘地留給印度的遺產並不多,無盡的讚頌掩蓋不了實際的空洞。他號召印度人放棄英語、反對印度現代化、主張迴歸傳統,對腐朽的種姓制度幾乎無所作為。當非暴力不合作的對象消失,其學說只能被束之高閣,繼任者尼赫魯(1889~1964)帶領國家進入正常軌道。後來印度擴張軍力,買航母、造原子彈,發展經濟,建工廠、開發軟件,如今已經成為新興大國之一。而這些成績,都有違甘地的理想。

甘地一生多有瑕疵,二戰期間反對抵抗法西斯更是硬傷。甘地的言行只是符合印度的腳步,並不符合時代的節奏。甘地可能是工業文明時代唯一的聖人,當然也只能在印度這樣一個不易產生暴力革命者的落後農業國家及特殊的時期出現。

印度盛產所謂的“思想者”。印度處於悶熱的南亞版塊,不適宜勞動的氣候讓阿三們喜歡找一處清涼的樹洞,天馬行空的思考一些“大”問題。思想者多了會出思想家,思想家多了,如果機緣巧合就會出所謂的聖人。

甘地反對工業化,強調用傳統生產方式自力更生,並不清楚這種紡車是古代從西亞傳來。他自己,至少沒有拒絕眼鏡、懷錶等舶來品。作為農業社會的殘留,聖人並不神秘,也無需崇拜。世人有幸與一位聖人生活在一個時代,也有助於瞭解古代聖人是如何形成的。對甘地的讚揚,主要源於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內心深處對暴力的厭惡。

參考:《言必稱希臘還是中國》


懷疑探索者


甘地――印度的偉大精神領袖,他使印度擺脫了英聯邦的統治走向了統一。

甘地的成功在於他的思想“非暴力思想”――甘地思想的主要淵源是印度傳統宗教學說,他的非暴力主義的理論基石就在於他的神靈觀和人性觀。如果不瞭解他對神的解說和對人性的分析,那麼就很難透徹地理解非暴力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