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母亲相互杀戮可以理解,为啥隋炀帝要杀亲兄弟呢?

jianfeng_fm


回答问题:隋朝是短命朝代,年代不长事儿不少。先是杨坚篡周建国,后是杨广弑父杀兄夺帝,一父二子演绎了血淋淋人间骨肉相残的悲剧。如果说杨坚篡周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家业,无可厚非,顶多背了一个

"篡"字的坏名,而杨广杀兄弑父却是为了哪般?答案只有一个一一皇帝的宝座引起的。

杨坚废周建隋,杨勇礼居东宫

隋文帝杨坚(541年一604年),弘农郡华阴人(陕西华阴),鲜卑族人。北周宣帝宇文赞统治严苛,当时杨坚是国甥爷,掌握朝中禁军军权,朝中一批杰出人才如李德林,高口等都站在他的一边,维护周皇室的只有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在革退颜之仪,用禁军震慑百官矫诏自任为左丞相。有了实权马上废除宣帝时期的暴政,《资治通鉴》"坚革宣帝苛酷之政,更为宽大,刪略旧律…躬履节俭,中外悦之"受到朝野内外一致大赞,开皇元年(581年)废周建隋。封大儿子杨勇为太子位居东宫。二儿子杨广为晋王。

隋文帝杨坚

古板守旧老爹,呆萌憨厚太子

隋文帝即位之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起初相安无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太子和晋王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原本文帝很信任太子,常参与日常政务的处理,"时有损益,上皆纳之"可是太子为人直率,憨厚老实"勇性宽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儿子听话,老子放心,若遇寻常百姓家里,这是好事儿,可偏偏碰上古板守旧的父亲"上性书俭“,当看到太子装饰自已来自蜀地的精美铠甲,文帝心里不乐意了,告戒太子"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者而能久长者,汝为储后,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庙,…若存记前事,应知我心’。一番话可谓语重心长,期望盈盈。而太子却不知父亲良苦用心。父子间从此有了芥蒂,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于是杨广有了可乘之机。

影视隋炀帝杨广

晋王见缝插针,杨素推波助澜

杨广(569年一618年),本名杨英,是文帝与皇后孤独伽罗嫡次子,开皇二十年(600年)废杨勇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正式即位,为隋第二位皇帝。杨广曾率兵平陈,又长镇江南,无论是从军功或者人望来看,都己经相当出色。书载“晋王广美姿仪,性敏慧,为人深沉持重,好学,善于写文章,和朝土来往时礼节极其周到,因此声名盛大,在诸王中最好"。杨广城府深,做事圆滑老练,工于心计。跟太子低调做事刚好相反。他垂涎太子之位已久,只是无从下手,当听说文帝训斥太子事情后觉得机会来了,更加装出一副谦恭的样子,讨父母欢心,一切都投其所好。文帝夫妇越来越喜欢杨广,逐渐疏远太子。"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志"。机会来了要抓住,杨广赶快找来信任的总管司马张衡商议夺嫡之事,让手下宇文述携带金银珠宝入朝打理。宇文述通过杨约(大理少卿,相当于公安部部长)将金银珠宝献给杨素(隋名臣,被封越国公)。

杨素受贿后,拿钱手弱自然替晋王杨广办事。有一天皇上设宴,杨素作陪,趁此向太后进言”晋王孝悌恭俭,有类至尊",意思是晋王尊敬老人,爱护兄长,谦虚又节俭,很像陛下。皇后听了流着泪说"公言是也,吾儿大孝爱"。太后又说了晋王的许多好处并夸赞晋王妃如何周到,担心太子会害晋王。杨素了解了皇后的心意,就开始极力说太子的坏话,

影视孤独皇后

皇后耳边风,晋王帝梦真

太子有很多内宠,尤其宠爱昭训云氏,太子妃元氏不受宠爱,抑郁而死。孤独皇后怀疑另有原因,派人监视杨勇,寻找杨勇过错。皇后是有名的醋婆,平时对文帝都管的很严,哪里容得太子拈花惹草。她和杨素联手在文帝面前夸晋王的好处,说太子的坏话。太子失德被传的沸沸扬扬,文帝派杨素察看杨勇的行为,故意不进东宫门"勇束带待之,素故久不进,以激怒勇,勇衔之,形于颜色“。杨勇不知就里,果然怀恨在心(衔之),从言语和神色上表现出来。杨素回去报告"勇怨望,恐有他变,愿深防察!”。文帝听后,彻底对太子失去信任,废立太子之心产生太史令袁充是晋王的人,对文帝说"臣观天文,皇太子当废"而文帝竟说"玄象久见,群臣不敢言耳"。可见废立太子之事只是时间问题了。

经过几番较量,文帝派人召杨勇,带禁军到武德殿,命内侍宣读废太子杨勇,

"废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并为庶人"。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将杨勇囚禁在东宫,交由杨广管制。后来据传说楊广趁文帝病重时毒死了父亲和兄长。当然这仅仅是传说,也许是后人根据隋炀帝的谥号"炀"字猜测的吧。

太子杨勇(影视资料)


雨送黄昏669


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皇位,亲兄弟之间厮杀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例如,唐太宗李世民,秦二世胡亥,还有杨广等,他们都是杀了自己的亲兄弟之后才登上皇位的。

隋炀帝杨广,后人口中的昏君,暂且不说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直接进入正题,为何杨广要杀自己亲兄弟。一起去看看。

杨坚的继承人本来是杨勇,杨勇为人忠厚老实,没有心机。可是杨广不然,他是一个善于伪装和搬弄是非之人,经常在皇帝和皇后面前诋毁和陷害太子,结果太子杨勇被废,杨广顺利坐上了太子之位。

可是权利的欲望实在是太大了,他不想屈尊里小小的太子之位。他也害怕其他的兄弟效仿他,为了不夜长梦多,为了进一步巩固他的权利,他和杨素两人玩起了阴谋,把自己的四弟蜀王杨秀骗进太子府,让皇帝把他贬成了普通人并终身囚禁在宅府里。

皇帝杨坚卧病在宫里,向往皇权的杨广等不急了,他找杨素商议,结果杨素的信落到了杨坚的手里。据史书记载,当时皇帝又想另立太子,谁知被杨广知道后,然后命张衡杀了自己的父亲,同时伪造诏书,赐死了兄长杨勇。

笔者认为,帝王本无情,他们为了权利,为了地位,无所顾忌,杨广是最好的例子。就一个当代人而言,试问一下,他们这样做真得值吗?我的回答:一点都不值,一起活着多好,平平淡淡就好。


韓奈戴


昏暴是唐朝的史官对杨广的论定。

在此之前,杨广其实是有自己正的谥号和庙号,分别是:明皇帝。隋世祖。

这两个体面的称号,都是隋帝国的洛阳留守政权所给出,,所以,当隋很快就被新建立的唐朝推翻替代时,就改谥为炀,一方面证明自己的政权是天道所在。

从此,杨广就被叫做隋炀帝。这可能是差得不能再差的恶评。

依照古代《谥法》的解释,炀的意思有三种:

好内远礼:贪恋女色不遵礼法,

去礼远众:破坏礼制背弃公众,

逆天虐民:违背天理虐待人民。

如果一个皇帝具有前两条就是“昏”,如果有后一条则是“暴”。根据唐人的描黑,后代的人,越描越黑,杨广全都有之,所以既昏又暴。


但是:隋文帝杨坚是否死在隋炀帝杨广手上虽尚无定论

对于帝王之位储君之争,即使是有道明君也难以保证善终。一不留神就会骨肉相残,喋血宫门,亲情在权力斗争中变得一文不值。为了皇权的顺序交接,原本君王们特地设立交接方法:兄终弟及,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规矩可以控制人的行为,却压不住野心。

杨勇因为是长子,从小就唯爸爸马首是瞻,在杨坚篡权时就替爸爸镇守洛阳,之后又成为禁军统领,为杨坚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继承太子之位后,他的行政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甚至有些理念比他老爹都要技高一筹。如果说杨坚是创业型君主,那么杨勇就更适合守业,再加之其勤学好问,儒雅随和的性格,储君之位似乎没有争议。

但是他有两大死穴,致使其坐位不稳。

1、生活过于奢侈,这与杨坚的勤俭之风相违背,影响了他在杨坚心中的印象,而杨广的戏则演得不错,装勤俭,颇得杨坚及独孤后的好感。

2、由于在宫违反了君臣礼节,也让文帝起了疑心

这此都是致命的错误,以致于王权的交替不是非常明确。让杨广机可剩。

朝廷里反对太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对此,“废长立幼”小分队功不可没。但是,隋文帝依然犹豫不决,而杨广对权力有一种非常强的欲望,这一点超过了杨勇。而这种欲望就让杨广丧失了理智和骨肉之情。所以对兄弟举起屠刀也是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