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武则天为何处心积虑要从“西京长安”搬到“东都洛阳”?

史振科


古人说“长安中原之龙首”;“经略中原必始于长安”。参考一下战国秦一扫六合,在参考一下战国时期的韩、魏、郑的羸弱。你能说长安的位置不利于控制天下吗?

再说所谓的富裕问题,洛阳盆地面积1000平方公里,关中平原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洛阳盆地的36倍,沃野千里,古称天府之国。周、秦、汉、隋、唐均定都于此,汇集天下财富。怎能说不富裕。

那么隋炀帝、武则天为什么想要去洛阳?两个人的问题可以一并回答,其中有很多共性。

1:两人均得位不正,一个弑父,一个篡权。二个名不正言不顺的人,为什么不敢呆在天下正统地位的长安呢?这就是第二个原因,他们面临一个共同的政治对手:关陇集团。(对于关陇集团不太了解的可自行百度一下或者参考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2:关陇集团强大的军事政治势力,使得得位不正的二人在长安如坐针毡。或想在洛阳躲避,或巡游。一旦有变随时可以东逃或者南下。

3:由于长安数千年来的正统国都地位,人心所向。所以二人或居洛阳或离长安,但是政治上仍然以长安为京师不敢言弃。

总而言之,二人离开长安并非长安不好把控天下,也非长安不富裕,这一切是他们的阴暗面造成的。



天道TD


若回答此问题,首先追溯历史。史祖太史公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也就是说,夏商周皆在洛阳为都的意思。自三皇五帝始,华夏诸族便形成了王者居中的思想。而夏认定天下之中在洛阳,即在此为都,商朝早期也居洛阳,都是有文献和考古学证据,不用多言。而东周天子居洛,也不需多言。而西周都洛就需要深入阐述,因为有少部分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总是要否认西周都洛的史实。小邦周克大邑商后武王返回镐京,给人一种错觉好像西周的都城只在镐京,其实不然。正史所载,姬发克商后整日提心吊胆夜不能寐,原因就是害怕天下不服小邦周的共主地位,怎么办?那就想办法增强自己的统治正当性和合法性,也就是正统的意思。什么办法呢?一是贬殷受,也就是把纣王宣传成一个荒淫残暴的昏君形象,现在某地似乎也是得了姬发的真传,把贬殷受变成贬洛阳。二是寻找天下之中,建立新都,以表明王者居中的正统。不过第二年,姬发就死了,只有遗命姬旦完成。于是周公亲测日影,确定天地之中就在嵩山,于是便卜洛相宅,携成王迁都洛阳,也就是诸侯朝贡道里均,并留丰镐为陪都,还时不时回去看看,不过一回去不是发生了国人暴动,就是弄出个犬戎破关,连天子也命丧黄泉。于是才有了平王东归,从此独都洛阳。汉初刘邦在洛阳称帝建汉,分封诸侯,征讨四方,几乎都在洛阳南宫举行,后来刘邦离开洛阳,司马迁用的是迁都,也就是说无论是刘邦居住洛阳南宫的史实,还是司马迁的主观评断,汉初刘邦都是以洛阳为都的。为什么西迁,因为当时天下形势不安,刘邦的德,也就是统治力还不够。刘邦虽然车驾西迁,但是国家武库与敖仓却没有迁移,也就是说,大汉的军事物资调配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洛阳一直没变。七国之乱的平定,如果没有洛阳的武库和敖仓,是不可能的。不言而喻,西汉的长安与洛阳,犹如今天的北京与上海。

而且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就不停劝皇帝迁都洛阳,因为在儒家眼里,洛阳才是王者居中的正统圣地。后来王莽作为以儒篡位的第一人,在儒士的鼓动下准备迁都洛阳,不过没来及实施,因其改革失败,引绿林和赤眉轮番暴虐长安,史载堆尸如山。还是洛阳圣天子刘秀出兵将长安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从此大汉长期都洛,迎来风华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并到魏晋两朝一直都洛。后来有北魏都洛,并在最中国的地方进行了全面汉化改革,可见洛阳的中华文化核心的气场。后来,有人搞分裂去了长安分个西魏,立马胡化翻天。后来,隋唐两代,都是先都长安,以图自保,后都洛阳以控天下。具体是隋明帝下诏以迁都的方式都洛,留长安为陪都。唐虽立国长安,但东都洛阳未废,且到高宗时,以诏书的形式称为东西二宅,天子长期居洛。后来,则天称帝前,又下旨,独尊神都洛阳。后来,李聋基归西不返,立马闹出个安史之乱,从此大唐名存实亡。不过,洛阳京都地位未废,李聋基承认李亨做皇帝的条件就是收复两京。后来的五代有后梁后唐后晋以洛阳为都。

综上,因为洛阳从三代开始就是华夏心中王者居中的圣地,是儒家学者中最理想的都城,直到北洋时期的玉帅作为最后一名儒将长期驻洛,遥控北京和前线。所以隋明帝和武则天为了显示自己万世之功,离开一个割据有余四抚不足的地方,迁都洛阳,以符合王者居中的思想,不足为奇。


石珀天


不仅是题中说到的隋炀帝、武则天,唐高宗也另建洛阳为东都,并经常往来于两都之间(到了武则天以周代唐,改东都为神都,正式以之为首都),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还都长安,但到了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的时候,又屡次东幸洛阳。

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洛阳的地理位置比起长安更为适中。

洛阳在古人的观念中,居于“天下之中”,所谓“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古人“发现”夏至日在洛阳附近立圭表,是没有影子的——现代研究者考察发现实际上是影子正好和石表北沿重合看不出来,所以洛阳被认为是日中之地,也就是在太阳升到天穹最顶点时所对应的大地中心。

对于一个管辖覆盖禹迹的大帝国来说,洛阳有比长安更适合作为首都的一面。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洛阳在军事、经济等领域都比长安差,这就是张良不建议以洛阳为首都时说的理由:

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但对于基本消除割据势力的东汉和唐初来说,这一弊病不足为虑。

其次,洛阳是当时的漕运水路之枢纽。

洛阳东南与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相连,进一步直接连通隋唐财赋重要来源江淮地区,特别是江淮地区的粮食可以直接输入到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的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的唐代国家粮仓含嘉仓,比运输到长安少500公里左右,节约资源甚多。

隋炀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之所以东幸甚至迁都洛阳,本质上就是为了解决皇室、臣僚和军队的后勤供给问题。

直到开元二十二年(734)漕运办法改进运到长安的粮食增加和二十五年(737)在关中采用丰收年景增价和籴(以做储备)的办法,“自是关中蓄积羡溢,车驾不复幸东都矣”


谈古论金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长安和洛阳自秦至五代,一直是我国历代王朝的首都。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北依黄土高原,南傍秦岭,东南西北又分别有潼关,武关,大散关,萧关为屏障,渭河缓缓贴着长安城流过,灌溉了万顷沃野。可以说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据长安为都者,无法更好掌控天下大势,属于求稳型都城。


洛阳则地处洛河平原,虽然北,西,南有群山阻挡。但是他的东北和北方却是大敞之地,一马平川。且洛阳有伊河,洛河,黄河之利,挽天下之漕运,控天下之枢纽。一但有变,兵马钱粮可朝发夕至!属于进取型都城。

言归正传

武则天定都洛阳,一是为了避开李唐在长安盘根错节的势力,二是武则天作为千古第一女皇,野心勃勃,自然不肯偏安,想做出一份自己的事业。



隋炀帝定都洛阳则是因为隋炀帝志向远大,意图进取。二是隋炀帝沟通南北,营建运河,使得洛阳漕运更加便利。方便隋炀帝收取物资,供其驱使。


其实长安洛阳各有其利,在哪定都,皆看时势。


守仁看剧


长安的粮食主要依靠关中平原,虽然关中平原被称为富庶之地,但毕竟狭小,容量有限,一旦人口膨胀超过了它的承载能力,或者遇到旱灾就会产生粮荒。这种粮荒,远在秦未统一时就曾出现过。

到了隋、唐的时代,由于历代的战争以及建都的开发,资源已经消耗待尽,所出不足以供给长安。再加上关中平原地方狭小,人口稠密,很难供养大批的官僚贵族。

一旦当关中地区闹饥荒,把东部地区的粮食运到长安,其代价是相当沉重的。隋文帝在公元为了解决关中的漕运,开挖了广通渠。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公元594年的一次灾荒中,隋文帝被迫再次到达洛阳去就食,所以他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逐粮天子”。



洛阳居天下之中,离东部经济中心的距离较长安近。隋炀帝曾经说此地是“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合,”还说“水陆通,贡赋等”。所以,隋朝迁都洛阳。

在隋朝的时候,洛阳周围修建了大量的粮仓,当时洛阳附近的兴洛仓是全国最大的粮仓,其规模远过于长安的太仓。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瓦岗军就是先占领了兴洛仓,把粮食散给百姓,其实力才可能发展壮大,因此也被唐朝的统治者视为心腹之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唐朝的时候,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也多次到达洛阳的原因,就是这个原因。唐高宗最后一次到达洛阳是在永淳元年四月,当时关中饥荒,长安城中人相食。甚至皇帝的随从也有被饿死的。可以说这是一次大逃难。第二年十二月,皇帝在洛阳驾崩,皇帝临死前还说“若天地神灵延吾一两月之寿,得还长安,死亦何恨!”

到了中宗的时候,关中再次饥荒,大臣们请求皇帝再次临幸洛阳,遭到唐中宗的拒绝,他说“岂有逐粮天子邪?”。可是粮食运到长安,却是以广大民夫的生命为代价的。

在唐德宗的时候,长安再次出现饥荒,禁军没有粮食吃,只得到街头去乞讨,后来粮食到达京城,唐德宗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剩矣。”


豫申青年


泻药。

洛阳是我国历史上法统所在地,迁都洛阳是政权合法化的标志。

从文化因素来看,夏商周三代皆立都河洛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天然首都。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佛学首传于此,儒学光大于此,理学肇始于此,道学渊源于此,玄学发扬于此,经学集成于此,洛阳文化厚重,有利于统治者施政,占有洛阳可以增加政权的合法性。

从地理位置来看,

洛阳历来“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又有“八关环绕,天下之最中”的美誉。洛阳土地肥沃,依托广袤的中原腹地,物产丰饶,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外,隋唐的粮仓皆置于洛阳,有唐一代关中饥荒不断,以至于唐朝天子不得不多次来洛阳就食(要饭),并下令允许关中难民来洛阳自由寻食,大运河开通后,洛阳更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经济异常繁庶。

历史因素。历史上的王朝当以洛阳为国都时,西安连陪都都不算,而西安作为国都时,洛阳或以东都(唐朝)或是西京(北宋)的地位存在,这说明洛阳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洛阳参与了大部分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国文化脉络里无处不陈酿着显性或隐性的“洛阳基因”。

刘邦建国初期的是以洛阳为都,后来在民族罪人娄敬的唆使下迁都西安,是西安建都的滥觞(西周的国都大部分时间在洛阳,考古学家并没有在西安发掘西周的宫城遗址),至于隋唐二代建都西安也是有不得已而为之,隋朝篡北周政权,西安自然禅代前朝成为大本营,

隋炀帝迁都迁都正是对建都西安的纠错,隋末天下大乱,诸雄并起,李渊父子晋阳起兵首先占据关中,关中作为李渊父子的大本营就确定下来了,此时洛阳乃隋朝王世充的地盘,夺取洛阳是李渊的首要目的,而此时关中已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迁都洛阳已经困难重重,但洛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洛阳虽以东都的身份存在,但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唐玄宗以前,洛阳与长安地位并重,多位皇帝长期在洛阳办公生活,此时长安已经退居次要,有首都有名而无首都之实,这种局面直到唐玄宗执政时才有改变,不过紧接着就爆发了“安史之乱”,长安上演了“国都六失,天子九逃”的闹剧,吐蕃甚至侵入长安扶持了傀儡政权。

近代以来,中国山河破碎,中国人便以唐朝为规范样本试图增强民族自信,因此便开始大规模的吹捧唐朝,建国后,西安的地位上升为西北地区的中心,洛阳则降为普通三线城市。加之中国人对唐朝过度吹嘘,造成了一种西安强盛的假象。这种假象是长期以来人们错误的历史观诱导、潜移默化的影视作品的错误濡染的结果,它并不符合历史真相。

中国历史是大一统和分裂割据的有机整体,洛阳是漫长的中国历史的参与者,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这里既有三代(夏商周)渊源,也有思想璀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有风华绝代的魏晋,也有隋唐和两宋的悠久。大一统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根基,分裂动荡则酝酿了璀璨的思想文化,“若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有兴有废,文化才厚重,才更具有影响力,更能想象历史的文明进程。洛阳作为“中华首都”可谓名至实归。

隋炀帝和武周迁都洛阳正是对历史的回应。

欢迎讨论。


天水一朝的千年荣耀


政治上我觉得不仅仅是利益之争的问题。应该说隋炀帝短时间内劳民伤财的做法不被关陇集团认同。尤其之前历史有暴秦的前车之鉴。而且这点上看到关陇集团也是判断正确的。隋炀帝短时间内灭亡就是证据。

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才人,高宗和武则天的这种关系不被认同;而且武则天杀死王皇后杀死子女,想篡夺李唐天下,这也不被关中文化所接受,所以干脆迁都洛阳。

这反映了皇都所在地区的文化对皇权的强烈干预,使得皇权不得不远离迁移到洛阳才能避开。但是避开却还要依靠,所以武则天最后才会还都长安。


新生活114501


武则天不敢居住长安所以跑到陪都备胎洛阳去居住,但也从未升级洛阳为首都,一直沿用东都的名字。后来为了和李唐势力分庭抗礼,才搞出升格洛阳为神都,但依然没有首都身份,后来死后又回长安埋了。

洛阳作为陪都备胎,皇帝的行宫,皇帝住行宫几年也很正常。而且武则天住在洛阳也是无奈之举, 武则天去洛阳行宫的原因,1:在长安宫中杀了太多亲人,毒死大儿子李宏,逼儿子李贤自杀,鞭死孙子李重润,孙女李仙蕙,侄孙子武延基,她女儿安定思公主,害死亲姐姐魏国夫人,外甥女韩国夫人,自己两个哥哥,其他高宗妃子的孩子,王皇后,萧妃等妃子武则天心虚,晚上做噩梦,没法在长安住。2:怕猫。3:玩男宠,毕竟长安宫是夫家。另外她在长安出家过,避到洛阳可以放纵。4:篡权夺位,怕京城的李家势力如徐敬业为推举卢陵王举兵欲举兵除掉武则天,所以躲到陪都洛阳的行宫欲与李唐势力分庭抗礼。5:为了迁到陪都洛阳,她大肆宣传洛阳用各种天意的把戏说服百官所以用神都的称号。6:洛阳地理位置好,自古都是出现内乱而避难的陪都备胎。7:在洛阳培养娘家武氏势力不受牵绊。 8:武则天也知道哪里是首都,所以死后埋在长安。

洛阳作为长安的备胎陪都,历史上也是不可缺少的。历史上的皇帝视死如视生,死后都是埋在首都周围的,希望死后依然在冥界享受帝王权利,(除个别特殊原因的亡国之君外)东周的天子和东汉西晋的天子埋在洛阳附近,因为洛阳是,东周,东汉,西晋的首都。而西周、秦、汉、隋、唐的皇帝都是埋在首都长安的。武则天、隋炀帝时的洛阳规格很高,但依然不是首都的身份。



亲爹亲爹


两方面原因:

一、农业。

众所周知,黄河几字形绕开陕西,西安没黄河。

显然渭河水量不足以养活西安关中大量人口,一旦遇到灾年,西安关中往往会出现大量人口饿死的情况。

举个例子:民国18年,就是1929年,西安关中由于没有黄河,饿死两百万人,剩下的逃难逃哪去了?

二、军事。

游牧部落一旦渡过黄河,进攻西安易如反掌。

举个例子:周朝,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丰镐(西安)被犬戎杀得片甲不留。

而唐朝,西安(长安)关中地区唐朝年间就被吐蕃攻破,以至于西安(长安)“天子九逃,国都六失”。

因此西安(长安)关中地区被吐蕃占领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洛阳在实质履行国都职责。


用户677243586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