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避諱”那些事

古時候的杭州十大城門裡,有一座“武林門”,而“武林”則一直是杭州的別稱。


古代“避諱”那些事

古武林門舊址


那麼,“武林”一詞是怎麼來的呢?


“武林”原為“虎林”,最早杭州靈隱一帶的山上有老虎出沒,因此稱為“虎林山”。到了唐朝,為避李淵高祖的名諱(李虎),將所有的“虎”字改為“武”字,於是,“虎林”便成了“武林”。


除了“虎林”改“武林”之外,當時書上的“猛虎”改為“猛獸”,甚至連勇猛的“虎牙將軍”也不幸變成了“武牙將軍”,讓許多讀史之人,摸不著頭腦。


這就是避諱。


1

避諱,敬慎也


中國人和西方人的行為習慣不太一樣,西方人很多會直呼父母的名字,但中國人不會。


即使是生活在一線城市的時尚青年,對於自己的父母,依然不會直呼其名,而是會稱呼“爸爸”“媽媽”。當遇到父母姓名的時候,很多80後、90後依然保持著相當的敬意。


這樣的習慣,古已有之。


古人講避諱,最初純粹是對尊長表示敬意。這種對尊長的敬意,經朝代更迭、歷史流變,逐漸成為一種習慣,以至於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古籍之中,避諱現象,比比皆是。


五代十國時期的將領李仁達,投降南唐,被南唐國主賜名“李弘義”。不久,這位老兄叛唐,投降後晉,自己改名為“李弘達”。隨後被南唐追迫甚急,便奉表乞師於吳越國,因“弘”犯吳越國主錢弘倧的名諱,他便自己改名為“李達”。


在清人的五代史著作中,有“權知威武軍節度使李宏達”的字句,這位“李宏達”,其實就是叛唐降晉的“李弘達”,著書之人為避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的名諱,改“弘”為“宏”。


古代“避諱”那些事

乾隆皇帝畫像


這樣一位將領,在歷史上有過四個名字,到了清朝又有了第五個名字。自己改來改去,別人改去改來,都是避諱惹的“禍”。


古時候的避諱,就是這樣繁瑣。可以說,不知避諱,甚至無法閱讀古籍。


2

避諱的雛形


避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漢字屬於象形文字,與西方人使用的拼音字母不同;另一方面,君主作為全天下共同的“家長”,不能直呼名諱。因此,中國很早就有了避諱。


秦始皇統一六國,功莫大焉。正兒八經的避諱,正是從這位“千古一帝”開始的。


秦始皇名嬴政,“政”同“正”。秦朝的歷法是沒有“正月”的,因為所有的“正月”,全都改成了“端月”


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而秦始皇攻滅的六國之中,恰好有楚國。於是,遇到“楚”,秦人就改為“荊”,荊、楚本為同義字,以“荊”代“楚”,便是避子楚的名諱。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當時有一位嘴上功夫了得的范陽辯士——蒯徹遊說韓信,讓韓信不要聽命於劉邦,以自己的軍隊和地盤為依靠,和項羽、劉邦三足鼎立。


可惜韓信沒有聽蒯徹的話,在漢朝建立之後,韓信本人也被呂后所殺。臨死的時候,韓信說了一句“悔不聽蒯通之言”。


不對啊,明明是蒯徹,怎麼到了史書裡變成了“蒯通”呢?


古代“避諱”那些事

范陽辯士——蒯徹


這是因為史書成書在漢代,當時為了避漢武帝(劉徹)的名諱,太史公將“蒯徹”改成了“蒯通”,如果不明其原委,就會無端地多出來一個人。


無論是秦人改“正”為“端”,改“楚”為“荊”,還是漢人改“徹”為“通”,當時的避諱都會把握一個總體原則——選擇含義相同的字代替原字,至於讀音,則不在考量之列。


古代“避諱”那些事

影視作品中的漢武帝


秦漢之際的避諱,相對寬鬆,避諱的內容也僅僅侷限於皇帝姓名本字而已。不過,在漢代以後,避諱的規矩開始繁瑣起來。


3

兼避嫌名


三國後期,羊祜坐鎮荊州,為伐吳作軍事和物資上的準備。


羊祜在荊州,採取懷柔策略,與吳人交好。兩國交界處捕獲的獵物,如果先被吳國人射中,都需交還給吳國人;大軍經過吳國境內收割糧食,都按價折算成絹帛付給吳人,如此等等。吳人已經不把羊祜當作敵人,甚至連吳軍主帥陸抗,生病之後得羊祜贈藥,不疑有他,當即服下。


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儒將,荊州地區的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羊祜在世時,沒有人直呼其名,都只稱其為“羊公”;而羊祜去世後,荊州百姓為了紀念他,便改稱房屋的“戶”為“門”。


古代“避諱”那些事

羊祜畫像


避諱之事,本來只回避姓名本字,而從羊祜開始,“嫌名”之避,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所謂“嫌名”,是指與姓名音相近的字,比如,“戶”與“祜”同音,便屬“嫌名”。


公元589年,隋滅陳,隋文帝楊堅終於結束了南北朝亂世,神州復歸一統。


在隋文帝治下,全國範圍內實行嚴格的避諱制度。楊堅父名楊忠,整個隋帝國上下,不僅避“忠”字之諱,甚至還要避“中”字。南北朝時期的官職“中書”,在隋朝被改為“內史”,“中牟縣”則改為“內牟縣”。


古代“避諱”那些事

楊堅畫像


之後的唐朝不諱嫌名,但進入宋朝,避諱的講究卻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南宋淳熙年間,朝廷曾頒佈《重修文書式》,意在告訴所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哪些字需要避諱。


《重修文書式》對避諱的規定講解得很清楚。比如,宋太祖名為趙匡胤,與“匡”相關的“筐”“眶”“恇”等十八字不能寫,與“胤”相關的“酳”“引”等十七字都不能寫,如此一來,僅因為趙匡胤一人,便有三十多字不能寫。宋朝到淳熙年間,十多位皇帝(再加上趙匡胤的父祖)的名諱,直接導致300多字都在避諱之列……


如此“避諱”,300多字都不能用,文章還怎麼寫?!


4

盛極而衰


避諱(兼避嫌名)之事,在南宋時可謂登峰造極,過了南宋則盛極而衰。


元朝取代宋朝,一改繁瑣的避諱制度,實在是讓人高興的事。


有元一代,帝后皆不諱名。譬如元武宗名海山,而當時名字中帶“海”字的人很多,比如“火失海牙”“塔海”等,而地名中如“靖海縣”“寧海州”等都有“海”字,可見元朝統治者對於避諱一事,根本沒有什麼要求。


古代“避諱”那些事

元武宗畫像


明朝對避諱之事也不嚴格要求。比如“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鎮被瓦剌俘虜,其弟朱祁鈺繼位。在朱祁鈺繼位前,他也沒有因為避諱而改名,皇帝叫“祁鎮”,弟弟叫“祁鈺”,沒啥避諱的講究。


清朝乾隆年間,雖然發生了《字貫》案,但在大多數時候,清朝統治者對避諱一事,也是很隨意的。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陳弘謀授東閣大學士,始將其名字由“弘謀”改為“宏謀”,以避乾隆皇帝(名“弘曆”)之諱。此前數十年裡,官員登記冊上,一直寫著“陳弘謀”的名字,而乾隆皇帝對此也是不聞不問,可見其對避諱一事的無所謂了。


古代“避諱”那些事

道光皇帝畫像


至道光、咸豐之後,歷史的車輪駛入晚清,避諱一事,基本只是可有可無的陳規了……




5

避諱文化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至辛亥革命終結清朝統治,在2000多年的封建時代裡,避諱一直貫穿始終。2000多年的“避諱”史,構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


今人都熟悉一句俗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很多人誤以為這話是指責官員可以隨意放火,而百姓卻連合法的點燈都不行。其實不然。


陸游《老學庵筆記》裡記載,田登作地方官的時候,“自諱其名”,將“燈”改稱為“火”。元宵節點燈,稱為“放火”。所謂“州官放火”,其實是指由官方出面張燈,與今天所說的“放火”無關。



古代“避諱”那些事

《老學庵筆記》書影


避諱到今天已經成為歷史,但卻是溝通曆史和當代的一座橋樑。


當我們閱讀古籍時,如果不知古人有避諱一事,那歷史上的許多事都變得不可理解了。


比如杜甫的詩,流傳至今有千餘首,但這千餘首詩中,絕無一個“閒”字。


無他,只因杜甫父親名杜閒,“閒”字需要避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