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中,皇室內部的明爭暗鬥屢見不鮮,皇帝殺子、兄弟相殘的例子並不少見。作為皇帝,身居高位,自然殺伐果斷 ,不過對於自己的兒子,有時難免會有些不忍。中國有句老話,叫“虎毒不食子”,當皇帝們在“

九五至尊”和“父親”之間做抉擇的時候,不知會經歷一番怎樣的思想鬥爭。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努爾哈赤畫像

努爾哈赤,這個滿清基業的奠基人,從為祖報仇以十三副甲冑起兵,到完成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歷經三十餘年的艱苦奮鬥,所造殺戮不可計數。明清史學專家顧誠曾這樣評價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們:

“清廷統治者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多爾袞,都以兇悍殘忍著稱於史冊。他們的做法通常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是說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後不分軍民,不論參與抵抗或未參與抵抗,通通屠殺或掠取為奴婢。”

這句話足以見得,身為統治者的努爾哈赤並非良善之輩。可就是這樣一位殺孽甚重的強人,在面對自己的弟弟、兒子時,卻拋開“君國天下事”,展現了自己作為兄長、父親的“柔弱”

是“大汗”更是兄長!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影視作品中的舒爾哈齊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他比舒爾哈齊大五歲,兩人一同度過了悲慘的童年。

兩兄弟出生在建州左位一個部落酋長家,祖父覺昌安是建州左位的都指揮使。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也還算富足。不過,這種幸福的生活也僅僅維持到努爾哈赤十歲,那一年,他們的母親喜塔臘氏撒手人寰。

繼母對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兩兄弟並不好,這也不奇怪,家族財富的繼承權使繼母和兩兄弟成為了天生的敵人。努爾哈赤長到十九歲時,便被迫分家了,兩兄弟僅僅分得了少量家產。

我想努爾哈赤一定知道“長兄如父”這句話。照顧弟弟舒爾哈齊的責任就這樣被努爾哈赤扛在了肩上。好在這白山黑水間隱藏著許多財富,兄弟二人靠著撿山貨相依為命。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清軍甲冑

到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起兵時,舒爾哈齊也成了二十歲的大小夥子,二人並肩作戰,舒爾哈齊成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

但就在努爾哈赤攻城略地建功立業之時,舒爾哈齊卻和哥哥產生了間隙

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兵徵哈達城並命其弟舒爾哈齊做先鋒。怎料在危急之時,舒爾哈齊卻畏戰不前,造成較大傷亡。所幸努爾哈赤及時力挽狂瀾,苦戰六日,大破敵酋。

臨陣怯戰、貽誤戰機在軍中可是死罪,但戰後努爾哈赤念及兄弟情分,並沒有處分他,此役,努爾哈赤也看出弟弟不足以統帥兵馬,逐漸收回了他的兵權。不過,舒爾哈齊顯然是心存怨念,在接下來的事情中直接激怒了努爾哈赤,令努爾哈赤動了殺心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影視劇作品中的努爾哈赤

萬曆三十五年,舒爾哈齊攜長子阿爾通阿,三子扎薩克圖帶著一眾部下出走,打算另立山頭。這一舉動徹底的激怒了努爾哈赤,他以雷霆之勢果斷出手,殺掉唆使舒爾哈齊出走的兩個兒子和一眾大臣,並剝奪舒爾哈齊一切特權。

事實上,此時的努爾哈赤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殺掉舒爾哈齊,但是努爾哈赤終究還是“心軟了”,而且念其已然知錯,不久又恢復了他的地位。

但不曾想,之後的舒爾哈齊對努爾哈赤仍怨念未消,徹底死心的努爾哈赤最終也沒能痛下殺手,而是把這個不安生的弟弟幽禁起來。

萬曆三十九年,舒爾哈齊在囚禁中死去。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清代牢房

對於舒爾哈齊這個弟弟,努爾哈赤可以說是問心無愧。在女真這個尚武的民族,連努爾哈赤兩個年幼的兒子褚英、代善都領兵出戰屢立戰功,而反觀弟弟舒爾哈齊,不僅毫無建樹,反而違抗軍令,畏戰不前,甚至心懷異心,圖謀不軌,鬧出了領兵叛逃這種大逆不道之事。

面對弟弟,努爾哈赤還是展現了他“柔弱”的一面。從相依為命到建功立業,這種兄弟情令努爾哈赤終究是沒能下去殺手。在努爾哈赤“汗”與“兄”的天平上,他最終是舒爾哈齊的哥哥

“汗”的第二次抉擇

在努爾哈赤眾多的兒子中,褚英無疑是最耀眼的那一個。這不僅僅是因為褚英是努爾哈赤第一位福晉所生的嫡長子。更因為褚英屢次征戰中的赫赫戰功。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影視劇作品中的褚英

萬曆二十六年,十八歲的褚英帶軍出征安楚拉庫,初戰即捷,攻克“屯寨二十處,獲人畜萬餘”。被賜號“巴圖魯”,封為貝勒。

萬曆三十五年,跟隨叔父舒爾哈齊出徵。在烏碣巖大戰中,舒爾哈齊怯戰,褚英親自領兵,以少勝多,獲得大捷,又被賜號“阿爾哈圖圖門”。

在女真一族,戰功遠比出身更重要。因此,褚英深受努爾哈赤的喜愛,被當做“接班人”培養。甚至有時國事繁忙,努爾哈赤還會讓褚英代其處理國家事務。

多年軍旅生涯給褚英帶來了戰功,卻沒有教會他如何韜光養晦。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影視劇作品中的四大貝勒

作為儲君的褚英一掌權,就急於打壓一眾兄弟、大臣,從而遭到“四大貝勒”“五大重臣”的強烈抵制,要知道“四大貝勒”的第一人便是褚英的同胞兄弟代善!足以可見褚英的作為。

努爾哈赤知曉後,對褚英嚴厲斥責,並命其閉門思過。不過,褚英並不知悔改,反而策劃在努爾哈赤御駕親征之時奪權

事情敗露之後,努爾哈赤囚禁了褚英,不過,對於如何處理褚英他並未想好。

不過,獄中的褚英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大放厥詞,揚言一旦脫困,必然誅殺得罪過自己的兄弟、大臣。

對於這個曾經深受自己喜愛的大兒子,努爾哈赤的處置慎之又慎,最終經過兩年的深思熟慮,見其毫無悔改之意,為防止褚英反撲,努爾哈赤痛定思痛,只能將其誅殺。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影視劇作品中被囚禁的褚英

對於深受自己喜愛的大兒子,努爾哈赤能痛下殺手,不僅是因為褚英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權威,更多的是因為褚英是一個報復心極強的人,努爾哈赤害怕誅殺長子會給後人留下先例,但他更怕留下褚英會造成兄弟相殘,使自己奮鬥一生的事業毀於一旦。

從努爾哈赤誅殺褚英的慎重,我們可以看出努爾哈赤是還是比較在意“骨肉親情”的,褚英顯然是動了他的“逆鱗”。

這一次,努爾哈赤是“父親”,也是“”。

終究還是“父”

褚英死後,二子代善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太子”。

和褚英相比,代善有過之,而無絲毫不及。

在與褚英一同參與的烏碣巖大戰中,代善身先士卒,一舉斬殺烏拉主將博克多貝勒,被賜“有清一代,僅為代善所獨有”的“古英巴圖魯”稱號。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影視劇作品中的代善

除了作戰勇猛,代善還是一個謀士。在努爾哈赤決戰烏拉、攻克旅順的戰役中,為努爾哈赤建言獻策,使其及時做出準確的戰術調整,發揮了重要作用。

薩爾滸大戰中,代善更是被任命為副將,地位僅次於努爾哈赤。

對於這個二兒子,努爾哈赤是十分器重的,甚至曾向代善託孤

“待我死後,將我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大阿哥撫養”。

不過,正當大家都認為代善坐穩“太子”之位時,代善一系列的作為最終導致自己今生無緣皇位。

一是與努爾哈赤的大福晉私通。史書上對於這件事情的真實性眾說紛紜,由於歷史原因,代善是被人陷害還是確有其事我們無從得知。不過,努爾哈赤最終沒有處罰代善,而是尋了個由頭,廢除了大福晉。

但是,此事的發生,想必努爾哈赤對代善充滿了

失望

真正導致代善被“廢”的是這件事——代善之子碩託預謀叛逃。

碩託預謀叛逃事發後,代善極力向努爾哈赤請求處死碩託。不過,努爾哈赤還是查明瞭緣由。原來是代善聽信繼室讒言,對待兩個兒子嶽託和碩託極為刻薄,這才導致了此事的發生。

努爾哈赤“父”與“汗”的抉擇:從舒爾哈齊、褚英到代善

影視劇作品中的碩託

為此,努爾哈赤大發怒火,他對代善嚴厲斥責:

“你也是後母生的,你為什麼不想你的出身。聽信你妻子的話,已經成人的兒子們,哪能再加困擾……你為何不照我給你一樣的,將好的諸申給嶽託、碩託?”

最後他並未處死自己的孫子碩託,並對代善說了這樣一句話

“碩託願隨其父則罷,不願,則來依祖父我也”。

不過,這也預示著代善徹底喪失了儲君的資格。此時可以看出,努爾哈赤是極具家庭觀念的。在努爾哈赤看來,代善儼然不是一個好的家長,對待自己的兒子尚能如此狠心,事情還未清楚就極力要殺掉兒子,這樣的人又怎能做好大金的“一家之主”。或者此時乾脆勾起了努爾哈赤本人小時候的經歷也無從得知。

相較於處理褚英的狠辣,對於代善,努爾哈赤是溫和的。

努爾哈赤這個一代強人在“兄”、“父”、“汗”三種角色面前,必然是不止一次的做出抉擇,這是一件充滿矛盾的事。他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汗”,也是在兄弟、兒子面前收起獠牙的“父”、“兄”。“最是無情帝王家”,不知在努爾哈赤生命的最後一刻,在回憶一生過往之時,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不過,在他死後,子孫的爭權奪位卻已然無法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