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誤導了,努爾哈赤,真的不姓愛新覺羅

清太祖,努爾哈赤

別再被誤導了,努爾哈赤,真的不姓愛新覺羅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開啟了起兵反明的道路。

同樣也是在1616年,努爾哈赤

“定國姓為愛新覺羅”

這就有些奇怪了。以正常的姓氏來說,出生就已經定下來了,何必再“定”呢?

很簡單,因為他本來不姓愛新覺羅。

定國姓之前,努爾哈赤之姓氏,近代一些學者提出過自己的觀點,卻無史料支撐。而現代學者對此問題之研究,或避而不談,或人云亦云。清代官方史書經過修訂,也無法考證其真相。但是明朝人和朝鮮人遺留下的史書中,卻記載了努爾哈赤及其先人姓氏的大量資料。

別再被誤導了,努爾哈赤,真的不姓愛新覺羅

晚明疆域圖

正文:

<strong>

萬曆四十四年,即1616年這年,努爾哈赤通過武力,鯨吞蠶食了哈達、輝發、烏拉等部落後,勢力大為拓展。建國大業,也被提上了日程。

“丙辰年,聰睿恭敬汗五十八歲……國之諸貝勒、大臣眾人皆會曰:我國從無立汗,其苦殊深,天乃生汗以安國人也!汗既天生,以恩撫貧困之國人,豢養賢達者,即應稱上尊號。”——滿文老檔

於是,大金政權建立起來,努爾哈赤定國姓為“愛新覺羅”,漢文之意為“金”。不過,早在萬曆四十年(1612年),努爾哈赤就對外公開宣稱:“我愛新覺羅氏,由上天降生。”《明元清系通紀》一書中亦有類似的記載:“天生愛新覺羅人。”

然而,在努爾哈赤定國姓之前,努爾哈赤及其祖先姓什麼?由於清代官修史書大多經過反覆篡改,在其中已經找不出不同於“金姓”的蛛絲馬跡。諸多清史大家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都不甚詳焉!

如“肇祖原皇帝姓童氏,名猛哥貼木兒”——滿洲開國史講義。雖然明確指出努爾哈赤不姓愛新覺羅,但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與依據。


又如日本滿洲研究專家稻葉君山。其認為,佟姓既是努爾哈赤的自稱姓,也是明人對其之他稱姓。

“明人呼清太祖姓氏日佟奴兒哈赤,由於太祖之自稱。……童氏與董氏當為同一姓董,蓋佟之轉音也。茲可考者,建州之正系,為董山之裔,不可不以佟姓稱,此女真之所以多稱佟姓也。”

在此,稻葉君山提出兩個論點:

  • 一是童與董,均為佟之轉音
  • 二是,佟姓在女真人中非常普遍,為女真大姓。
別再被誤導了,努爾哈赤,真的不姓愛新覺羅

日本清史研究專家稻葉君山作品,其作品還有滿洲發達史。

隨著時代的發展,資料的日益豐富,當今學者對此問題卻沒有更深入的研究,包括專門研究努爾哈赤的一些著作也如此。

其研究現狀大抵可分為兩種:

一,人云亦云,沿用舊說。

這些研究,不僅沒有深入思考,還有反彈、倒退之勢。

如“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的一個女真(滿)族奴隸主的家庭。”——李鴻彬

知名清史專家閻崇年也是如此:“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是滿族的民族英雄。”

周遠廉:“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滿族傑出的領袖和清王朝的始祖,後被尊諡為‘高皇帝’,廟號‘太祖’。”

別再被誤導了,努爾哈赤,真的不姓愛新覺羅

閻崇年著作,正說清朝十二帝

二,對此問題避而不談,只呼其名,而不談其姓,

如滕紹箴、姜相順、劉風雲、張研、高慶仁等專家學者。


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原本的姓氏問題,是值得研究的。儘管清代官方對史書進行大規模修訂、篡改,但是有兩個方面的歷史記載,清政府是無法控制的。

  • 明朝人修的書籍中,流落民間的部分。這些書籍有一些就記載了大量關於遼東地區的歷史,其中包括介紹努爾哈赤及其家族的一些情況,其中就有涉及努爾哈赤姓氏問題。
  • 朝鮮人撰寫的私志和史書。由於朝鮮是明清兩朝的共同藩屬國,中原王朝一直以來秉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方針。因此,朝鮮的書籍得以大量保存,也記載了大量關於努爾哈赤生平的故事。
別再被誤導了,努爾哈赤,真的不姓愛新覺羅

全書共整整139卷的朝鮮大史,

明史關於努爾哈赤的記載

摘錄與整理:

:

“萬曆戊午夏四月,故龍虎將軍建酋佟奴兒哈赤初發難,襲我撫順關,陷之,以我守將李永芳去,是為奴中行說。”可以看到,遼東前線的將領非常清楚的知道努爾哈赤的姓氏“佟”。

:

奴兒哈赤佟姓,故建州枝部也”這部史書更加簡明清晰。兩部不同的明代史書都記載努爾哈赤的姓氏是佟氏,可見其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朝鮮史中關於努爾哈赤姓氏的記載

<燃藜室記述>:

奴兒哈赤,佟姓

,故建州枝部也。其祖叫場,父塔失。”

:

“女直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兒哈赤稟。為夷情事。蒙你朝鮮國,我女直國,二國往來行走營好,我們二國無有助兵之禮。”

兩本書的作者都是曾經在東北生活經歷過的朝鮮學者,其作品也並不是從明朝方面的道聽途說,可信程度並不低。

總結

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及其家族,在定國姓“金姓”之前,是姓“佟”的。只是到了1616年大金國建立之後,為了和遼宋時期的金朝建立一脈相承的關係,才改姓“愛新覺羅”,樹立政治權威,便於統治遼東地區。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