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前段時間,小紅書打贏了一場官司。


事情還要從去年說起,去年7月30日#小紅書疑被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架#登上熱搜,其後幾天,小紅書在appstore也下架了。


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一時間各種猜測蜂擁而起,小紅書“涉黃”的言論甚囂塵上,擁有700萬粉絲的微博大V@圈少爺甚至公開發文:小紅書要下架了,原因就是涉黃,上面有非常多XX交易……


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現在判決結果下來:@圈少爺賠償25.2萬元,同時在微博公開道歉,並置頂 30 天;@美貌研習社賠償7萬元,公開道歉。


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圖源澎湃新聞


對小紅書來說,贏了這場官司算是挽回聲譽了,但小紅書的電商問題同樣值得注意。


小紅書最起初就是一個單純的種草筆記UGC社區,是沒有電商的。在2014年小紅書上線了自己的電商業務——福利社,最初走的是直營模式,後因為供應鏈、物流和售後的壓力,改為淘寶模式:自己提供平臺,讓第三方商家入駐。


第三方商家入駐,雖然降低了運營成本,但也大大增加了商品的假貨概率。在消費保平臺也接到了不少關於“在小紅書買到假貨”的相關投訴。


L小姐向消費保投訴道,3月25日她在小紅書上一家“elta海外旗艦店”購買了一款防曬霜,結果收到的防曬霜“瓶身沒有正品環保標識,瓶蓋偽劣,防曬霜用起來比較黏,像奶油質地,根本沒法吸收,塗上二十分鐘後還是如此,我想我買到假貨了。”


L小姐申請三次退貨,但均被商家以“其它理由”拒絕了,並表示產品為正品,只不過有多個版本批次。


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D小姐在小紅書“BOYE Beauty海外集合店”購買了一瓶精華,“產品質地非常稀,和之前專櫃購買的差別很大,使用後泛紅灼熱刺痛,過敏嚴重。


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賴小姐在小紅書花173元購買了一款fresh護唇膏,收到貨就發現了一系列問題:“1、產品外包裝沒有透明封塑,而且有別人打開過的痕跡;2、唇膏外殼上有劃痕;3、唇膏外殼和我之前在專賣店買的同款唇膏顏色並不一致。”


賴小姐懷疑買的唇膏是假貨,申請退貨商家卻直接拒絕了,還表示“包裝的確是有一部分沒有塑封的,而且每個批次都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朋友們,是不是看到一些“熟悉”的說辭?


不論你是防曬霜,還是精華液,只要你懷疑產品是假貨,總能得到這樣的“回應”:咱們家的產品是正品,只是各個版本批次可能不一樣的哦~”


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其實說到底,看一款護膚品是不是“假貨”,只需要和正品對比一下氣味、顏色、觸感便知道。


但是呢,氣味、顏色和觸感這些東西比較抽象,任憑消費者在屏幕前如何描述,也沒辦法將假貨的真實味道和色彩傳遞給每個人,於是售假的商家便有了狡辯的餘地。


商家雙手叉腰一說:我們都是美國原裝正品運輸保稅倉發出,我說了我這個是真的,你要說是假的我也沒辦法。


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


但是,監測不是像買白菜蘿蔔那麼簡單。


首先,目前權威檢測機構幾乎全是面向企業的,一般是不會接受個人送檢的;其次,就算靠私人關係找到檢測方法,檢測的等待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也絕對超過護膚品本身的價格,一般人是無法承擔的。


檢測鑑定的高門檻,似乎已經成了小紅書上一些商家售假的護身符。


雖然現在小紅書的重心再次轉向內容,但內容和電商卻無法割捨,去年3月#小紅書筆記代寫產業鏈#登上熱搜,小紅書筆記代寫代發、數量、提升搜索排名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一時間小紅書陷入“失真”旋渦。


後來,小紅書官方表示正在不斷搭建更先進的反作弊系統,以更完備的技術+更合理的社區規則捍衛社區生態。


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對待內容,小紅書已經有相關動作。對待電商,如果小紅書不強加管理,這些賣假貨的,將早晚成為電商的墓誌銘。


打贏了“涉黃”的官司,小紅書的電商問題也藏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