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詩詞、講三國故事》(三十)忠醫吉平

漢朝無起色,醫國有稱平。

李誓出奸黨,捐軀報聖明。

極刑詞愈烈,慘死氣如生。

十指淋漓處,千秋仰異名。

這首詩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禰正平裸衣罵賊,吉太醫下毒遭刑。

故事開始,先說衣帶詔的故事。漢獻帝即位以來,先有董卓之殃,後有李傕、郭汜之亂。本以為曹操是社稷之臣,可是也專國弄權。在這種情況下,獻帝也想加強皇權,討伐曹操。伏皇后之父伏完推薦國舅董承,共議大事。當時,獻帝身邊有許多曹操的人員,監視獻帝。伏完獻計,可制一件衣服,一條玉帶,密賜董承,在玉帶裡面縫上密詔,董承回家按照密詔要求,想辦法,籌劃策略。獻帝咬破手指,以血寫之,讓伏皇后縫在玉帶裡面,稱“玉帶詔”。獻帝以董承有救駕有功,將衣服、玉帶賜予,並密語說:卿歸細觀之,勿負朕意。

早有人報告曹操,曹操親自前來檢查,曹操檢查了玉帶、衣服,未發現可疑之處。曹操將衣服穿了穿,繫了系玉帶,說:合適,送給我吧,董承說:君恩所賜,不敢轉賜。曹操說:莫非有什麼計謀嗎?董承驚曰:丞相如要,便當留下。曹操通過實驗,才不懷疑,脫下衣服、取下玉帶,給了董承。

連董承共七位:車騎將軍董承、工部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仲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西涼太守馬騰、左將軍劉備。聯名聚義,以圖國賊。

劉備與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當曹操說到你和我是英雄時,劉備驚的筷子都掉了,恰好用打雷受驚掩飾過去了。又有玉帶詔的事,想尋個脫身之計。

恰好,公孫瓚與袁紹戰鬥,全軍戰敗,自縊身亡。袁紹收了公孫瓚的兵將,實力更大了。其弟袁術管理不善,嬌奢過度,局面失控。打算將帝號讓與袁紹,袁紹要玉璽,袁術親自送。劉備趁機,向曹操提出帶兵截殺袁術。曹操同意了,讓劉備統兵五萬,截擊袁術,並派朱靈、路昭二人同行。

郭嘉、程昱力勸“不能放龍入海、縱虎歸山”,曹操派許褚調回,劉備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帝同意了,丞相也同意了。

劉備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只等建功立業去了。

劉備走了以後,董承與王子服等商議,無計可施。董承感憤成疾。皇帝派太醫吉平去醫治,一日,與董承飲酒,到了後半夜,睡著了。忽然報王子服等四人到,說:劉表連袁紹,起兵五十萬,共十路殺來。馬騰連結韓遂,起西涼兵七十二萬,從北殺來。許昌城中空虛,聚集五家的家童僕,可得千餘人。趁曹操府中大宴,突入殺之。董承遂喚家奴收拾兵器,自己提槍上馬。深夜,重兵都到了,董承提寶劍,徒步直入,看見曹操在後堂飲酒,大叫:曹賊休走,一劍剁去,應聲而到。

突然醒了,原來做了一個夢,口中猶在罵曹不止。

吉平問其祥,董承不相信吉平,吉平斷指為誓。遂取出衣帶詔,告訴吉平。吉平計劃在給曹操看病時,毒害曹操。

可這時,出現一個小人物,壞了大事。董承家奴秦慶童與侍妾雲英有染,董承欲殺之,夫人勸免死,將其關到冷房。秦慶童逃跑,到曹操處告密,說:王子服等人經常密議,吉平斷指為誓等。曹將秦慶童藏於家中,董承派人巡不見,只想逃到別處去了。

次日,曹假稱有病,喚吉平看病,曹知吉平下毒,遂讓吉平先飲藥,吉平不肯,吉平知事已洩露,強灌曹操,藥撒地上,下毒之烈,磚都裂了。

次日設宴,請眾大臣飲酒,唯董承託病未來。在眾人面前,用刑于吉平,王子服等四人,如作針氈。宴罷,曹留四人,子服等四人皆言無此事。

次日,曹徑投董承家探病,帶吉平對證,吉平只是大罵,曹割去其九指。猶罵,曹令割其舌,吉平要求:我熬刑不過,可釋吾縛,曹遂解其縛。吉平,撞臺階而死。

欲之後事,請看下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