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的最大陰謀:上方谷之戰,諸葛亮曾想趁機燒死魏延?

“火燒上方谷”是《三國演義》中的著名片段,然而在任何關於三國的史料中都沒有發現有關的記錄。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魏明帝青龍二年,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出斜谷,約同吳國一起入侵曹魏。四月,諸葛亮的軍隊抵達渭水之南,司馬懿率領魏軍背水為壘以拒之。一個月後,魏兵擊退了東南吳國的進犯,使得司馬懿能夠專心對付蜀國。兩軍相持了一百多天,諸葛亮屢次挑戰,司馬懿都堅守不出,他甚至還接納了蜀人送來的婦女衣裳,不以龜縮為恥。

所以在這百餘日中,雙方並未發生大戰,之後諸葛亮便病死於軍中了。“火燒上方谷”其實與“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諸葛祭風”以及“罵死王朗”一樣,都是文學虛構,並非史實,它或者出於民間傳說,或者出於元雜劇甚至是作者的原創。這麼虛構的目的是為了塑造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火燒上方谷”講述諸葛亮佈陣埋伏,然後命魏延去誘司馬懿出戰。司馬懿在追擊的途中,誤以為上方谷上的乾柴是蜀軍的糧草,因此想去劫糧,不料卻陷入了諸葛亮的火攻陣中。司馬父子正窘迫間,天空忽然降下起大雨,澆滅了蜀軍的火攻陣,司馬懿得以逃生。這個故事其實還有另一個版本,那就是諸葛亮想將魏延也一併燒死在谷中!

《三國》中的最大陰謀:上方谷之戰,諸葛亮曾想趁機燒死魏延?

“火燒上方谷”是《三國演義》杜撰的故事

明朝弘治年間的《三國演義》

在任何時代,廣受普羅大眾喜愛的都是小說而非正史。就如許多人讀過《明朝那些事兒》,但很少有人去讀《明史》或《石匱書》。對於老百姓來說,瞭解歷史的途徑始終是文學小說而非客觀真實又略顯呆板的史籍。

在宋朝,為了迎合群眾的文化需求,出現了許多歷史評話,《全相三國志平話》就是其中一種。這本評話粗具三國故事的雛形,後來又經元雜劇的充實,在元朝末年之前已經有了《諸葛亮秋風五丈原》、《隔江鬥智》、《連環計》等故事情節。

元末的羅貫中以《三國志》、《資治通鑑》為底本,廣納民間故事,編纂出《三國志通俗演義》。根據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的說法,現存最古老的《演義》是明朝弘治甲寅(1494年)年的刊本。這個版本的《三國演義》分為二十四卷,共二百四十回,題為:

“晉平陽候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

裡面保存了許多元雜劇的回目,如"虎牢關三戰呂布“、諸葛亮秋風五丈原”、“劉玄德襄陽赴會”等。書中擁劉反曹的傾向並不明顯,常依《三國志》例稱曹操為“曹公”。

弘治以後,《演義》的版本逐漸增多,另有嘉靖壬午本等。清朝康熙時,一種百二十回的新版《三國演義》逐漸佔據主流。這個版本是由毛宗崗父子刪定的,假託為“古本”發行,我們現在常讀到的也是這個版本。魯迅指出毛本與弘治本在內容上有幾大不同:例如曹丕篡漢時,弘治本說漢獻帝的曹後大罵漢朝,說若非其父曹操助力,漢室早就滅亡了;而毛本則說曹後幫助漢獻帝,反過來怒罵其弟曹丕說:“吾父功蓋寰區,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竊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幾,輒思篡漢,皇天必不祚爾!”弘治本凸顯曹氏都是一窩虎狼,毛本則通過修改來襯托曹丕不得人心,二者各有所長。

此外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關於“火燒上方谷”的內容。

《三國》中的最大陰謀:上方谷之戰,諸葛亮曾想趁機燒死魏延?

諸葛亮曾想燒死魏延?

一百二十回的毛本里,只說魏延引誘司馬懿進入上方谷後就不見了,而弘治本則另有交代。

首先,在謀劃“火燒上方谷”時,諸葛亮先招馬岱過來秘密授計,弘治本寫道:

“孔明附耳囑之曰:‘......若司馬懿追到,任意入谷,但見人馬塞滿了道路,便將地雷乾柴一齊放起火來,乃是汝之功也......吾素知汝忠義,故委此大任,切勿有失。’”

毛本則略作刪節,寫為:

“孔明附耳囑之曰:‘......若司馬懿追到,任他入谷,便將地雷乾柴一齊放起火來。’”

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弘治本中諸葛亮交代要等到“人馬塞滿了道路”後才放火把攻敵,其中這些人馬無論是魏兵還是蜀兵都在攻擊的範圍之內。並且諸葛亮特意對馬岱說“素知汝忠義”,“乃是汝之功也”。可見這個計謀是單單對馬岱說的,具有不可告人的性質。馬岱去後,諸葛亮便招魏延過來,交給他誘敵入谷的任務。

之後,便發生“火上上方谷”的故事,司馬懿父子賴得天助,趁著雨勢逃過了一劫。弘治本寫道:

“卻說孔明望見司馬懿被魏延誘入谷時,不勝忻喜。馬岱一齊放火,將欲盡情燒死。忽天降大雨,火不能著,人報走了司馬懿。孔明聞知,仰天長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這段話直接說明原來諸葛亮秘密授計於馬岱,為的就是要將魏延與司馬懿一併燒死在上方谷中!毛本卻刪去了這段內容,只寫作:

“孔明在山上見魏延誘司馬懿入谷,一霎時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為司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哨馬報說司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因為做了這種刪節,所以後面的內容也便有了出入。弘治本的回末寫道:

“卻說孔明收兵,回到渭南大寨,安營已畢,魏延告曰:‘馬岱將葫蘆谷後口壘斷,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軍皆燒死谷內!’孔明大怒,喚馬岱深責曰:‘文長乃吾之大將,吾當初授計時,只教燒司馬懿,如何將文長也困於谷中?幸朝廷福大,天降驟雨,方才保全;倘有疏虞,又失吾右臂也。’”

之後諸葛亮假裝要斬馬岱,諸將急忙求情,最終只是免去了他的官,並杖責四十餘下。馬岱回營後,諸葛亮又派樊建秘密來安撫,設下苦肉計,讓馬岱去向魏延解釋說阻斷葫蘆谷背後的主謀其實是楊儀,魏延因此對馬岱釋懷,收其在帳下,並更加痛恨起楊儀來。毛本將這段內容全部刪除,所以後面馬岱追隨魏延,並且在背後將其斬於馬下就顯得有些突兀了。

魏延死後,弘治本對諸葛亮算計魏延的故事進行了總結,說:

“原來孔明火燒木柵寨時,實欲將司馬懿、魏延皆要燒死,故與魏延五百軍為引誘之兵;不想天降大雨,其計不成,卻詐歸罪於楊儀,又痛責馬岱,授以密計,只待口中之言,便斬魏延。”

可見,在原版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火燒上方谷時,想將魏延置於死地,這是一個大陰謀。市面上流傳最廣的一百二十回版本卻刪掉了這部分情節,使原本《三國演義》中最大的陰謀不為人所知。我們只有通過閱讀弘治版或其他明朝版本的《三國演義》才能看到完整的故事。那麼毛宗崗父子為什麼要做出這種刪減呢?這是為了重塑諸葛亮與魏延這兩個人物形象

,因為在原本中,寫得太過火了。

《三國》中的最大陰謀:上方谷之戰,諸葛亮曾想趁機燒死魏延?

《三國演義》塑造人物形象的不足之處

在歷史上,魏延以楊儀政敵的身份出現,他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所以許多官員和將領都遷就於他,唯有楊儀常常與之作對。對於這個兩人,諸葛亮都視為得力幫手,他既愛惜楊儀的才幹,又欣賞魏延的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費褘出使吳國時,孫權就告誡說楊儀與魏延都是牧豎小人,倘若哪天諸葛亮不在了,誰也不能壓服他們。諸葛亮也心知肚明,但是為了北伐大計,不能廢棄二人,所以容忍了下來。諸葛亮臨死之前,將退軍之事委託給楊儀和費褘,令魏延和姜維斷後,並且說“若延不從命,軍便自發。”

結果,魏延果真不願意撤軍,他希望由自己來接任主帥的位置,繼續北伐大業。為此接連燒絕閣道,想阻止蜀軍班師。楊儀與魏延各自報書給後主,指責對方圖謀造反。朝中的董允、蔣琬等都擔保楊儀無二心,並且懷疑魏延的動機。最終楊儀與魏延相持在南谷口,魏延的士兵不聽號令,全部叛逃,他也被迫逃亡漢中,不料被馬岱趕上並殺害。對於魏延是否謀反,陳壽給出了否定的答覆,他說魏延沒有率眾北上投靠魏國,而是南下阻擊楊儀,其目的只是為了殺死楊儀,取代諸葛亮的位置,繼續做蜀國的官而已。《資治通鑑》也說:

“始,延欲殺儀等,冀時論以己代諸葛輔政,故不降魏而南還擊儀,實無反意也。”

這說明歷史上的魏延並不是叛國的反賊,他只是與楊儀爭權失敗,為人所謗而已。後來楊儀被蔣琬等排擠後,也有怨言說早知如此,當初就率領蜀軍投靠魏國了。可見魏延與楊儀之間並非忠誠與反賊的區別。

《三國》中的最大陰謀:上方谷之戰,諸葛亮曾想趁機燒死魏延?

歷史上的魏延並沒有叛國投敵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卻不斷坐實魏延反賊的身份,第五十三回,他一出場,諸葛亮就說:“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之後魏延一有什麼舉動,必受諸葛亮的猜忌,完全把他視為反賊,以至於上方谷時想將魏延與司馬懿一同燒死。作者本是想通過魏延來襯托諸葛亮如何有先見之明、如何能駕馭部下,然而寫得太過頭了,反而讓讀者有一種感覺——“是諸葛亮在一步一步地逼迫魏延造反”!

上方谷之役,魏延引誘司馬懿陷入埋伏,可算是立了頭功。然而諸葛亮非但有功不賞,居然還要害死他,其居心險毒,讓人不寒而慄。而且在諸葛亮死前,魏延哪裡有做過一件謀反的事?諸葛亮不僅沒有調和魏延與楊儀的矛盾,反而利用馬岱來挑撥二人,如此說來,後面魏延火燒閣道,阻止楊儀率軍南還,都是諸葛亮挑撥離間的結果——總的來說:就是諸葛亮以“莫須有”的罪名,處處算計魏延,逼迫其造反,然後再以謀反的名義將其殺害。這跟鄭莊公誘惑共叔段叛亂,然後再將其殺害一樣,居心十分險惡。

因此,為了維護諸葛亮的形象,毛本對“火燒上方谷”進行了刪節,避開了這段爭議性的內容。魯迅批評《三國演義》在塑造人物時多有失誤,即“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火燒上方谷”裡也可以看到這個毛病,它想寫出諸葛亮有先見之明,卻反而顯得狡詐;想描繪魏延有反叛之惡,讀起來卻顯得無辜受害。

這不能不說是《三國演義》塑造人物形象的不足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