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篇之妙:劉關張三兄弟和另外三兄弟恰成正反對照

《三國》開篇之妙:劉關張三兄弟和另外三兄弟恰成正反對照

眾所周知,三國故事的一個主題就是“兄弟情”,“桃園三結義”是天下所有結盟兄弟的楷模。民間有句話叫“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是說,結義兄弟必須要像劉關張三人那樣情同手足,不能像“說唐”裡瓦崗山的盟兄弟那樣,表面上稱兄道弟卻各懷心腹事,一遇大難各自飛。

被稱為“第一才子書”的《三國演義》把“兄弟情”烘托刻畫得淋漓盡致,這既體現在具體情節上,如關雲長掛印封金千里護嫂尋兄,劉備拼上自己性命也要為兩兄弟報仇等等,更體現在小說巧妙的筆法上。

《三國》開篇之妙:劉關張三兄弟和另外三兄弟恰成正反對照

三冊天書和兄弟三人

在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就藏著一個暗釦,寫了一明一暗兩組“三兄弟”。

這一回給讀者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桃園結義”一段: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初次相見便意氣相投,隨後在桃園內盟誓結義,共同起兵,剿滅黃巾軍。可也許大部分讀者忽略了,在劉關張三“兄弟”出場之前,已經有一組三兄弟登場亮相了。

這三人就是黃巾軍帶頭起事的三兄弟。

《三國》開篇之妙:劉關張三兄弟和另外三兄弟恰成正反對照

時鉅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三國演義》)

張氏三兄弟中張角是個落第秀才,屬於鬱郁不得志之人,他入山採藥時遇到一個老者,容顏如少年一樣,長著一雙綠色的眼睛。老人手拄藜杖,召喚張角進入一個山洞,送給他三冊天書,告訴他此書名為《太平要術》,讀了天書要替天行道,普救世人(原文:“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如果用書上的法術去做惡事,必將遭到惡報。張角接過天書,拜倒在地,叩問老者姓名,老者說,他叫南華老仙,說罷,化作一陣清風。從此,張角日夜研習天書,果然掌握了呼風喚雨的道術,自號為“太平道人”。

張角一學會法術,就把南華老仙的告誡丟到了九霄雲外,起了造反之心。正好趕上天下流行大瘟疫,他藉著書符唸咒給百姓治病之機,蠱惑人心,自稱“大賢良師”;當時天下八州都有張角虔誠的信徒,信奉者家家都把他書寫他的姓名,當神一樣供著。張角兄弟藉機聚集人眾,如同軍隊一樣分為部署,各有統帥,。同時又造一句讖語四處散佈:“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此外,張角還令其黨羽馬元義重金買通宮中的宦官封諝,以為內應。

感覺時機已經成熟,張角和兄弟們開始商量起事,他說道:“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可惜。

他們一面打造黃旗,一面通知宦官封諝按約定時間叛亂。沒想到張角兄弟的密約被張角的部下告發給了朝廷,大將軍何進擒殺了馬元義,將封諝等一千人也囚禁起來。張角得知事情敗露,當即連夜起事。張角向追隨他造反的部眾煽動說道:“今漢運將終,大聖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四方百姓頭戴黃巾追隨張角造反者約有四五十萬,聲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逃。

造反起事後,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三國演義》)

這段內容雖出自《三國演義》,但與《後漢書》的記載出入不大。《後漢書》中還蔑稱黃巾軍為“蛾賊”,意思是指其人數雖多,也不過是飛蛾投火,自取滅亡。

《三國》開篇之妙:劉關張三兄弟和另外三兄弟恰成正反對照

“亂世”三兄弟引出“救世”三兄弟

的確,在古代封建正統觀念當中,黃巾這樣起於下層,無支無派的造反者就是賊。所謂君權神授,黃巾之賊沒有天命的加持,早晚都將被消滅。退一步說,即便推翻了皇帝,新的皇帝也輪不到他們坐。

雖然我們今天可以說,這不過是成王敗寇的論調,或者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不管怎樣,《三國演義》即秉承著這樣一種史觀,將張角三兄弟的黃巾軍被定性為徹頭徹尾的“賊”。既然是賊,那他們就是不忠不義的代表,論忠,他們對不起國家朝廷,也對不起“導師”(南華老仙);論義,他們對不起成千上萬追隨他們的百姓,更對不起成千上萬因戰亂而家破人亡的百姓。

張角兄弟的曇花一現,不過是給真正英雄的登場鋪路,各路英雄豪傑紛紛藉此機會“打怪、養號、升級”。所謂“亂世出英雄”,這裡的“英雄”指的就是在亂世中扶危濟困、整頓乾坤之人,而不是藉著亂世而投機取巧、趁火打劫、謀求出人頭地之人。黃巾之亂,引出了偽英雄,也引出了真英雄。

所以,一部大書的開篇,張角三兄弟作為“反面典型”不過是一副“藥引子”,他們所引出的才是“正面典型”,也是三位兄弟:劉關張。張角三兄弟是“亂世”的代表,劉關張三兄弟則是“英雄”的代表。

《三國》開篇之妙:劉關張三兄弟和另外三兄弟恰成正反對照

《三國演義》的“忠義觀”

憑心而論,對當代讀者來說,劉、關、張三人的義氣和感情總給人一種略顯突兀的感覺。三人只是偶遇,彼此看著順眼,談得投機,隨後就在桃園結拜,歃血為盟,立下誓言: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即便這段誓言說得豪情萬丈,不留後路,已經成為後世拜把兄弟立誓的“模板”,但似乎還是給人以疑問:憑什麼三個人的情義一下子就會這麼“瓷實”呢?

我們以這樣以己度人、以今度古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後世拜把子的兄弟們,立誓話也說得一樣滿,可又有幾個堅持走到最後的,還不說越走越淡,“兄弟”之間鬧翻的、互坑的也是大有人在。

但是請不要忘記“志同道合”這句話。劉關張結義,首先是“志同”,說得高大一點是有共同的信仰,而這一點,恰恰可能被今天的讀者忽略了。

請看三人誓言的完整版就清楚了:

“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看到了吧,這段誓言雖然後面的幾句“同生共死”的狠話深入人心,但實際上它的要義卻在之前的幾句話。

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這才是關鍵!說明三人的信仰和價值觀高度一致。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因為這個信仰,三位人物已被貼上了最光輝燦爛的標籤:忠義!

由此可見,劉關張三人的義氣,不是市井之徒狹隘的義氣,更不可比擬於小混混的“流氓假仗義”;他們的義氣,根本在於“為國為民”。劉備、關羽、張飛,才是真正的忠義之人。三人的忠,在於他們一心要匡扶漢室,他們的義,既包含了三人情同手足、義比金堅的情義,更包含了要拯生靈於塗炭的信念。

《三國》開篇之妙:劉關張三兄弟和另外三兄弟恰成正反對照

兩組“三兄弟”互為反襯

於是乎,在《三國演義》的第一回,正反兩個典型同時樹立了起來。

反面典型是同姓三兄弟:張角、張寶、張梁。他們雖是血親兄弟但卻什麼也不是,因為他們的信仰是個人私慾和野心,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上陷國家,下害黎庶。

正面典型則是異姓三兄弟:劉備、關羽、張飛。他們

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從此之後便勝過一母同胞。因為他們有共同的信念和追求,不是為了個人私慾,而是要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作者的筆法就是高妙,在不知不覺間悄然讓異姓三兄弟超越了同姓三兄弟。在信仰和靈魂的映照之下,三個異姓兄弟和三個同姓兄弟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著雲泥之別。正如毛宗崗批本點評之妙語:

黃巾賊有三個姓張的弟兄,不如張翼德結兩個不姓張的弟兄較勝萬倍。但論兄弟不兄弟,何論姓張不姓張哉!(《三國演義》毛宗崗點評本)

讀者甚至可以再大膽引申去解讀:

其實真正的“天公將軍”、“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不是張角三兄弟,而是劉關張三兄弟!劉關張才配得上“天地人”三才,因為他們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張角三兄弟所違背的南華老仙法旨“代天宣化,普救世人”,實際上卻被劉關張三兄弟所貫徹和執行。

張角的兩條“語錄”:(1)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可惜。(2)漢運將終,大聖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原來這不是說他自己,而是冥冥中對劉關張兄弟的點評。

這也是《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所運用的春秋筆法,不得不令人叫絕。

《三國》開篇之妙:劉關張三兄弟和另外三兄弟恰成正反對照

演義“庸俗”?解讀“庸俗”?

或許有讀者會說,是不是把劉關張的境界拔得太高了?

前文已述,我們應力求以《三國演義》自身的價值觀,即古人所謂正統王權和忠義觀為前提去看待書中的人物,即便做不到很純粹,但至少不應以今天的價值觀去揣度。不難看出,《三國演義》自始至終以劉備的蜀漢為正統,極盡讚頌之意,同時將蜀漢一方的關羽、諸葛亮等人塑造得高大正面近乎神明是一目瞭然的事。他們若不忠義,又何來正統,又何以令觀者信服?

這裡多說一句,在今天很多解讀者看來,三國演義,不過是一出爭權奪利的大戲,人人為了自己而結成黨羽派系,各立山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你死我活,心中既無是也無非,只有權和利。進而,有人因此把三國等同於今人設計的宮斗大戲,有人又把“三國”等同於當今職場的各種鑽營算計,似乎它只是權謀欺詐之術的教科書。

——其實,這樣解讀也未嘗不可,但我們逐漸會發現,在這個視角之下,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成了權力的偏執狂,一部大書讀到最後,充斥的全是陰謀與厚黑,再無其他可言,更看不到“人性”的光輝。在這樣的視角之下,看似是群雄並逐的群英會,實則只是群醜相爭的鬥獸場;再高超的智謀、再勇武的身手、再強大的團隊,不過都是為了一己之私在苟活和拼命。彷彿一顆洋蔥頭,剝開的過程很刺激,剝到最後卻什麼也沒有。

那麼,究竟是這部小說和書中的人物庸俗呢,還是一些解讀者的“史觀”庸俗呢?

探謎君以為是後者。

《三國》開篇之妙:劉關張三兄弟和另外三兄弟恰成正反對照

不可否認,《三國演義》對權謀術的描寫確實濃墨重彩,但這並不妨礙它有著自己最基本的價值判斷:忠義,即是為國為民。

儘管《三國演義》的“忠義觀”在今天看來依然十分狹隘,但至少在漫長的歷史中它起到的還是積極正面作用為多。

這一點,從小說開篇回目兩組“三兄弟”的正反對照的設計上即可窺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