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加持傳統中醫藥,“宣肺敗毒方”研製如碗裡撈針

現代科技加持傳統中醫藥,“宣肺敗毒方”研製如碗裡撈針

◎ 陳曦

“臨床流調、中西救治、新藥研發、老藥篩選等都離不開科技支撐。”在4月23日天津市科技“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感慨地說。張伯禮院士領銜開展的“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與創新中藥宣肺敗毒顆粒研究”獲得天津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別獎一等獎。

通過經典文獻研究、臨床經驗和現代組分優化篩選,張伯禮院士團隊研製出了宣肺敗毒方,入選國家推薦的“三藥三方”,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現代科技配合中醫藥傳統經驗,使新藥研製過程從“大海撈針”變為“碗裡撈針”。

现代科技加持传统中医药,“宣肺败毒方”研制如碗里捞针

遠程信息技術助力中醫證候學調查

張伯禮院士表示,藉助遠程信息技術連接前線與後方,協同開展病例數據處理、基礎研究,首次完成多中心大樣本新冠肺炎中醫證候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新冠肺炎剛出現的時候,中醫和西醫對它的認識都非常少。”天津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主任張俊華介紹,西醫主要通過基因測序認識病毒,而中醫重點關注的是被病毒感染的患者臨床表現,也就是要認識證候,確定病因、病機,然後才能辨證論治開方子。因此張伯禮院士1月27日到了武漢後,就給項目組佈置任務,開發臨床數據採集系統,為證候學調查做準備。

现代科技加持传统中医药,“宣肺败毒方”研制如碗里捞针

“我們以前有相關臨床數據採集系統開發的經驗,而這次最大的挑戰是時間太緊。此外由於一線的醫護人員穿著隔離服,不方便操作,因此這個系統還要適合在封閉隔離條件下進行操作。”張俊華介紹,最終我們用不到一週的時間,開發出臨床數據系統App,使醫生能在手機端操作,完成數據的採集與回傳。為了避免大量併發導致的系統負載問題,項目組與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聯繫,他們專門準備了20臺服務器以備不時之需。

通過證候採集系統App,項目組對1000餘例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了中醫證候學調查,明確了“溼毒疫”中醫證候特點和病因病機,為臨床救治和指南制定指引了方向。

數據分析技術幫中醫藥“見招拆招”

“認識了證候接著就是治療,病情變化情況的數據也要及時反饋回來。”張俊華說,選擇採集哪些信息最能反映疾病的變化非常重要,這是一個需要做減法的過程。2月上旬已有不少臨床研究方案註冊了,但評價指標非常多,退燒、症狀減輕、核酸轉陰、炎症因子、CT影像吸收……大約有100多個指標,讓人難以選擇。

天津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團隊從事疾病核心指標集的研究,歷經8年的實踐建立了一套符合國際規範的技術流程。面對新冠肺炎療效評價指標問題,他們開展了應急研究,為了取得專家共識,張伯禮院士等數十名在一線救治的專家都參加了核心指標集遴選,最後形成了第一個新冠肺炎臨床療效評價核心指標集(COS-COVID)。這一成果得到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特徵研究小組的高度評價。

现代科技加持传统中医药,“宣肺败毒方”研制如碗里捞针

項目組同時還開發了患者反饋系統App,“這主要用於收集社區隔離點患者服用中藥後的反饋信息,需要患者自己填寫。“張俊華坦言,為了避免大量人員同時在線提交數據帶來的系統負載問題,我們和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聯繫,他們專門為我們準備了20臺服務器,以備不時之需。

通過對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和隔離點2000餘例不同分期臨床數據分析,系統總結了中醫治療特點和優勢,有效指導了中醫藥全程介入、有針對性干預的科學施治,特別是重症患者,在現代醫學支持治療的基礎上,中醫藥也可見招拆招,起到四兩撥千斤作用。

中藥組分+傳統經驗加速新藥研製

“確定了這個病在中醫裡屬於‘溼毒疫’,我們通過文獻研究、臨床經驗,以麻杏苡甘湯、麻杏石甘湯、千金葦莖湯、葶藶大棗瀉肺湯等四個經典方劑為基礎,根據新冠肺炎的臨床特點優化針對溼毒疫的處方。”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王濤介紹,之後我們開展了藥學研究,進行化學成分的分析,基本上明確藥方中的主要化學成分。再通過多學科交叉開展活性評價,部分明確了這個複方治療新冠肺炎的作用機制。

“能在應急狀態下快速反應進行新藥的研製,和我們多年的積累分不開。”王濤說,“張伯禮院士一直強調,我們要圍繞藥效物質、作用機制‘兩個相對清楚’開展深入研究,提高中藥的科技水平。我們在20年前就開始進行組分中藥研究,構建了中藥組分庫。我們在20年前就開始進行組分中藥研究,構建了中藥組分庫。中藥組分是中藥中有限化學成分的集合,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這些有活性的小單元集合在一起形成中藥的治療效果。我們就可以根據臨床需求提供相對應的活性組分。”目前在天津中醫藥研究院1100平方米的組分庫中,已存放了6萬個中藥組分。我們也探索了一條應急狀態下中藥新藥發現的路徑,最根本的就是把中醫藥經驗和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結合。

现代科技加持传统中医药,“宣肺败毒方”研制如碗里捞针

“雖然有現代化科技手段作為支撐,但是如果沒有中醫理論和經驗做指導,我們一一篩選適合的中藥就會如大海撈針。而有了中醫藥經驗的指引,這個過程就變成了碗裡撈針,成功率大大提高。”張俊華感慨地說,《溫疫論》《傷寒論》中記載的許多方藥,經過了歷史的考驗,臨床證明是有效的。我們的祖先是靠眼睛看、鼻子聞、嘴嘗、手摸等感官去認識藥材,現在我們有很多新儀器、新技術,就可以用現代的、新的方法去深化對藥物作用的認識。

正如張伯禮院士所講,中醫藥作為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在這次抗疫全程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過去的參與者變成了主力軍,從過去的參加會診變成了成建制的中醫醫療隊進駐各大醫院病區、承包方艙醫院,中西醫結合救治也成為中國方案的亮點。“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們通過科技創新發掘中醫藥科學內涵、推動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實現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由天津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多媒體技術中心提供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