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爾與沙俄關係如何?

水木雲


準噶爾汗國與沙俄是既有合作又有鬥爭的關係:

準噶爾汗國的前身是蒙古衛拉特四部之一的準噶爾部。自從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從蒙元手中收復燕京之後蒙元勢力就退回北方草原,然而脆弱的遊牧經濟已無法支撐元朝仿照漢制建立起來的統一帝國,於是蒙古草原迅速恢復到了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諸部割據狀態。到明末清初蒙古各部大體分為三部分:漠南蒙古(今內蒙古自治區)、漠北喀爾喀蒙古(今蒙古國)、漠西衛拉特蒙古(今新疆天山以北)。準噶爾部屬於漠西衛拉特蒙古,漠西衛拉特蒙古主要由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大部落和一些小部落共同組成,其中和碩特部長期作為衛拉特聯盟的盟主存在。

俄羅斯的歷史起源於東斯拉夫人的基輔羅斯國家,12世紀中葉基輔羅斯國家解體成一系列小型公國。1236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西征歐洲,羅斯諸公國全被其席捲。1240年拔都在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帳汗國。在基輔羅斯分化出來的諸公國中莫斯科大公國逐漸脫穎而出——莫斯科大公國通過為蒙古可汗徵收貢賦和征討不聽號令的公國而取悅於蒙古金帳汗廷,而莫斯科大公國則利用蒙古人的威勢趁機削平群雄,逐漸完成了羅斯諸公國的統一。1480年日漸強大起來的莫斯科大公國擺脫了蒙古的統治,到16世紀初莫斯科大公國已兼併了特維爾、普斯科夫和里亞贊等羅斯公國,又從立陶宛人手中收復了斯摩稜斯克,至此一個北起白海、南至奧卡河、東臨烏拉爾山、西達第聶伯河的統一的俄羅斯國家宣告誕生,然而這僅僅只是俄羅斯民族擴張史的開始。148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兼併諾夫哥羅德共和國;1552年第一位正式使用“俄羅斯沙皇”這一頭銜的伊凡四世親率15萬大軍,攜帶150門大炮征服了由蒙古金帳汗國分化出來的喀山汗國;1556年伊凡四世又吞併了蒙古後裔建立的阿斯特拉罕汗國;1557年沙俄在北高加索的中心要地松孟河與捷列克河的匯合處設立哥薩克軍屯以窺視格魯吉亞;1595年3月沙皇自行頒佈詔書聲稱哈薩克歸屬於俄羅斯。1581年哥薩克人葉爾馬克奉沙皇伊凡四世之命糾集了840名俄軍侵入失必兒汗國,隨著失必兒汗國的被征服,俄國人已越過作為亞歐分界線的烏拉爾山,而此時東面遼闊的西伯利亞地區由於惡劣的自然環境沒能形成統一的政治實體,而始終是以分散的原始部族的形象存在,這大大刺激了沙俄向這一地區擴張的野心,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沙俄和準噶爾開始有了接觸。

1586年俄國人在向西伯利亞擴張的過程中建立秋明要塞,1587又建立了託博爾斯克城,1594年修築了塔拉城。而這時的準噶爾還只是衛拉特四部聯盟的成員之一,尚未完成衛拉特蒙古的統一,這時的準噶爾甚至都不是衛拉特四部的盟主,而是臣服於和碩特部的拜巴噶斯汗。1596年俄羅斯從塔拉城派人偵查蒙古各部的聚居地。1604年俄國人在修建了託木斯克堡後繼續向南推進,在這一過程中俄國人遇到了聲稱是向衛拉特准噶爾部進貢的“貢民”。1606年9月衛拉特准噶爾部派人通知俄國方面:俄方收容了準噶爾的“貢民”,要求俄方放人。俄方予以拒絕,由此引發了雙方的衝突:1607年200人的俄國部隊遭遇了5000準噶爾人的伏擊。1607年俄國錢時衛拉特各部並宣稱衛拉特臣屬於俄羅斯。這時的準噶爾正遭受東蒙古阿勒坦汗和西部的哈薩克汗國的東西夾擊,在這樣的局勢下不得不向塔拉城派出使者先行穩住沙俄。1608年準噶爾在東西兩個戰略方向上均獲得大勝:東部的阿勒坦汗被驅逐到很遠的地方,西部哈薩克的進攻部隊也被殲滅。此後原本向阿勒坦汗稱臣進貢的部落倒向了準噶爾,然而這時的沙俄也要求這些部落向自己進貢。1610年準噶爾襲擊了俄國的殖民據點塔拉城,以此為標誌揭開了準噶爾和俄羅斯近200年戰爭歷史的序幕。1611年準噶爾控制了塔拉城的一口賴以生存的鹽水井,禁止哥薩克通過。佔領了這些貢民的動物資源豐富的遊牧地,宣佈俄羅斯在此地統治無效。 1612~1613年俄羅斯和準噶爾交戰,雙方互有俘獲,1614年大雪災,準噶爾牲畜死傷無數,東邊的阿勒坦汗再度回來要求準噶爾進貢。雙方締結和平。1616年俄羅斯派出使者。得知達來臺吉是最大的臺吉,準噶爾可出動10000士兵。這一期間準噶爾和俄羅斯雙方互有攻掠:準噶爾俘虜不少哥薩克。1600年~1606年剛興起的準噶爾大敗阿勒坦汗、哈薩克和吉爾吉斯。吉爾吉斯在俄羅斯和阿勒坦汗的吞併壓力下加入了準噶爾集團。由於這時準噶爾的主要精力用在對付東邊的阿勒坦汗,所以這一時期準噶爾和沙俄之間的衝突規模還相對較小。

1619年包括準噶爾在內的衛拉特各部向北遷徙,一直逼近到距離沙俄的秋明、烏法等要塞據點很近的地方。次年已歸附準噶爾的吉爾吉斯人襲擊了沙俄城鎮。俄方隨即就這兩件事同準噶爾方面進行談判,到1623年雙方的關係緩和下來。然而十年之後中亞的希瓦汗國的使臣向沙俄傳話表示:希望和沙俄聯手對佔據商道的準噶爾採取聯合軍事行動。然而這一時期沙俄的主要擴張方向是遠東太平洋沿岸和黑龍江流域,而準噶爾主要擴張方向則是東部的青海地區,在這樣的局勢下雙方都無意和對方決裂,於是雙方互派使者、交換戰俘並開放了邊境貿易。作為遊牧民族的準噶爾部在手工業、建築業、農業方面是相對較為落後的,因此常向西伯利亞的俄國城鎮購買家畜良種、武器彈藥,而沙俄則在同準噶爾的貿易中獲得戰馬。這一時期雙方的關係基本維持和平狀態,當然其中偶爾也會出現波折:1634年準噶爾部落首領巴圖爾輝臺吉出動兩千餘人攻擊在亞梅什湖開發鹽業的俄國人並主動進攻秋明要塞。總體來說:當準噶爾同其他蒙古部落和西部的哈薩克汗國關係緊張時就會緩和同俄國的關係。當準噶爾、沙俄、其他蒙古部落、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幾股勢力縱橫博弈之時東方的大明王朝走向了覆滅:公元1644年先是闖王李自成的軍隊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接著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剿滅農民起義軍和南明勢力。順治三年(1646)包括準噶爾在內的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

1670年葛爾丹在繼承準噶爾部的汗位後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把衛拉特聯盟變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兩年後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他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1688年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這一時期準噶爾汗國的疆域囊括了今天的新疆、中亞、外蒙以及內蒙的一部分,在這樣的局勢下葛爾丹順勢將統一蒙古諸部提上議事日程。被葛爾丹打敗的和碩特部進入青海建立了和碩特汗國。青海和西藏都位於青藏高原上,歷史上同屬吐蕃王國。吐蕃王國覆滅後藏傳佛教在青藏高原上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後來藏傳佛教政權先後歸附元、明兩朝。和碩特部在青海建立和碩特汗國後和西藏的達賴政權合作共同統治青藏高原。葛爾丹在追擊和碩特部的過程中也把自己的勢力擴張到青藏高原。就在葛爾丹向青藏高原擴張之時西藏達賴政權與青海和碩特汗國政權卻鬧翻了:事情的起因是五世達賴時期他的管家桑結嘉措利用自己和達賴的特殊關係掌握了藏傳佛教的教權,鑑於當時這一地區政教合一的客觀現實要想統治青藏高原必須同時具備教權和兵權,然而桑結嘉措的弄權行為使得青藏高原的教權和兵權出現了分離——教權掌握在桑結嘉措手中,而兵權掌握在青海和碩特汗國的拉藏汗手中。五世達賴死後桑結嘉措擔心拉藏汗乘機剝奪自己的管理權,於是在沒知會拉藏汗的情況下自作主張立了六世達賴。拉藏汗自然不承認這位未經自己認可的達賴,桑結嘉措深知自己手中沒有兵權,真打起來絕不是拉藏汗的對手,於是他利用自己掌握藏傳佛教教權的號召力向葛爾丹發出求援結盟的意向。葛爾丹早年在西藏學佛期間深受桑結嘉措優待,在相同的政治利益和昔日的個人感情驅使下葛爾丹率部大舉進入青藏高原。

此時清軍剛入關奪取了原屬明朝的土地,漠南蒙古各部也臣服於清朝,這對崛起於東北白山黑水之間自身人口並不多的滿清王朝而言:已經是足夠大的疆域了。然而葛爾丹的擴張令清朝的康熙皇帝越發感覺到威脅:如果任由葛爾丹吞併青藏高原,那麼大清的西部疆界將完全暴露在準噶爾汗國的威脅之下,考慮到青藏高原的地緣優勢將使葛爾丹在面臨清軍時具有居高臨下的巨大優勢。更何況葛爾丹同時還在向喀爾喀蒙古和內蒙古等地擴張,這是擺明了要統一蒙古諸部的架勢,而這是清政府絕對無法容忍的——因為這些蒙古部落也是清王朝竭力要控制的,內蒙古諸部更是已在清王朝控制下並已成為清政府制衡中原漢族的一大勢力。至此北亞的局勢已演變為清王朝、準噶爾汗國和沙皇俄國三足鼎立。1683年葛爾丹派往伊爾庫茨克的代表團向沙俄表示:在俄國與清朝在黑龍江的衝突中支持沙俄。以此為標誌開啟了準俄聯合抗清的歷史序幕。在1690年的烏蘭布通之戰後葛爾丹還曾一度放言“借俄羅斯鳥槍兵六萬助戰”。不過總體上而言:這一時期準噶爾和俄羅斯的合作關係更多的是一種名義上的相互聲援——沙俄在雅克薩之戰中沒能得到準噶爾的援助;準噶爾在烏蘭布通之戰中也沒能獲得沙俄的支援。

1697年3月13日戰敗後的葛爾丹服毒自殺。次年準噶爾汗國的信任首領策妄阿拉布坦遣使清朝獻上葛爾丹的屍體以示臣服。策妄阿拉布坦與其兒子噶爾丹策零統治時期(1698年~1745年)是準噶爾汗國的鼎盛階段:管轄包括今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西伯利亞南部以及中亞地區的哈薩克以及烏茲別克等廣大地區,人口達到五百餘萬,擁有三十萬大軍,數次擊敗清朝軍隊,使哈薩克及烏茲別克等中亞王國成為向其領土的組成部分。然而1745年噶爾丹策零死後準噶爾汗國爆發內戰,此後國勢急轉直下,一時間原本已臣服於準噶爾的哈薩克舉兵反抗,東部的清軍虎視眈眈,而沙俄也在這一時期加緊向準噶爾的土地滲透,國力衰頹的準噶爾不得不在各方勢力之間夾縫求生。1757年清軍平定準噶爾阿睦爾撒納的叛亂,準噶爾汗國徹底滅亡。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準格爾部投靠沙俄,在歷史上確有其事,鬥爭是潛流,主要是投靠。

康熙年間,蒙古準格爾部的首領噶爾丹準備開展“東進”計劃,收服東方的三個蒙古大部落,成為新的蒙古大汗。

為了與清朝對抗,他必須尋找靠山,於是,便投靠沙皇俄國。早在康熙二十年十一月,,他就積極與沙俄接觸,派兩名使節率領70人的使團前往伊爾庫次克,上書沙皇。

沙皇派遣高官接待了準格爾部的使者,同意與他們結成同盟,但是有一個條件,什麼條件呢?

就是要準格爾部襲擊喀爾喀蒙古,因為喀爾喀蒙古正在全力抵抗沙皇進攻貝加爾湖一帶。

康熙二十六年,準格爾部3萬大軍與喀爾喀蒙古的扎薩克圖汗部,並唆使扎薩克圖汗進攻土謝圖汗部。沙皇俄國也同時派出哥薩克騎兵,喀爾喀部傷亡慘重,數十萬部眾被迫南遷內蒙古,“潰卒佈滿山谷,行五晝夜不絕”。

這些都是蒙古準格爾部的首領噶爾丹勾結沙皇俄國的鐵證。


歷史有妖氣


準格爾部起源於明朝時期的瓦剌部,遊牧地區涵蓋額爾齊斯河、鄂畢河、葉尼塞河上游地區,天山北麓,阿爾泰山和蒙古杭愛山西側,包括巴爾喀什湖地區。

準格爾部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準格爾汗國,成立時期在17世紀後半葉。而在17世紀初,沙皇俄國就已經向西伯利亞擴張。俄國人的擴張主要依靠各類水系,溯流而下或溯流而上。俄國人東進到西伯利亞,自然溯流而上(西伯利亞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進入溫暖的南方地區,也就是準格爾部遊牧地帶。準格爾部作為遊牧社會,尚未形成現代的民族國家,也沒有明確的領土邊界概念。但是,他們有領地的意識。當沙俄溯流而上、以修築城堡要塞的形式逐漸蠶食準格爾的遊牧地時,俄國人與準格爾人就開始了交往歷史。

準格爾與沙俄的交往有和平交往也有戰爭,也有聯合對抗清朝的時候。

第一階段:和平交往與衝突並存。遊牧民族向來在手工業、建築業、農業方面技術落後。因此,當沙俄擴張到西伯利亞時,準格爾人經常向西伯利亞俄國城鎮購買家畜良種、武器彈藥、手工業工匠等。準格爾則向沙俄供應戰馬。

俄國人不斷蠶食準格爾的領地,通過建築要塞型殖民城鎮,只進不退,持續壓縮準格爾人的領地。當俄國人進入準格爾人的腹地時,遭遇了堅決反擊。例如,1634年,準格爾部落首領巴圖爾輝臺吉出動兩千餘人攻擊在亞梅什湖開發鹽業的俄國人,並主動進攻秋明要塞。俄國人的蠶食不僅是佔領土地,還要爭奪屬民,以獲取財富。例如,俄國人向勢力範圍內的遊牧民徵收皮毛等實物稅。這削弱了準格爾的實際控制權。

第二階段:準俄合作抗清。沙俄在中亞地區勢力不足。準格爾的主要戰略方向是喀爾喀蒙古。這就意味著沙俄對準格爾的威脅大於清朝。1683年,噶爾丹派往伊爾庫茨克的代表團向沙俄表示,在俄國與清朝在黑龍江的衝突中,支持沙俄。從而透露了其親俄反清立場。但是準俄合作虛多實少。準清戰爭中,沙俄能夠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噶爾丹被清朝打敗後,代表準俄聯合抗清戰略徹底失敗。

第三階段:在夾縫中求生。康熙末年到雍正朝,準清戰火再起,雙方以阿爾泰山為界劃分勢力範圍,從而進入和平時期。但是,沙俄的蠶食並未停止。到了乾隆朝,隨著準格爾內訌,乾隆帝出兵滅亡準格爾汗國。在這期間,準格爾的政權建設加速進行,但是其與沙俄在領土、礦權等方面的爭端增多,清朝則在東方虎視眈眈。最終在18世紀60年代被清朝滅亡。


布萊克懷特


準噶爾汗國與俄羅斯之間當然存在競爭關係,雙方甚至出現過兵戎相見的情況。

大約在16世紀後期,俄羅斯人向著亞洲北部擴張,相繼於1552、1556和1598年征服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並逐漸與和託輝特部的阿勒坦汗、喀爾喀的車臣汗、土謝圖汗展開接觸,這個時間早於他們得知清朝存在之前,而阻擋他們繼續前進是蒙古人。

根據巴德利(John F. Baddeley)的資料,1606年從塔拉城南侵的俄羅斯哥薩克兵在額爾齊斯河中游草原第一次遭遇“喀爾木克人”;喀爾木克人即Kalmyk,正是中亞突厥語民族對衛拉特蒙古人的稱呼。

準噶爾汗國的正式創立者是巴圖爾琿臺吉(Batur Hungtaiji)——當然,早在他即位之前,俄羅斯人和準噶爾人之間已多次因為額爾齊斯河的鹽礦利益產生齟齬——1641年,巴圖爾琿臺吉向託博爾斯克抗議俄羅斯襲擊自己的吉爾吉斯屬民,1644年致信沙皇抗議哥薩克兵襲擊其在託木河一帶的屬民,並要求對方賠款,1647和1649年又派兵攻擊俄羅斯在託木斯克建立的城堡。

自巴圖爾琿臺吉開始,再到隨後的僧格、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噶爾丹策零等人統治時期,類似的爭鬥可謂此起彼伏。

值得一提的是,1717年就在策妄阿拉布坦派兵進入西藏襲殺拉藏汗時,俄羅斯人也在加緊在額爾齊斯河流域的滲透,他們於1719年派出一支由俄羅斯軍官利哈列夫(Ivan Likharev)帶領的五百人軍隊趁準噶爾兵力不足之機侵入齋桑泊,並被駐守在附近的噶爾丹策零(Galdan Tseren)察覺,他不顧當時清朝進攻的危險局面,率兵給予俄羅斯人迎頭痛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