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合格證就是我們對消費者的承諾書:我們賣的一定是綠色菜、乾淨菜、安全菜。”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4月5日,武漢市金色惠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建兵拿到了東西湖區開具的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這也標誌著東西湖區開啟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八類農產品將實現“帶證上市”。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記者看到,這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上標明瞭食用農產品的名稱、數量、產地、認證類型、開具時間等信息,這使得農產品像工業產品一樣身份透明,一旦出了問題就可以追溯到底。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東西湖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食用農產品試行合格證制度是農產品種植養殖生產者在自我管理、自控自檢的基礎上,自我承諾農產品安全合格上市的一種新型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制度。通過合格證制度,可以把生產主體管理、種養過程管控、農藥獸藥殘留自檢、產品帶證上市、問題產品溯源等措施集成起來,強化生產者主體責任,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更加有效地保障質量安全。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為將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儘快落到實處,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追回來、把工作進度趕上去,武漢市東西湖區農業農村局印發《關於印發東西湖區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至各街道辦事處,大力開展合格證制度的宣傳培訓、分類指導、分級培訓,組織各級管理人員開展網絡學習活動,並通過區農廣校組織農業企業(合作社)和農戶開展點對點、面對面的宣講培訓活動,讓合格證制度儘快進企入戶,家喻戶曉,切實把安全風險隱患杜絕在“源頭”。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截至4月5日,東西湖區13家農業生產企業已開具100餘張合格證,開具食用農產品150噸。為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全面試行,該區將建立試行主體名錄庫,蔬菜、養殖水產品、水果、茶葉、食用菌、畜禽(生豬另有方式)、禽蛋等農產品將逐步實現“帶證上市”

【前線戰報】武漢金色惠農開具首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