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式教育,9成家長的不知如何引導,家長都看看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劉女士憂心忡忡的去找教育專家哭訴,說她5歲的女兒萱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老師反映上課老師走神,像是患上了“厭學症”。

“拔苗助長”式教育,9成家長的不知如何引導,家長都看看


“厭學症”這個詞相信大家很熟悉,孩子對學習失去了原有的熱情,並且,感覺到學習無比的壓力,在聊天中,劉女士訴說了她的育兒經歷,原來,從年初開始,為了培養女兒多方面發展,除了平時在幼兒園的上課時間外,每週週末,她都會帶著孩子去學外語,鋼琴,美術,舞蹈課程,每天幾乎是排滿上課時間表,沒有雙休,期初,萱萱還表現得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她就開始有點厭倦了,再後來,萱萱完全對學習有了厭煩心理,開始拖拉,不願意參加培訓班,幼兒園成績也出現降低,更可怕的是,原本開心活潑的萱萱變得少言寡語,此時,劉女士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這不禁讓我反思,生活中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有調查表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學齡兒童或小學生,會在正常上幼兒園或小學課堂後接受至少一項或者多項興趣班,而這些興趣班很多都是父母強加給孩子的。

“拔苗助長”式教育,9成家長的不知如何引導,家長都看看


父母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害怕孩子像過去的自己一樣,所以,會不斷給孩子施加不同的壓力,但這樣“拔苗助長”式教育真的會有顯著的效果嗎?我認為未必,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因為孩子成長是有屬於自己的規律的。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就明確的指出,在兒童成長的某個階段,只對環境中的某一個事物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事物,這個階段就是我們常說的敏感期。

“拔苗助長”式教育,9成家長的不知如何引導,家長都看看


蒙臺梭利通過對嬰幼兒的觀察研究,共歸納出九種敏感期語言敏感期(0-6歲),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能力可為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秩序敏感期(2-4歲),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當孩子從環境裡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構;感官敏感期(0~-6歲),孩子從出生起,就會藉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感受周圍事物;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這時正是培養孩子注重細節和縝密思維的好時機;動作敏感期(0-6歲),這時是孩子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書寫敏感期(3.5-4.5歲),這一時期對兒童進行書寫訓練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閱讀敏感期(4.5~5.5歲),父母可選擇多種讀物,為孩子佈置一個讀書的好環境;文化敏感期(6-9歲),父母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信息,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拔苗助長”式教育,9成家長的不知如何引導,家長都看看


敏感期是每一個兒童必經之路,家長應該撲捉到孩子的這個時期,在適當的時候利用這個時期,而並不是盲目的跟風壓制孩子學習,瞭解敏感期教育,更應該尊重孩子成長的腳步,而不是一味的“拔苗助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